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創業迷思》你為什麼不創業?(劉常勇)
【2006/04/06 經濟日報】
創業迷思》你為什麼不創業?
■ 劉常勇
近年來,大專院校紛紛推動創業教育,並鼓勵學生參加創業競賽,不過最終投入創業
行列的學生卻寥寥無幾。原因不外風險大、沒有資金、創業計畫說說可以但不能做、
還沒有看到好機會、創業不是生涯目標、先累積工作經驗再說、沒有冒險犯難的性格
……。
這些林林總總的答案,顯示台灣創業教育還未成熟,年輕人不但不瞭解創業的本質,
也不具備創業管理的知識。
有人對創業做了這樣的詮釋:好比在岸邊看人游泳,花式、自由式、蛙式,任意悠游
,好不自在,於是心生羨慕,也找一個池子躍身跳入,卻不幸發現誤入鱷魚池。這下
子顧不得姿勢,為了求生,能游多快就游多快。如果幸運,不但能掙脫鱷魚池,也能
精進泳技;但大部分人都不幸喪生。
創業路 充滿不確定性?
創業充滿不確定性,如果能夠教導年輕人如何分辨鱷魚池的技巧,並協助他們入池前
,先練好游泳的基本功,將可大幅提升創業成功率,讓創業不再是高風險行為。
許多人對創業有一些迷思,如創業家膽識較大、具備特殊的人格特質,創業成功更需
要幸運之神的眷顧。
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都是因為欠缺創業管理的知識,對於創業能力認識不足所致。
藉由釐清這些誤解,可以瞭解學習創業管理的必要性。
創業家膽子比較大?
逃避風險是動物的本能,事實卻顯示,創業家勇於冒險犯難,因此有必要探討創業家
對於風險的認知為何與一般人不同?為何創業家願意承擔風險?
研究指出,一個人之所以勇於冒險犯難,通常不是膽子比較大,而是因為具有降低風
險的能力,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例如,一個人敢從事空中飛人表演
,並非膽子大,而是由於經過長期訓練,擁有高超的技巧。
降低創業風險的方法,包括蒐集更多的市場資訊、強化自己的創業能力、發展綿密的
人際網絡等。知識、資訊、能力、金錢會影響人們對於風險的認知,通常擁有愈多資
源能力,風險認知能力較低。家族企業第二代由於承續上一代的資源,創業意願與風
險承擔力因此較高。
創業家須有特殊人格特質?
大多數人認為創業家需要具備特殊條件,尤其坊間描述傑出創業家的傳記報導,經常
會將創業家的人格特徵加以誇大渲染,以凸顯創業的傳奇浪漫。但針對創業家背景所
做的一項大樣本調查,卻顯示不一樣的面貌。
研究發現,逾八成創業家認為自己的個性與智力並無顯著不同,而且創業不會影響家
庭生活,創業過程也不盡然曲折離奇。他們大都在30歲到40歲創業,投入已經十分熟
悉的行業。他們認為,創業的挑戰要比擔任專業經理人能獲得更多成就感,因此大都
不後悔創業的抉擇,甚至還鼓勵子女也步上創業之路。
一位長期從事創業家特徵研究的學者指出:「我們花了十年時間想要定義創業家的人
格特徵,但沒有成功。我們發現每位創業家因不同的動機與情境而創業,並經歷不同
的創業歷程。
因此,我不認為能夠發現創業家共同具備的人格特質!」他下結論:「創業家的共同
特徵就是採取創業行動,這是他們與非創業家唯一的明顯差別,也是辨別誰是創業家
的最好方法。」
因此,創業家不能瞻前顧後,必須有鋌而走險的勇氣。觀察白手起家的創業家,大都
有破 斧沈舟的心態,失敗大不了重新再來。
創業成功要靠機運?
傳統社會主張「寧為雞口,勿為牛後」,認為當小公司的老闆比大公司的職員風光。
不過在今天的知識經濟環境下創業,情況已經改觀。創業者多半是學有所成的專業人
士,他們追求的事業目標不只是當個小老闆。現代創業需要集結大量資金與人才,除
了付出不低的機會成本,面對的風險也大增。因此,沒有充分準備就貿然創業,或是
只想碰碰運氣,通常都會嘗到敗果。
創業失敗不但是個人損失,也要對團隊成員以及他們的家屬負起道義上的責任,更遑
論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現代創業家不能有僥倖心理,必須擁有確保創業成功的資
源能力,並在良好規劃準備下投入創業。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創業家所需要
的策略性資源能力,並協助其發掘與辨識創業機會。
市場機會 人人平等
近古典平衡理論認為,市場機會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要不要攫取機會,關鍵在於當
事人。也就是說,當事人的創業精神決定創業機會的發掘與實現。
不具創業精神的人,不願承擔風險,沒有成為創業家的企圖,因此創業機會對他們來
說不具意義。只要具有創業精神,創業機會必然唾手可得。心理學家進一步主張,控
制欲、冒險精神、積極進取的個性,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業精神。因此創業家的人
格特質,才是影響創業的關鍵因素。
不過,研究創業管理的學者大都比較認同奧地利學派的觀點。他們認為資訊不對稱,
因此機會對於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不同的環境背景與知識能力,會讓每個人的看到不
同的機會點,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不是天成的,機會環境比創業家的個性更重
要,是創業機會塑造了創業家。
發掘機會 靠專業
此一學派認為,機會發掘不靠偶然與機遇,而是憑藉著創業家所擁有的知識能力(如
專業知識、市場資訊蒐集與分析能力、資源取得能力、網絡關係、組織與團隊能力、
規劃與執行能力等)。
面對全球化與快速變遷的環境,創新與創業精神成為個人與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但
面對創業抉擇,基於對創業的陌生與誤解,以及創業潛藏的巨大風險與不確定性,許
多人始終徘徊於創業的池邊,遲遲不敢躍身而下。
他們除了擔心誤入鱷魚池,也不知如何在池中求生存。創業教育將可以協助人們發掘
最適合自己的游泳池,同時教導他們如何在池中以精湛的泳技悠游前進,實現創業夢
想!
(作者是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17-173.dorm.ccu.edu.tw海
→
04/06 20:36, , 1F
04/06 20:36, 1F
Managem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