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保險的真實運作與價值--長期風險管理 不可少

看板Insurance (保險)作者 (一直在念保研所中)時間15年前 (2010/11/22 14:51), 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朱水源】 台灣的保險市場正面臨停滯性的成長,如同停滯性通貨膨脹一般,雖然物價上漲,但實際國民所得並未相對成長,這是一個嚴重性的現象。保費收入一直成長,但保額並無成長,更可怕的是保險行銷人員收入更是減少,這對保險市場及社會更是一個最沉重的問題。 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最好的工具,是一個對企業及家庭最重要的制度與商品, 不知何時保險只剩下名稱而己,每天各種媒體都會報導一些因為風險事故的受 難者,如生病、殘廢、重大傷病、車禍、火災等,這些人等待他人救援,但往 往卻只獲得短暫的關心而已,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長期即時的照顧,只有保險 才有這等功能。 雖然台灣人對於保險費的支出很多,但買到的風險保障卻少得可憐。因為平均 保額只有60 萬左右,如何解決所遭遇的困難?保險公司業務同仁,甚至主管機 關喊得震天乍響地要提升保險金額。 就實際數據顯示,感覺卻只像是口號,保險至今仍然是一個業務員追求金錢與 名譽的工作而已,真正需要被保護和幫助的客戶還需碰運氣看是否有遇到良心 的業務顧問。 現實的市場能因商品行銷,引導客戶理財而放棄風險管理,在這樣惡性循環的 環境下讓市場不斷出現亂象,諸如申訴、客戶買不到對的保險等。 業務員別忘了這是保險,與銀行理財業務有市場上的區隔,業務因銷售短年期 或躉繳理財商品,沒有長期服務費用而影響收入,為了生存不得以只好持續銷 售短年期理財相關商品,致使保費收入不斷提升,保險金額並未提昇。 而且業務員收入卻持續下降的窘況持續存在,不就形似於停滯性通膨! 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結構性的,可能產官學都應努力思考。 【2010-11-22/經濟日報/C11版/工商活動】 ==================================================================== 保險版自己來辦個以保額當標準的競賽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231.137

11/22 15:00, , 1F
XX業務太多啊,衝FYC才是真的XD
11/22 15:00, 1F

11/22 15:48, , 2F
胡蘿蔔跟棒子都是以FYC1當標準,自然會引導業務走向。
11/22 15:48, 2F

11/22 17:03, , 3F
FYC為主應該賣純壽險比較高....應該說挑好賣的賣
11/22 17:03, 3F

11/22 17:34, , 4F
醫療做到mdrt真的很厲害
11/22 17:34, 4F

11/22 18:07, , 5F
純定期壽險比躉繳儲蓄險好賺吧
11/22 18:07, 5F

11/22 20:49, , 6F
能做高保費的才能衝高C,這是不爭的事實..
11/22 20:49, 6F

11/22 20:51, , 7F
而且話術也從來沒有為定期XX險設計過.. 科..
11/22 20:51, 7F

11/22 23:00, , 8F
保額啊....目前最高只到一千萬壽險@@
11/22 23:00, 8F

11/26 00:00, , 9F
躉繳儲蓄險C很低的,何況找幾個百萬級的大戶?
11/26 00:00, 9F
文章代碼(AID): #1CwXBjHs (Insurance)
文章代碼(AID): #1CwXBjHs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