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和三位MIT Sloan MBA同學的午後閒聊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madamespicy)時間10年前 (2015/06/11 22:1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載自http://madamespicy1002.pixnet.net/blog/post/358829595/ 很高興透過寫部落格的機會,認識更多在海外留學的朋友。這次和三位就讀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史隆管理學院) Full-time MBA的同學聊他們的留學故事,除了 學校的特色外,更互相分享了許多個人的體驗。 具有不同個性的三位同學讓我印象深刻。和我過去熟悉的、許多MBA學校偏好的典型個性( 外向積極、喜歡表達等)比較起來,有幾位Sloan的同學顯得較為低調與內斂。Sloan錄取 個性迥然不同的同學,讓我更相信這三位同學和我分享的。Sloan是一個鼓勵學生做自己 的地方,不論是外向或內向,喜愛出去社交或是更愛窩在家裡,開放包容與尊重個人的風 氣,讓同學較不容易感到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讓人更有自信維持個人特質以及追 求真正喜愛的目標。 Sloan的經驗 Sloan兼容並蓄的環境包含許多層面,包含上述鼓勵與包容的文化。一位同學提到自己曾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課堂中被點名上台,在一陣不知所云後覺得自己糗大了。沒想到事 後卻收到許多同學的鼓勵,說她講得真好。在這樣的環境下,讓她更加不怕失敗、更加勇 於表達。另一位Sloan的同學也說,雖然大家各自在追求不同的目標,卻互相尊重。課程 的安排也賦予高度的自主性,除了第一學期的基礎課程是必修外,第二學期開始即由同學 自行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在許多其他MBA的必修課程,例如行銷與財務管理,在Sloan都由 同學自行選修。修課的彈性讓學生有更大的自由選擇有興趣的課程。 此外,Sloan的特色也包含對entrepreneurship與engineering/ technology的重視。歸屬 在工程領域強大的MIT(麻省理工學院)之下,不難想像學校擁有將創新、工程、科技與商 學管理結合強大資源。例如”Product Development & Design” 的課程中,Sloan的學生 和工程學科的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做project,互相學習交流。如果Sloan的MBA學生說他 畢業後學會了寫程式,也不讓人感到意外。在鼓勵 entrepreneurship的部分,包含了讓 學生到新創公司實習(externship),以及學院本身著名的MIT 100k Competition等,都是 在培養鼓勵創業的環境。 更多的留學體驗 三位Sloan的同學都有在美國求職的經驗。他們提到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台灣同學普遍欠缺 的,這裡指的並不是英語能力,而是如何有效又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美國的教育 中,爸媽每天在孩子下課後的對話是「今天學校發生什麼事?」,而不是「肚子餓了嗎? 今天考試考得怎樣?」因此美國人從小被訓練著如何歸納事情、再有效地表達出來。但這 些訓練可能是我們過去所缺乏的。 再者,雖有國外的學歷,雇主選用人才時仍十分重視面試者過往的經驗。而許多台灣特有 的本土產業,有許多地方不易和國際接軌。因此Sloan的同學也鼓勵有規劃出國留學的同 學,在台灣時可以嘗試在外商工作,或能有機會走出台灣、增加國際觀。最後,台灣安逸 的環境容易讓人忽略世界的競爭和變化。父母的那一代,亞洲的26億人口仍在沉睡,也許 可以不管外界的變化;但是若是今天我們忽略了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沉睡中的就會是自己 了。中國和印度的同學經歷比台灣同學更強烈的競爭與自然淘汰,許多過去的歷練可能並 非我們所能想像。在這場全球化的競爭下,台灣同學的確需要更清楚地釐清自己的優勢與 需要加強的部分。 Sloan的同學也建議正在準備留學的朋友,好好把握準備essay的機會,更清楚地探索與認 識自己。建議不要為了準備申請入學而輕易暫停工作,因為藉由工作,反而更容易有新的 靈感與成長。 最後祝福各位能夠順利找到自己的方向! 本文章同步刊登於:英x遊誌 http://english.talk.tw 更多國外心情故事,歡迎加入臉書 http:// www.facebook.com/madamespic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434031869.A.926.html

06/16 12:29, , 1F
推!
06/16 12:29, 1F
文章代碼(AID): #1LUPRzac (MBA)
文章代碼(AID): #1LUPRzac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