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製造業 vs 軟體產業

看板P_Management (專案/產品管理)作者 (布蘭登)時間17年前 (2008/01/27 03: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 其實這些說的都對。 : 但是我在想,為什麼台灣的電子製造可以做全球的生意,但是軟體卻不行呢? : 大環境的糟,基本上來說,差異不大, : 但是為什麼代工製造還可以活,還可以衝出經濟規模, : 甚至有一些品牌公司,大的有雙A, : 一些中小規模的,像是神達、友訊、智邦、合勤、 : 還有一些叫得出名號的主機板公司等等等...活的還算不錯。 : 還算是有一些有global presence的品牌公司。 : 但是軟體的成就卻是這麼有限? 這點在下是這麼認為 硬體產品的成功,在 spec 開好時就決定了 你只要能交付品質穩定,功能規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客戶要賣到哪都沒問題 因為在台灣 OEM, ODM 的模式之下,是不會直接 deal 每個地區的客戶的 而軟體產品的發展在於,你要開發好的軟體 需要投資在行銷、需求確認 (產品相關)、銷售與支援 這些有太多 effort 是台灣的廠商不熟悉的領域 加上台灣當地的市場規模太小 這又讓軟體淪入砍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沒有足夠的奶水可以跟國外廠商競爭 軟體在我的眼中,是很 value added 的產品 你很難就拿一國外大廠的產品改成 Me too Source code 沒辦法取得是一點 Me too 在行銷上沒有利基,價格不會是客戶強調的點 走入砍價模式除非後端的開發控管相當精實,否則根本沒辦法獲利 軟體跟硬體不同,不是以量制價的產業啊 自有品牌的軟體公司是一種方向 代工做軟體服務又是另一種模式 前者台灣的公司除了少數,並不擅長經營品牌跟直接面對各國家地區的消費者 後者台灣的規模不夠 接觸的 business process 比較單純 開發人員跨國的溝通能力不足 加上對流程要求的紮實程度不一定可以負擔 所以走不出非亞洲地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0.174.172.225
文章代碼(AID): #17cugPaP (P_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7cugPaP (P_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