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本土個案撰寫 待加把勁
本土個案撰寫 待加把勁
■ 陳珮馨
去年起,「個案教學」成為時髦的名詞,不斷現身於各商管學院,鬆動了過往的教學
概念,也挑戰了傳統的知識傳授模式。
其中,如何撰寫本土個案,更是牽引國內商管教育,踏往個案教學理念、邁入新時代
的重要一環。5月中,哈佛商學院教授首次飛抵台灣,一連四天的研討會,帶領亞洲的
商管學院教授,親身體驗哈佛式的個案撰寫流程。
研討會還沒揭幕,台大EMBA辦公室就電話接到手軟,不管是學生、校友還是各路媒體
,紛紛表達「旁聽」意願,不過,為了維持教學品質,哈佛教授婉拒外人在場,連錄
音、錄影都不行。
就是這一股敬業精神,打造出「哈佛」品牌,深深吸引來自亞洲各校的學者。掩不住
興奮的台大會計系教授林嬋娟,直誇哈佛教授有熱誠、全心投入教學,尤其一整套的
個案教學制度,更是令她大開眼界。
累積本土個案 一大挑戰
只不過,洋墨水喝得過癮,卻不一定能完全派上用場。去年至今,陸續有不少台灣
學者參與個案研討會,近身考察哈佛教學模式,但是一走出研討會場,就像從天堂
降至人間,環顧國內的教育環境,仍是荒蕪一片,要落實個案教學精神,有一場硬
仗要打。
從教學的角度而言,如何逐步累積本土個案,將是推動個案教學的一大關卡。哈佛
商學院雖然累積豐富的個案資料,終究源於西方的產業情境,難以全盤應用到台灣
,搖醒台灣的學術圈,一齊投入本土個案的生產,成為當務之急。
尤其,個案的寫作方式,截然不同於傳統的研究論文,「寫」個案的目的,是希望
把活生生的產業情境,引入師生互動的課堂,成為個案教學的精彩教材。
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強調,「寫個案」不能堆砌資料,必須時刻考量「讀者」需
求,實際的書寫過程,更是蘊藏不少技巧,必須透過文字的描述,營造出真實的決
策情境,協助師生身歷其境,還要提供適當的資訊,作為進一步的討論線索。
「能不能激發豐富的討論?」劉順仁說,成為寫個案的核心考量。表面上看來,累
積本土個案的過程,包括約訪、資料蒐集和寫作,似乎和學術訪談差不多,但是個
案寫作背負不同的使命,它扮演著個案教學的推手,也挑起培養「未來領導人」的
重責大任。
政大商學院多年來持續投入本土的個案開發,企管系教授于卓民觀察,要累積本土
個案,必須透過人脈管道,先和受訪企業建立互信關係,對方才會願意分享公司的
決策情境。
其次,美國幅員廣大、企業的種類和形態也多,讀者不太容易從情境描述,猜出個
案「本尊」;台灣就大不相同了,于卓民說,就算個案公司匿名,多少會被猜出「
身分」,也因此,取得受訪企業的信賴、充分溝通撰寫個案的目的,也就格外重要
。
不過,技術性的困難,都抵不過大環境的挑戰。環顧國內學術環境,沒有任何「誘
因」,足以吸引學者投入。
個案評審制度 有待建立
台大EMBA執行長李吉仁指出,哈佛商學院每一個案都投入大筆經費、一整組人馬,
光是事前的資料蒐集、訪談,就長達二、三個月。最重要的是,哈佛教授投入個案
寫作,可以視為學術績效的一部分,也就是從制度面,全面鼓勵教授往個案教學發
展。
反觀國內,投入個案毫無「效益」可言,不但申請不到學術經費,更不能化為升等
「點數」,目前教學和升等已讓教授疲於奔命,難有餘力發展個案。
去年10月,國內八所大學組成的「個案發展與研究中心」,是目前推動本土個案,
最有規模的學術團隊,除了定期磋商本土個案的發展,這群學者最終期待,能從制
度面,徹底幫個案教學「翻案」。
李吉仁表示,唯有建立一套個案評審制度,教授的個案成果能獲得國科會肯定、足
以列入履歷資料,才能把個案教學的精神,真正落實在商管教育。
等待革命的「過渡期」,有志推動本土個案的教授,只好「口袋有多少資源」,就
努力做多少事情。
台大商學院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合作,今年初起每月舉辦一次「哈佛個案在台大
」研討會,邀請EMBA學生及校友感受個案教學震撼。政大商學院也從上學期開始,
開辦IMBA的個案研討會,預計下學期推及EMBA,第三波則推廣到校友。
同時,政大從三年前開始,透過IMBA課程,集合外籍和本地學生,分組拜訪台灣廠
商,逐步累積本土個案,這些個案以英文撰寫,並譯成中文,作為IMBA教材。
于卓民表示,IMBA的外籍學生,遠渡重洋到台灣求學,主要就是希望了解台灣企業
,撰寫本土個案的過程,正好提供學生第一手的接觸機會,加上博士班學生的投入
,一來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管道,二來可以累積個案數量。
不過,個案撰寫交給IMBA和博士班學生,不免有人批評,教授親自撰寫的個案太少
了。于卓民無奈地說,面對龐大的教學和研究壓力,教授早就分身乏術,衡量現實
的資源和人力,透過IMBA學生投入個案開發,已經是最佳的「折衷方案」。
當然,他期待有一天,個案教學能突破重圍,正式納入學術績效的一部分,教授少
了後顧之憂,自然就能全力投入。
【2006/06/18 經濟日報】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17-173.dorm.ccu.edu.tw海
Managem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