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 OEM和ODM的優勢劣勢
共 5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evilstick時間20年前 (2005/03/19 01:43),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我覺得這是個好議題. 一直以來總是不乏有人倡導台灣應該要跳脫代工的商業模式. 但是代工的優勢和劣勢到底各為何呢?. 有沒有版友曾經深思過這個問題的?. 當然類似規模經濟這種比較直覺的答案很淺顯. 不過難免渴望更深層或更水平思考式的答案. 還請版友們不吝賜教了.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ercales (夢想無雙)時間20年前 (2005/03/19 08:09),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我一直覺得純代工有個缺點就是被取代的風險很高. 且沒有向顧客議價的能力. 而有自行研發的話就有一項東西可以拿出去賣. 因此對外的競爭力較強,對顧客議價能力也較強. 也可以為自己保有退路及轉機. 像聯電跟台積電就是純代工. 所以他現在受到中芯的威脅很大. 因此和艦才可能誕生. 如果他們並非純代工的話.
(還有232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ealvis時間20年前 (2005/03/20 10:46),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 這邊邏輯有點怪. 任何產業都是以最低生產成本取向,不管是不是純代工,假如總體成本低,就會轉移. 如此才有競爭優勢. 而中國大陸幾乎吸收了所有產業,不只台灣產業. 外商也是去大陸、印度啊. 就算是非純代工,還是會out-source. 而且tsmc umc並非完全純代工. 或者應該說"純代工"
(還有285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ercales (夢想無雙)時間20年前 (2005/03/20 14:19),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以最低生產成本來生產是沒錯. 但成本並非只有人力跟土地兩種. 以豐田汽車為例. 在10年前他們也是走外包路線. 但是他們後來改採另一種與當時社會主流的路線. 他們把生產線拉回日本. 同時在公司所在地建立起一座豐田城. 研發與生產都在同一個地方. 員工也是日本人. 這樣他們的成本不但未提高,反而更有效
(還有810個字)

推噓3(3推 0噓 1→)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ealvis時間20年前 (2005/03/21 15:4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矽谷搬到台灣. 就是因為過去工程師 做近乎同樣的工作 領1/5的薪水. 要加班有加班 要暴肝有暴肝. 要羅漢有羅漢. 關於這點因為我是 EE 的,或許電子業在台灣被當做明星產業?. 但是在國外的待遇可是更高,這點系上教授跟業界學長都講不完 冏rz. 而外移到中國大陸 應該算是類似的熱潮再轉移一次吧.
(還有1577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