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我對直銷的一些想法...以上三篇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 (寶~~~)時間19年前 (2006/07/08 06:18),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acoustic (Bryan Wang)》之銘言: : 以上三篇 : 我認為這裡面談到的一些論點,本版版友可能會感興趣 : 本版應該也有不少高人對於經濟學/系統理論等等更有研究 : 希望各位批評指教, 謝謝! ※ 引述《acoustic (Bryan Wang)》之銘言: : 以上三篇 : 我認為這裡面談到的一些論點,本版版友可能會感興趣 : 本版應該也有不少高人對於經濟學/系統理論等等更有研究 : 希望各位批評指教, 謝謝! 我本身做過短期的保險 直銷跟教材推銷業務 我好朋友也做過房地產 大致認同您的說法 不過個人有些小小意見 請多指教 首先 其實沒必要那麼針對直銷啦 一家好的直銷公司 它的制度其實跟保險有點像 很多保險公司上線也都是有抽成的 甚至我賣的教材那家也是 只不過沒那麼多層而已 對於把End和Means綁在一起 這我認為並無不可 這是這類型業務行業常有的手法 畢竟這些行業一般台灣人排斥 都不想進去 如果一開始不畫大餅遠景 誰願意進來? 而且壓力又大 沒有這些大餅作為激勵手段根本都做不久 也無法成功 直銷 或是相關的業務行業 都會這樣 我做過的那家教材推銷 一開始也是先跟我們講一堆遠景跟成功案例 每天都要呼口號 精神運動 告訴自己一定會成功 房地產業跟保險也是這樣 都有早會(業績壓力刺激) 聽成功人演講 精神運動等 像是我進去的那家保險業(台灣最大) 也是做了一陣子才清楚獎金制度 或許很多人對於直銷的說明大會狠反感 覺得那是集體催眠大會 但是不靠這樣 誰來加入? 難道有更好的方法吸引人加入嗎 就經濟學供需制度來講 會有直銷這個行業代表有其市場 會發展成這種制度也是有其必要性存在才會如此 我覺得沒必要一開始就站在反對直銷這些制度的立場上 您的文章對於這個制度比較偏向"貶"的意味 可能是您覺得這有欺騙的感覺 容易吸引涉世不深的年輕人進來 但是我覺得每個行業要成功都有其必要之惡 像是一個化妝品賣幾千 真的有那個效果嗎? 行銷本來就是一種騙術 看怎麼去看待而已 當然 我承認不少人會迷失於這種手段 或是搞不清楚 END跟Means的區別 以為成功只能靠直銷 其實我絕對贊成成功可以有很多條路 直銷絕對不是唯一 尤其是涉世未身的年輕人更容易誤判 我同學就有過被騙的案例(台中那家很有名的) 我的個性比較逆骨 凡是喜歡懷疑 所以沒有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我也不是很贊成涉世未身的年輕人作直銷 尤其是學生 我看到那些直銷或是保險成功賺大錢的 大都是有點年紀的居多 至少都20幾歲 3-40歲的更多 有點社會歷練也還沒失去年輕的熱血拼勁 他們比較知道她自己在做什麼 也比較不會過度熱血一頭栽入 而且有點年紀做起業務通常也較順手 最後一點 我不認為作直銷或是相關的業務 例如保險 一定會對朋友關係造成什麼損害 如果我覺得這個產品真的很好 我當然不會吝嗇的介紹給我朋友 這不一定是壞事 一直纏住不放的推銷才會破壞友情 直銷也是一樣 如果我做的成功 覺得這行業不錯 我也會介紹給我朋友 就像我覺的賣雞排或是開公司好賺 我也會推薦給朋友 甚至邀他入股 直銷或著業務行業都是如此 只是一個行業而已 只是大家對於這些行業一直存在不好觀念 並不是這些本質上有什麼不好之處 而且很多好的直銷或是業務員 不會一直把的頭腦動到朋友身上 一個人能有多少的親朋好友??? 業務行業想要成功不可能只靠這些 會開發新客戶的才是王道 把客戶的關係弄得跟朋友一樣 人家才會跟你買 如果變成朋友就不能做生意或是有利害關係 那我想很多行業或是事情都不能做了 大家都知道人脈關係很重要 未什麼? 不是多些可以聊聊的朋友而已 因為他們很可能是未來的最大助力 講白一點 必要時都有利害關係 可以分成單純的聊天朋友 以及未來可以互相幫助的朋友(可能有利害關係) 後者常常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 套句我做生意老爸對我講過的話 "只有學生才會認為朋友不應該遷扯到利害關係" 我也想過那麼多人進來這個行業 餅不是越分越小? 但是我過去上線說 我們會把市場做大(高度懷疑中???) 不過後來我又想 保險或是房地產等業務行業不也是如此??? 一直擴張但是繼續保持成長 因為這個行業進來的人多 但是淘汰的更多 留下來的永遠都不夠用 所以過度擴張對於直銷或是業務行業 我並不認為適用度那麼高 這些行業的本質跟麥當勞等有很大的不同 有能力作這行的業務人才一直都很缺乏 過度飽和的是不適合但是被騙進來的人 就供需理論來說 會有不少的高薪業務員 就代表這市場還有利基在 發生過度飽和應該還不至於.... 一點小小意見 多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55.253 ※ 編輯: akimin 來自: 218.168.155.253 (07/08 06:33)

07/15 15:09, , 1F
你倒是把騙人的動機包裝的名正言順=.=
07/15 15:09, 1F

07/15 15:09, , 2F
好像騙人騙的理所當然一樣
07/15 15:09, 2F

07/18 08:27, , 3F
行銷不等於騙術
07/18 08:27, 3F

07/24 14:18, , 4F
行銷不是騙術 只是讓消費者認為自己需要產品罷了
07/24 14:18, 4F

08/11 22:28, , 5F
樓上講的是銷售 不是行銷
08/11 22:28, 5F
文章代碼(AID): #14hjssXd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4hjssXd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