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B2B網站 求建議

看板Marketing (行銷)作者 (咖啡冰沙去冰)時間14年前 (2011/03/01 09:38), 編輯推噓2(2016)
留言1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本文專回覆原po的官方網站 並非B2B的通則 請閱覽時擷取所需即可 好啦 我來喇叭嘴一下 大家經營B2B的時候,尤其是對國外,一定都會先想到要做網站 這的確是一件對的事 但做完網站呢? 試想 你的客戶要怎麼進到你的官網? 就我常跟學生開玩笑說 你買了一台華碩的筆電 請問你上過幾次華碩的官網? 大部分同學的回答都是:抓驅動程式的時候(笑)→ 有需求才會上官網 也就是說 如果已經買了宏碁筆電的人 是不會去華碩官網的 除非你在剛好他需要換筆電的時候 給他華碩筆電的資訊 他才有可能去看你的官網 ok 鋪梗鋪這個久了 其實只是要傳達一個重點而已 官網不重要 你一定會說 這句話怎麼跟前面的互斥? 我這裡的不重要是指說 不要花太多心思在官網的建置上面 你該想的 是怎麼引導你的leads進到你的官網來 實體的部份 自然就是參展 對於B2B的商家 我想這應該很清楚 我就不多提了 而虛擬的部份 你要考量到的 就是我所說的 如何在客戶有需求的時候 可以找到你 除了Email Marketing 對國外的B2B 最重要的莫過於搜尋引擎排名優化的功夫 簡稱SEO 那SEO 目前最基本的 對官網的優化 就是標題(<title>,雖然最近google在改這方面的規則) 標題每一頁都要是不一樣的 而且要把產品名及類別放在標題 而且不要以為塞滿一堆字就有效 搜索引擎只看前40(for bing)~60(for google)個字元 這是基本功 那當然 除了官網本身的建置外 SEO另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 就是大者恆大的排名權重 也就是說 許多的商情網 你都可以藉由他們本身就很大的力量 搶占前面的排名 就像許多小公司 你會發現搜尋他們的公司名稱的時候 出現的反而是人力銀行的網頁 官網 不是第一線 而是最後一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144.16

03/01 11:25, , 1F
也不是這麼說吧 要看你的客戶群. B2B跟B2C不太一樣
03/01 11:25, 1F

03/01 12:09, , 2F
我是以他的產品來做出發點回文的 工業機具
03/01 12:09, 2F

03/01 12:09, , 3F
剛好先前就有一個客戶就是類似的東西(電子組件)
03/01 12:09, 3F

03/01 12:11, , 4F
我覺得您舉華碩的例子不太正確,因為那是B2C,比較重通路
03/01 12:11, 4F

03/01 12:50, , 5F
那個是要強調:官網不重要的重點(笑)
03/01 12:50, 5F

03/01 13:17, , 6F
但官網並沒有不重要呀,B2B重視的就是公司形象、產品成本
03/01 13:17, 6F

03/01 13:18, , 7F
做好SEO結果發現官網亂七八糟,會有客戶願意下單嗎?@@
03/01 13:18, 7F

03/01 13:18, , 8F
應該是看資源如何分配來決定投資在哪塊比重較多,這會
03/01 13:18, 8F

03/01 13:18, , 9F
影響整體的策略
03/01 13:18, 9F

03/01 13:44, , 10F
他們的官網已經做的ok啦 該怎麼說 以前接觸過的客戶
03/01 13:44, 10F

03/01 13:44, , 11F
都把太多的精力及金錢 砸在官網的建置 做了許多不必要的
03/01 13:44, 11F

03/01 13:45, , 12F
功能 反而忽略去找到讓人進來官網的途徑 這就好比在
03/01 13:45, 12F

03/01 13:45, , 13F
太平洋的一座無機場無港口的無人孤島上蓋上101
03/01 13:45, 13F

03/01 13:46, , 14F
簡而言之 目前我是針對他們的網站做回覆
03/01 13:46, 14F

03/01 13:47, , 15F
大體而言 他們的網站都到位了 是已經可以上線的網站
03/01 13:47, 15F

03/01 13:48, , 16F
目前缺乏的就是機場和港口 所以現在要針對SEO及其他導入
03/01 13:48, 16F

03/01 13:50, , 17F
因為看了他們的舊網站 外部連結數少的可憐 可見商情網
03/01 13:50, 17F

03/01 13:51, , 18F
的曝光數尚不足 我改一下內文好了 以免有人以為是通則
03/01 13:51, 18F
※ 編輯: backtrue 來自: 59.120.144.16 (03/01 13:52)
文章代碼(AID): #1DR4ue5o (Marketing)
文章代碼(AID): #1DR4ue5o (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