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分享] 製造業 vs 軟體產業
共 8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2(2推 0噓 1→)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jaylds (阿咚的主人)時間17年前 (2008/02/06 00:57),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趨勢大多數的研發人員還是在台灣,台灣應該至少有四百個工程師,美國. 這幾年縮編大概剩下部到一百吧?大陸這幾年的擴編應該也有三百了,這. 三個地方是趨勢研發人員的所在地。忘了還有日本...不過人應該比美國少.... 至於菲律賓?菲律賓最主要是 Call Center 跟 Pattern 的基地,應該也
(還有107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rthv (閑談莫論國事)時間17年前 (2008/01/29 23:2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台灣過往就是用政府政策+廉價勞工來做這件事,一邊流淚擴產能,. 一邊回頭對新進者 "你也想做LCD (DRAM)?, 這可是不歸路喔 (邪笑)". 流血一陣子之後會有獲利出現,辛苦錢啊..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190.199.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rthv (閑談莫論國事)時間17年前 (2008/01/28 23:5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這種是無軟體的asic或RF IC才能這樣幹. 舉例來說, 以前台灣某ic公司的dvd晶片在大陸很火紅,讀片率超高,. 你把它decap之後只會發現一大堆複雜的線路,然後你沒有軟體.... 好吧,就算你copy到軟體,那個線路實在複雜到你抄不下來 (超過數百萬. gates). decap就沒用啦.
(還有9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brandont (布蘭登)時間17年前 (2008/01/27 03:31),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這點在下是這麼認為. 硬體產品的成功,在 spec 開好時就決定了. 你只要能交付品質穩定,功能規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客戶要賣到哪都沒問題. 因為在台灣 OEM, ODM 的模式之下,是不會直接 deal 每個地區的客戶的. 而軟體產品的發展在於,你要開發好的軟體. 需要投資在行銷、需求確認 (
(還有311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brandont (布蘭登)時間17年前 (2008/01/27 03:2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在下上一篇文章約略分析了一下台灣軟體產業發展的侷限. 這一篇來說說在下對於發展方向發表一點淺見 (感覺好像該 PO 在 Soft_Job 版..). 話先說在前面的是,在下的文章只是一點想法,很多地方受限於個人的經驗. 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在下發文也是希望拋磚引玉. 能聽聽更多版大的想法. 其實台灣
(還有1193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