[心得](代po)輔大新制二戰625(PR83)!

看板GMAT (GMAT入學考試)作者 (eiicc)時間3月前 (2024/07/15 17: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求學背景: 輔大金企學士 - 英文程度: 108學測13級、IELTS 7.5 - 準備時間: 2024.02 ~ 2024.05 - 應考時程: 一戰0508 / 二戰0530 - 應考目的: 申請德國公立商學研究所 - 報名課程: 新制線上全科班 ▌前言: 大四下去捷克交換後,萌生了去歐洲讀研的想法, 上網找到模擬題,完全不知道內容的裸考375左右, 感覺補習+練習後有希望600。 稍微上網爬文後,聯絡了A2GMAT的客服, 看完試聽影片後覺得講的很好,也頗有收穫。 因為對GMAT沒有任何了解和經驗, 又需要在6月初前拿到600以上,便直接報名了線上全科班。 ▌大致時間軸: 大約是1月底確定報考GMAT,2/1開通線上課程, 當時還有在工作,所以算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看, 不過會強迫自己每天都一定要看函授(只有十分鐘也好之類的)。 2/29離職後開始全心準備,約3/20左右把函授全部看完, 接著開始寫OG、30天數學計畫以及OG的線上練習題庫, 五月初一戰,五月底二戰。 ▌各科心得: CR: 如同Kory上課提到的,要自己多轉一個彎,思考後才能得出答案, 中高分區的題目不會如此直白。 RC: 原本以為自己雅思閱讀有7.5肯定不是問題, 前面A2在講長句閱讀時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後面真的開始做題之後,發現七題錯五題是基本,整個人嚇傻。 才發現即時重讀句子,和保持專注真的是RC作答必備的。 Q: 試聽影片時就很喜歡KH講題的方式,思路很清楚, 又會補充很多相關的題型或是觀念, 也很喜歡講義後面一些常見專有名詞的整理。 練習時很常發現自己會題目的關鍵專有名詞看不懂而整題毀掉, 所以真的還是需要常常看才能習慣。 DI: 一開始覺得DI題型都算好理解,加上RC和CR已經花掉很多時間, 所以這科準備的最不用心。一戰完發現真的太缺乏練習, 但也覺得DI比起V,投報率會更高, 所以到二戰之前多數心力都轉移到DI上。 ▌一戰心得: 一戰: 當時選的順序是Q>DI>V,當時練到後期覺得RC已經沒救了, 想說靠數學拉分好了,所以以信心程度遞減來考。 平常自己練習時Q的正確率都不低於8成, 時間也都有提早15分鐘以上寫完, 因此當時給自己的目標是不考第二次+數學全對。 考試的時候真的會因為適性測驗而緊張, 很快算出來選項有的答案後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中了題目的陷阱, 或是有什麼條件沒有考慮到而重算一遍或重讀題目。 大概寫到三分之二後發現自己高機率寫不完, 當下真的非常慌張,就有點自亂陣腳, 最後一題真的很囫圇吞棗的讀完題目, 隨便算完選好答案的下一秒就時間到了。 最有把握的Q考成這樣,心態直接崩塌, 寫DI的一開始還能努力跟自己說沒事可能都寫對,剩下兩科好好努力就好。 到後面開始遇到難題時直接選擇放棄。 V的時候更慘,第一篇RC是五段, 第二篇變成兩段時,就知道完了,所以直接放推。 結果成績出來時575(PR62),原本以為考爆的Q竟然有86分(PR92), DI75分(PR51) V則是75分(PR19)。 當下一方面感嘆原來數學沒有到爆炸, 也後悔如果V沒有放棄的話是不是就有600以上了(PR19都能575的話)。 回家的整路都在思考, 評估後決定勤練DI且不放棄V的報了五月底的二戰。 ▌綜合心得: 其實二戰的Q退步滿多的(83分/PR81), 寫得當下就有感覺到比較多我不擅長的百分比題型(上次是排組居多), 不過也可能因為二戰撥給Q的心力少非常多。 所以KH的30天計畫真的幫助很大, 當時一戰前每天都有逼自己做一回, 不會的題目也都有去google題目找到解析,再不懂就問身邊朋友。 可以找到自己相對薄弱的方面再去補強 (私心很推算速率的那個表格,國中時看到速率問題就跳過, 學完那個後,看到速度速率相關問題都直接迎刃而解)。 V的話二戰時我修正了一個A2講過的,不要逐字翻譯。 一戰前有點自負,覺得我硬翻應該沒問題, 後面不僅讀到心累,上考場時完全無法集中,時間也不夠我一再重讀。 因此二戰前的練習就有意識地在改變為塊狀理解句意, 最後進步到82(PR79)。 DI我覺得不浪費時間很重要, 一戰我會先把表格都看完再去看選項,結果根本忘記表格內容, 反而又浪費時間讀第二次。 然後要做好DS會千變萬化的心理準備, 二戰時遇到不只一題完全和數學無關的。 A2GMAT有社團這個我也很讚賞, 有時候看看別人成功的案例激勵自己 (當時讀RC很絕望時, 看到A2分享有同學V很低但是Q很高還是有機會600+, 真的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21.1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721036601.A.302.html
文章代碼(AID): #1cbEyvC2 (GMAT)
文章代碼(AID): #1cbEyvC2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