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策略行銷管理》企業與媒體 真誠搏感情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 (我命由我不由天)時間19年前 (2005/10/06 15: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策略行銷管理》企業與媒體 真誠搏感情 ■ 黃福瑞 在消費者權益高張的年代,消費者擁有知的權利,已經成為廠商、媒體、政府與消費者間 的最大公約數,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規避與媒體的互動及往來。 更何況在廣告與資訊氾濫時代,消費者更為精明, 企業想藉自吹自擂的廣告攻勢來催眠 消費者,恐難如願,如能透過媒體以第三者的立場報導產品及行銷活動,將比純粹的商業 廣告更具公信力。因此,學習與媒體進行良性的互動,並建立適合的公關操作策略,已成 為企業經營的一大課題。 關係有點黏不要太黏 「有點黏又不要太黏」是經營媒體關係的首要原則。媒體記者需要新聞題材來達成工作任 務,廠商以真誠的態度與記者互動,可謂上策,但這不代表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避免回答假設性問題 接受採訪時應避免回答假設性問題,或會被片面引用的消息及數據,否則容易被新手或有 心人士斷章取義,或進行假設性推論。 除了對極少數立場偏頗的媒體抱持高度戒心,應 盡量和各媒體維持良好互動,避免正面衝突。 不要自作聰明,製造假新聞,利用媒體,是經營媒體關係的第二守則。 不少居心不良的企業經營者及市場炒作者利用媒體, 發布利多或利空消息。這種不誠信 的行為遲早會被發現,導致企業信用破產,甚至觸犯法律。 公關活動 企業行銷利器 公關活動也是企業自我推銷的利器。微軟董事長蓋茲對慈善團體巨額捐款,就可以為公司 及個人的形象加分;《反敗為勝》一書作者艾柯卡,更是充分利用公關活動尋求政府及社 會大眾對克萊斯勒汽車整頓計畫的支持。 公關活動並不是嘗試對社會大眾編織另一番說辭, 而是試著從其他角度詮釋企業的現在 及未來。「你絕對不可以改變事實,但是可以改變人們對事件的看法」這句話一語道破公 關活動的精神,以及分寸的拿捏。 12年前,IBM處於連續三年重大虧損的經營危機,媒體及輿論幾乎一面倒的報導,IBM的大 型主機將如恐龍般滅絕,當時的IBM執行長賈斯特納把公司內部針對Internet 時代大型主 機將再度復活的研究報告加以包裝,適時提出e-Business 的願景及策略,獲得重要客戶 及社會大眾的支持,成功的改造IBM。 公關活動依性質分類 公益慈善類:維他露文教基金會每年的慢跑推廣活動、花旗銀行每年耶誕節的募款活動, 都屬於此類。不過,推動慈善性質的公關活動,不宜過度標榜與宣傳。孔子說「願無伐善 」,有意從事慈善型公關的須謹守這個原則。 鼓勵創新型:由研華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大專院校創作發明創業競賽,就是一個例子。 明星執行長演講:透過明星執行長公開演講,可以為企業形象取得更多的認同。國外大企 業執行長大多樂於從事此類公關活動,如惠普前執行長菲奧莉納、思科執行長錢伯斯等。 企業爆發危機,更有賴公關活動的運作,以降低對企業造成的傷害,也就是所謂的「危機 公關處理」。最近發生的「玻璃娃娃判決事件」及「花王蜜妮化妝品下毒恐嚇事件」,就 是典型的危機公關處理案例。 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建立處理程序 企業平時就要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建立危機處理程序,指定前三順位發言人,才不會碰到 突發性危機時措手不及。危機發生時,危機小組要立即啟動作業,並且依照下述原則處理 : 1.臨危不亂,設法了解事實,切莫在事實不明之前發表臆測性的看法。 2.快速因應,面對媒體提出說明,縮短真空期。「無可奉告」或「不予置評」這種鴕鳥作 風,無濟於事。媒體不會因為當事者保持緘默而放棄挖掘攸關大眾權益的真相,真空期的 產生只會讓更多的小道消息以及不利公司的傳聞充斥,反而對公司造成更大的傷害。 3.主動處理,安慰受害者,對大眾公開真相。 4.以誠相待,敗中求勝,化危機為轉機。 (作者是企業轉型顧問,曾任上新聯晴、華研唱片等多家公司總經理,著有《從矽谷到好 萊塢》一書,huangfred@gmail.com) 【2005/10/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2937576.shtml --     只顧自私自利過活而不管他人死活的人, 下場通常會寂寞而悲慘。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02.251
文章代碼(AID): #13HDSghv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3HDSghv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