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規避補充性保費 當心因小失大

看板Insurance (保險)作者 (^^)時間14年前 (2011/01/11 23:3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保險博聞網 2011/01/10 【保險博聞網/報導】 二代健保修法過關,雖還沒上路,已有很多人開始想辦法 規避「補充性保費2%」。有人想出把原本定存一年期 改為按月存或是分開多存幾家銀行,至於執行業務所得, 就多開幾張等來因應。不過,銀行理專認為, 有必要為了省小錢而虧大錢嗎?至於多開勞務報酬單, 若依稅法,萬一被查到,勞資雙方都會被罰錢,會計師說, 真正實施情況未明,是採單次或年累計超過定額再扣等, 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健保法修正案,對額外收入者增收補充保險費, 包括股利、利息、兼職所得、租金、 執行業務所得及高額獎金收入, 前五筆只要單筆只要超過2000元, 以及全年累計超過四個月的年終獎金或績效獎金, 都必須按費率2%扣繳補充健保費。 不過,健保小組表示,2000元的門檻仍未定案,必需再開會才能定案。 根據媒體報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 衛生署估計二代健保新收的補充保險費一年有208億元, 太過於樂觀,因為民眾又不是傻子,例如,兼職所得如車馬費或 演講費可開多筆,民眾可改變存款方式或分散在不同銀行帳戶, 就可規避拿利息去繳保費。 改變存款方式 當心因小失大 以目前銀行定存一年利率1.16%計算,17萬2420元一年期的定存, 就達到繳補充性保費門檻,若改以每個月定存方式, 利率雖低一點,但就不必被扣2%補充性保費。 以月定存率0.75%,需存320萬元才能達到扣繳門檻。 但銀行理專則認為,同樣是17萬2420元, 以7日的牌告一個月定存利率0.75%,一年下來的利息才1293元, 「有必要為了省24元的保費,而損失707元的利息嗎? 更何況是大筆金額的利息差異。」 理專提醒,牌告上一個月定存利率是以年利率計算, 並非民眾認為的「月利率」,以一個月定存0.75%為例, 則還要再除以12才是實際存滿一個月的利率。 因此,若想以從利息省保費,想三思。 執行業務所得分開報 當心3倍罰款 至於執行業務所得,例如演講費、出席費等可多開幾張, 就能避開繳費門檻,但會計師黃詩逢認為, 目前一切都還未真正落實,是以單次或以總額計算, 例如,車馬費3000元,分成兩張不同日期開勞務單, 若是每次都低於2000元門檻,當年底總計超過5萬元, 是否也要扣呢?在技術面仍有很多探討空間。 健保局官員相信大多數民眾會遵守規定繳保費, 需多繳補充保險費者多屬收入偏高者, 這些人除非需繳很大筆的費用, 否則僅以3000元的車馬費只多繳六十元保費, 卻要求改成兩筆收入,一旦查獲不僅要補繳, 連扣繳義務人也要被罰一到三倍的罰款,更是得不償失。 至於要規避股利股息來繳保費,有人想出可選擇在股票除權 或除息日之前,就把該檔股票賣掉, 但專家認為,「你會為了幾百元而可捨棄賺幾千到幾萬元的股利嗎?」, 同時,也得留意若逢漲勢,也可能為了省錢反吃虧。 (本文同步刊登於保險博聞網) 存款利息要避健保稅真是超容易的, 哪需要這麼麻煩? 說破不值一文錢 ※ 編輯: tsoulei 來自: 219.85.41.19 (01/12 00:02)

01/12 16:52, , 1F
分成每十萬存一筆好了 XD
01/12 16:52, 1F
這麼簡單就可以的話,好像制定補充保費的人也滿笨的 ※ 編輯: tsoulei 來自: 219.85.41.19 (01/12 17:56)

01/12 19:51, , 2F
17萬的利息收入還沒有課到那麼多保險費,但是如果利息收
01/12 19:51, 2F

01/12 19:51, , 3F
入萬把塊的就差很多了耶...
01/12 19:51, 3F
文章代碼(AID): #1DB7b4G3 (Insurance)
文章代碼(AID): #1DB7b4G3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