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訂製人類疾病小鼠--進觀諾貝爾獎得主:똠…

看板Medicine (醫學生物)作者 (橘子數)時間17年前 (2007/12/06 14: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轉自成大臨醫所蔡曜聲老師的一篇演講附錄文章 蔡曜聲是今年諾貝爾獎得主Oliver Smithies的學生之一,文章分兩部分 第一是有關Oliver Smithies的成就:基因剔除模式小鼠的發展 這類小鼠的出現,也讓許多疾病的分子病理機轉得以露出曙光 其重要性可以從各大期刊中的文章,幾乎都有基因剔除小鼠的出現也就不難得知了 難怪,實驗室裡的研究者常常戲稱「沒有基因剔除小鼠,就別想丟到知名期刊了。」 第二段我則節錄片段有關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一些描述 若有侵權,煩請告知,我會立即刪除文章。 --------------------------------------------------------------------------- 訂製人類疾病小鼠 小鼠基因標定技術,為熟知的基因剔除技術,在2007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的青睞 。利用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科學家能夠針對特定的基因進行修飾作用。而發展出此項技術 的三位科學家:猶他大學的馬里歐.卡佩奇 (Mario R. Capecchi)、英國加地夫大學的馬 丁.埃文斯 (Martin J. Evans)及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Oliver Smithies,則共 同分享了這份榮耀。 隨著基因標定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幾乎可以針對小鼠基因體進行任何DNA修飾動作,如此 便能夠釐清某一基因在人類健康與疾病上所扮演的角色。迄今,已有超過一萬個小鼠基因 ,利用了基因標定技術進行研究,而這樣的基因數目,已將近哺乳類動物基因總數的一半 !這項技術目前已被利用在許多人類疾病的研究上,像是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 糖尿病及癌症等。對於未來,國際間也已經有了合作計畫,預計在2010年以前於小鼠達 成約兩萬個基因剔除的目標! 1980年代的研究:創新、和諧及美妙的三重奏 有許多方法能夠運用來進行基因修飾動作。同源重組是發生在兩個序列極度相似的DNA片段 上,彼此重新排列而進行互換。運用此原理,我們能將特定的DNA片段放置在預定的位置 上。事實上,在1958年Joshua Lederberg正是利用細菌的研究,發現同源重組的現象,而 獲頒諾貝爾獎。而在哺乳類細胞的同源重組效率並非很高。在1980年代初期,Smithies試 圖利用修補突變基因的方式,治療遺傳性疾病,及現今所謂的基因治療,在此目標下, Smithies發現哺乳類細胞內的基因確實能夠被標記並置換。他將這項重大的發現發表在 1985年的Nature中,證實他是如何成功地在紅白血病細胞中,利用同源重組的方式,將 一個質體插入染色體上的beta-globin基因。 在同一時期,卡佩奇也在1982年獨立的觀察到哺乳類細胞中,被轉入的DNA能夠與染色體 上的親源序列進行同源重組。隨後在1986年,卡佩奇更證實了藉由特殊篩選機制,同源 重組的發生頻率應足以直接應用在哺乳類的基因操作上。 因此在1986年前,Smithies與卡佩奇所發展的技術已經能夠應用在哺乳類細胞層級,但 卻還不足以能夠製造出基因改造的動物。若要順利製作出基因改造的實驗動物,仍有待 另一項關鍵的突破:胚胎幹細胞。 早在1981年,另一位科學家埃文斯即成功的從小鼠胚胎中分離出小鼠胚胎幹細胞。1984年 ,埃文斯與其團對更在Nature中發表,證明經過分離及培養的胚胎幹細胞能夠藉由注射方 式送回小鼠囊胚,並且移回代理孕母,緊接著在1986年,埃文斯試著將病毒基因轉入胚胎 幹細胞中進行基因修飾,結果也顯示病毒的DNA確實送入的胚胎幹細胞,嵌合後,出現在 小鼠的生殖細胞。 1985年,Smithies便與埃文斯電話聯絡,並且討論合作的可能。埃文斯隨即停止他的實驗 ,帶著胚胎幹細胞樣本立即飛往美國。埃文斯剛回到英國不久,卡佩奇也立刻去英國拜訪 了埃文斯,並且向他請教了胚胎幹細胞的相關技術。兩年後,1987年Smithies首度利用培 養的胚胎幹細胞,以同源重組的原理,成功的修正了HRPT突變基因 (一個造成萊施-耐恩 二氏症候群的關鍵性遺傳性突變基因)。同年,卡佩奇也在胚胎幹細胞中,利用了 neomycin抗生素耐受基因終止了正常的HRPT基因的功能。置入抗生素耐受基因的策略, 使得基因重組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正負篩選動作,而這樣的設計則納入了現今大部分的 基因剔除固定流程中。 1987年Smithies及卡佩奇兩個團隊,各自將他們在胚胎幹細胞所進行的基因操作技術, 發表在兩篇重要的文獻之後,1989年HRPT基因修正小鼠及其他基因剔除小鼠分別誕生 於Smithies及其他實驗室。這些基因改造小鼠及剔除小鼠的誕生,開啟了基因遺傳研究 的新紀元。 在生物醫學研究的重要性 在基因標定技術發展以前,我們只能透過人類或動物體上自然出現的基因突變,瞭解某 個特定基因的功能角色,使得科學家們的研究處於被動。並且由於只能利用遺傳的關聯 分析,及統計學的關係計算,部分的特定基因也只能曖昧的牽扯進某種疾病。儘管過去 也可以利用添加方式調整基因產量來瞭解基因功能 (按:over-expression),但卻無法 解決基因與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憑藉剔除特定基因進而瞭解基因功能,便可以區分基因 與疾病的因果關係或相互作用。Smithies、卡佩奇與埃文斯的重大發展,徹底改變當代 的生物醫學研究,也因為他們建立了小鼠的基因改造模式,後續其他研究群更產生了相 當多的基因改造小鼠,使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捨棄大鼠,轉而利用小鼠作為研究模式。 這項技術的運用在生物醫學領域也飛快成長。對於解決人類疾病的問題,新的治療機制將 被建立在基因標定小鼠模式的基礎上。 進觀諾貝爾獎得主:Oliver Smithies 從蛋白質化學到蛋白質遺傳學的轉變 1925年,Smithies出生於英國,並且從小就想當個發明家。1950年他在加拿大的多倫多 大學接下了第一份工作,並且開始他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發明。他最早的計畫是關於胰島 素的研究,他相信胰島素是一個前驅物質,為了驗證他的想法,他必須找出可以將胰島素 跟胰島素前驅物質區分的方法。最後,他利用煮過的馬鈴薯澱粉形成的膠體,放入胰島素 於膠體中,經由電流使其達到分離的效果,因此發展出高解析度膠體電泳的技術。這個點 子在1955年公布,並且成為日後最常被引用的生物科學文獻。高解析度膠體電泳技術的 開發,也使Smithies獲得了著名的Gairdner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獎項。 憑藉好用的研究工具,他開始觀察是否蛋白質會受到遺傳因子的影響而出現變異。在膠體 電泳中,他發現血液裡肝球蛋白 (hepatoglobin)出現的對偶基因變異性是因為染色體重組 互換所造成的結果。他利用自己製作的簡易PCR機器 (按:當時PCR機器尚未發明)選殖 出第二的人類基因--胎兒球蛋白基因。他提出證據指出,胎兒球蛋白的對偶基因變異,是 由於同源重組現象所造成。這現象使他從一個蛋白質化學家變成了蛋白質遺傳學家,也 使他開始致力於同源重組的研究。 對科學的熱忱 至今已82高齡的他,仍然每天親自做實驗。他依然使用著過去他發明的乾式膠體電泳,並 且還使用他開發製作的溫度循環水槽進行聚合酶鏈鎖反應,那是在聚合酶鏈鎖反應自動 機器還未被發展出來前就已經架好,歷經20年的古董。他只是熱愛在工作當中,並且 渴望瞭解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並不是成就感,」他解釋:「好奇心是讓我想要這樣的 工作態度,嘗試去解決問題,並且獲得解答。」他接著說:「當你置身在研究工作當中, 每一天都有件事物能讓你享樂其中,那麼科學研究一點也不會無聊,因為每天都有新的 發現在等你。」 Smithies分享著他最愛的三樣興趣:做科學、和太太Nobuyo一起吃午餐及開著他的小飛機 在天空遨翔。不過大家都不太敢領教他的飛航功力,包括他的太太也是。Smithies說:「 當你飛翔在雲層中,卻只能完全依靠簡單的儀表找出你現在所在的位置,那種感覺就好像 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暗房裡,透過顯影劑等待著實驗結果在底片出現一樣。」(按:我都 是狂流汗,好結果興奮得一身汗,壞結果也是一身冷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7.225.147
文章代碼(AID): #17LvaEVr (Medicine)
文章代碼(AID): #17LvaEVr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