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北美] MBA找工作 - 這一年來的瘋狂面試(1)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啾啾啾)時間11年前 (2014/02/25 11: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Oversea_Job 看板 #1I-hLOYT ] 作者: merquise (大金至鋒) 看板: Oversea_Job 標題: Re: [北美] MBA找工作 - 這一年來的瘋狂面試(1) 時間: Wed Feb 12 07:42:13 2014 [原文恕刪] 我認為討論到現在有點失去焦點了 說別人不夠認真努力, 還是說別人是外國人的狗 基本上都不是對版友有幫助的討論態度 大家都在國外打拼 也各有各的人生選擇 本來就沒有一定怎樣比較好 到最後我想大家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人生目標有沒有達成 有沒有嘗試過吧 謝謝aloha大的分享 身為一個剛上岸的人真是心有戚戚焉 以下是一個宅宅工程師試圖在北美找到MBA實習的心得 我先自我介紹 如同前面推文所說的 我運氣很好的拿到了A社的北美暑期實習 我是去年下半年入學的MBA學生 另外我既不牛 英文也就是一般的好 1) 沒身分 2) 來讀書前這輩子沒有在國外連續待超過六周過 3) 做的產業應該大家也沒什麼興趣 (某國際電梯大廠的台灣分公司工程師) 上面三點總結 導致我整個on-campus recruiting season只有拿到四個面試邀請 同時另外在學校的open list上標到了4個面試機會 [我一共丟了14家公司20個位置] 但就跟我申請學校時一樣 (當時只只拿到一家top 15面但是就被錄取了) 運氣很好的在很少的機會中擠出了兩個fianl round (1個A社1個北美consulting) 最終拿到 offer 回到 mba 找工作的機制 我非常同意 ntuhsu 大講的六點: 1.美國經濟環境 經濟好會比較願意 sponsor 國際學生 2.相關工作經驗 我個人認為對公司來說這個比有沒有身分重要很多 我在學校看到的狀況是, 公司如果不sponsor他一開始就會講明 要你不要浪費時間 如果他願意 sponsor 背景有相關其實他們都願意至少給面試的 我的背景不突出(沒在國外長期工作/做一個不火紅的產業/公司大但是知名度低) 面試自然就少 3.學校排名 4.學校地理位址 我覺得可以加上一點學校是哪些公司的core school + 校友網路 敝校雖然鄉下 但至少IB/MBB+四大advisory+各種consulting/google/Amzn/MSFT/...都願意飛過來招生 ***on campus interview 多會大幅提升你找到工作的機率 off campus 真的很難又很辛苦***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版友會說 MBA 要找工作 不是要進 top 20 (15....10) 不然就是要找一個名聲卓著 (像MSU的SCM) 的program 因為 1) on campus interview多 2) 校友多 (容易network) 3) 學校相關資源多, 想做相關領域的同學多, 較容易提升水準 比方說敝校最近幾年很得consulting firms喜愛 (覺得我們刻苦耐勞orz) 有 top 15 programs 最好的 casebook 之一 每年都穩定的有30個左右或以上的畢業生拿到 MBB offer 應屆畢業生有30-40%都在consulting 在這樣的環境下, 要提升水準自然容易 我非常建議如果有興趣要申請MBA轉換跑道或換公司的朋友 一定要看從這間學校招最多人的公司是哪幾間 (可能比就業%還重要) 對這方面有研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networking/口才 這一項可以概擴成"文化" 畢竟MBA/商業相關的職缺很多都是要與人互動的 我想這是為什麼會有人說想找北美工作最好要念2年的原因 除了中間有機會找個intern比較好轉換跑道 最重要的是培養networking skill和口才都是要時間的 而這兩點和英文好不好雖然有關係 但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辦法在這個在這個文化context下和人互動 畢竟他們是要付大筆(?)鈔票給你的 正式的business英文大家都會講 但是如果今天是討論八卦/影劇消息/運動/政治/人生哲學... 你有辦法用英文說出接近中文的內容深度嗎? 我覺得中國/台灣同學滿多是敗在這點 大家英文都很好 但才來沒幾個月就要融入這個文化哪裏有那麼容易 我英文只是普通好 托福勉強破百(敝校國際學生平均是110...) 講話也是明顯的亞洲口音 (有聽過我講就知道) 但是我運氣好的是 1) 在台灣因緣際會找到固定會 hangout 的美國朋友, 常常會討論上面話題 2) 我是不務正業的人, 有的沒的英文雜誌和報紙看很多 3) 有好心學長在我就讀前提醒我多花時間參加美國人的社交場合(就算聽不懂梗), 上課和美國人坐, 約美國人吃午飯等... 我厚臉皮的照做了, 而這對我 recruiting season 有很大幫助, 因為 1) 很多非正式場合可以觀察他們都討論什麼, 怎麼互動 2) 熟了以後可以約他們練面試, 對非母語的我幫助很大 3) 有一些本地的 recruiting 情報 一定會有人擺明不鳥外國人, 但反正商學院300個美國人, 大不了換下一個 台灣同學的質是很優秀的, 這點可以搞定要在北美拿offer其實沒那麼難 某台灣同學大學畢業後到米國唸CS + 在這邊工作幾年後念 MBA 轉換跑道 也拿到紐約 Citi IB的工作 6.運氣 我面試都是美國白人不是阿三...也許是種運氣 anyways it matters A LOT 我覺得aloha大背景挺好的 準備的也認真 不然也沒那麼多面試 比較可惜的 1) 早點找到 Career services 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終究他們還是比較知道要怎麼在美國找工作 我們的CS是說國際學生和CS合作的時數應該要是本地學生的三倍 而且一直要求(警告)我們要follow他們的步驟來度過recruiting season 畢竟他們看過太多國際學生覺得靠自己就好但失敗的例子了 2)一年 Program 時間太短 我常聽到說法的是 想要利用MBA轉換跑道有三個向量: 產業/function/location 一次最多動兩個 (畢竟公司也不想冒險付個100K給沒經驗的人) 既然大家想在美國工作 那產業和function就要選一個 有個intern至少可以幫你證明一下你的實力 另外就是我上面講的文化因素, 需要時間慢慢學習 3) 我不太建議海投, 我看到的勝利組例子幾乎都是選定幾家core company然後花很多時間研究+networking 聽起來很冒險但是真的有效 特別是原PO面試拿那麼多 更應該避免海投以提高面試表現的品質 結論: 拿不到offer的狀況 我個人目前的觀察 主要還是 背景/過去工作經驗 >>= 面試時表現的fit/溝通能力/思考能力 >>>>>>>>>>> 身分 (他們如果在意的話通常連面試都不會給) 前面兩項做的好, 我看到的例子大部分拿offer是沒問題的 (就算沒身分也是) 我知道的例子 土生土長台灣人 一路在台灣念完大學/研究所當完兵到美國念MBA 光是敝校這種 top 15 後半的學校 過去三年進入北美頂尖consulting的就最少有4個人 進了Citi (NY) 或是其他 fortune 500 的也一直都有 別的更好學校的朋友 進蘋果供應鏈領一堆stock option的, 去 MSFT/google 當PM的也都有 這過程一定不簡單 (畢竟國際學生可以競爭的北美職缺本來就少) 但是機會也不是0 主要還是 1) 學校夠好 2)工作經驗教育背景相關+給力(之前就在好公司) 3)面試時看起來有辦法在美國的辦公室中生存 + 結構性的思考 身分說實在是次要問題 看studyabroad或這邊的文章其實可以看到很多 ego XD 找的到的人就會一直要人家勇敢追夢, 跟我一樣認真努力定有所成 找不到的人就會想盡辦法證明找到的人有在國外念大學有身分, 我找不到都是外在因素的問題 但我認為 生涯是累積的 很多時候都是過去幾年的生涯中的累積, 學習, 經驗, 對自己的認識 + 商學院的各種經驗 決定了我們的生涯的下一步或開啟了下一個機會 重要的是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然後我們有沒有針對這個目標去做累積 很難用單一的 "有沒有認真" "夠不夠強" "有沒有身分" "有沒有在國外念過書" 這些因素去概括為什麼拿的到/拿不到工作 對我經驗細節有興趣的商學院同學歡迎站內信 希望也可以跟阿三一樣在美國建立我們的人脈網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8.228.234.89

02/12 07:50, , 1F
推這篇,更大推最後一段。台灣學生的人際網路比起印度真是
02/12 07:50, 1F

02/12 07:50, , 2F
太薄弱了。
02/12 07:50, 2F

02/12 08:04, , 3F
最後這段說得真是太好了 大推
02/12 08:04, 3F
※ 編輯: merquise 來自: 198.228.234.89 (02/12 08:09)

02/12 08:11, , 4F
只能推 跟我體驗的一樣~
02/12 08:11, 4F
※ 編輯: merquise 來自: 198.228.234.89 (02/12 08:13)

02/12 08:13, , 5F
push
02/12 08:13, 5F
※ 編輯: merquise 來自: 198.228.234.89 (02/12 08:16)

02/12 08:34, , 6F
中肯
02/12 08:34, 6F

02/12 08:40, , 7F
中肯啊....
02/12 08:40, 7F

02/12 09:20, , 8F
我可以跟你說,景氣真的很重要,msu向來都是企業人脈很廣
02/12 09:20, 8F

02/12 09:21, , 9F
我在hp,whirpol,ge的朋友當到主管後有好幾個都去msu
02/12 09:21, 9F

02/12 09:22, , 10F
whirlpool 跟 GE 超多 MSU 的畢業生 XDD
02/12 09:22, 10F

02/12 09:22, , 11F
念mba,如果時空轉換到2008-10,我想不要說offer,連intern
02/12 09:22, 11F

02/12 09:22, , 12F
都很困難.
02/12 09:22, 12F

02/12 09:23, , 13F
但推阿三的人脈網路,台灣人要幫台灣人 :)
02/12 09:23, 13F

02/12 09:27, , 14F
前面幾篇說的20%GG,如果是2008-10,我看應該是50%以上
02/12 09:27, 14F

02/12 09:28, , 15F
我家社區就有兩個top 10 MBA美國人在這段期間在家找工作
02/12 09:28, 15F

02/12 09:29, , 16F
所以景氣好,工作多,要感恩,景氣不好,工作少,打包回家的
02/12 09:29, 16F

02/12 09:29, , 17F
不見得是弱者,有身分的美國人都找不到了何況是國際學生
02/12 09:29, 17F

02/12 09:33, , 18F
大推這篇觀念,我在LA地區,真的不少無論中國還是台灣人,
02/12 09:33, 18F

02/12 09:34, , 19F
雖然人在美國,心都還在祖國,不少甚至連和ABC Handout都懶
02/12 09:34, 19F

02/12 09:34, , 20F
要這些人用英文聊八掛是非,的確有困難
02/12 09:34, 20F

02/12 09:48, , 21F
@m大 感謝你的意見, 可能我運氣比較好剛好沒經過那一段
02/12 09:48, 21F

02/12 09:50, , 22F
但你說的確實沒錯, 畢竟景氣好才有工作機會
02/12 09:50, 22F

02/12 09:50, , 23F
另外有一些學長姊跟我說金融危機後公司雇用MBA的要求
02/12 09:50, 23F

02/12 09:51, , 24F
中肯給推。不過好像從一開始好像就沒有人說沒拿到offer
02/12 09:51, 24F

02/12 09:51, , 25F
「只是」因為沒身份。有某樓自己札稻草人戰得很開心
02/12 09:51, 25F

02/12 09:52, , 26F
其實提高滿多的, 職缺應該是沒機會回到之前的水準了orz
02/12 09:52, 26F

02/12 09:52, , 27F
但不可否認身份雖然沒有強到開外掛 但至少是個factor
02/12 09:52, 27F

02/12 10:16, , 28F
的確是個factor, 不過我也有同學雖然有身分但是背景經驗
02/12 10:16, 28F

02/12 10:16, , 29F
不夠結果找的很辛苦的
02/12 10:16, 29F

02/12 10:22, , 30F
坦白說我覺得那種 我同學有身份但找得很辛苦 或是
02/12 10:22, 30F

02/12 10:23, , 31F
我同學沒身份但拿一堆 offer 的故事 沒什麼統計上的意義
02/12 10:23, 31F

02/12 10:23, , 32F
要也是同樣條件一個人 或極為相似兩個人 一個有一個沒有
02/12 10:23, 32F

02/12 10:23, , 33F
拿來比才有意義
02/12 10:23, 33F

02/12 10:26, , 34F
其實就是我倒數第二段講的, 是很多東西的累積, 很難用單
02/12 10:26, 34F

02/12 10:27, , 35F
一因素去解釋
02/12 10:27, 35F

02/12 11:03, , 36F
推!
02/12 11:03, 36F

02/12 14:20, , 37F
推~然後大推最後一段
02/12 14:20, 37F

02/12 15:08, , 38F
推~胳臂向內彎啊!!!
02/12 15:08, 38F

02/13 11:17, , 39F
02/13 11:17, 39F

02/14 10:07, , 40F
說得好;尤其是第一段和倒數第三段!
02/14 10:07, 40F

02/16 22:59, , 41F
push push~~
02/16 22:59, 41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hao (75.149.67.1), 時間: 02/25/2014 11:06:33
文章代碼(AID): #1J30YwCp (MBA)
文章代碼(AID): #1J30YwCp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