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臺灣語言地圖的繪製與語言分類、分區理論

看板Linguistics (語言學習)作者 (茹絮夢)時間5年前 (2019/05/12 10: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it.ly/2JfdjvB 主講人:洪惟仁(元智大學) 主 題:臺灣語言地圖的繪製與語言分類、分區理論 日 期:2019-05-23(Thu)14:00:00~16:00:00 地 點:本所(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5樓519會議室 附 件:摘要下載 聯絡人:張美鳳 typology@gate.sinica.edu.tw 02-26525000#6138 ----- 摘要: 拙著《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即將出版,本書分為二分冊,第一冊《臺灣語言的分類與 分區:理論與方法》簡稱CRLT,第二冊《臺灣語言地圖集》,簡稱LAT,合稱《臺灣社會語言地 理學研究》,簡稱「本書」。 LAT收錄105張彩色精美語言地圖,兼具宏觀與微觀,從各種角度與尺度,鉅細靡遺地呈現臺灣 所有語種的分類與分佈。CRLT闡述當代臺灣語言分類與區劃的理論與方法,並說明其語言分 佈狀態。 本演講的目的在介紹「本書」所採用的語言分類、分區理論。 漢語方言分類向來有許多爭議,丁邦新〈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1982)提出「以漢語語音史 為根據,用早期歷史性的條件區別大方言;用晚期歷史性的條件區別次方言;用現在平面性的 條件區別小方言。」其主張受到很大回響,對漢語分類的理論有很大貢獻。但也有人提出兼 顧橫向作用與定量統計的建議(李如龍2001)。 本研究追溯語言學的語言分類發展史,認為基本上是生物學分類學的反映,但語言學家對於 生物學的分類未必有充分的認識,因此走了很多冤枉路。 德國語言學家施萊謝(AugustSchleicher,1821-1868)受到達爾文的啟發,把青年語法學派( Neogrammarians)的音變無例外說和達爾文進化論結合起來,於1853年就提出「譜系樹理論 」(Stammbaumtheorie=family-treetheory)。緊接著施萊謝的高足施密特( JohannesSchmidt1843-1901)提出有名的「波傳論」(Wellentheorie=wave-theory)(1872), 他認為新的語言特徵都是由中心向周邊擴散,構成同心圓的連續體,並無所謂語言譜系樹。 本研究(CRLT)認為「譜系樹理論」與「波傳論」各有所見、亦各有所蔽。參酌達爾文以來 的進化分類學與1950年代「分子生物學」(molecularbiology)及1960年代發展的「分子系 統分類學」(molecularsystematics)。提出語言發展的「水系模式」理論,主張人類語言的 發展史,頭尾都是分支的,語言不只有「分支」(branching)現象,同時有「匯流」( confluence)現象。 本研究不但以「水系模式」解釋語言的發展史,也作為LAT語言分類以及語言地理區劃的理 論模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3.157.2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nguistics/M.1557628282.A.CF7.html
文章代碼(AID): #1SruLwpt (Linguistics)
文章代碼(AID): #1SruLwpt (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