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IEEE發佈2016年全球專利實力評分

看板Patent (專利)作者 (ss1673)時間8年前 (2017/01/04 08: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源:http://bit.ly/2hNDY0v 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協會(IEEE)所發行之科技雜誌IEEE Spectrum,每年度以美國專利商 標局(USPTO)所獲准發明專利數量,來自世界各國主要企業公司及大學院校等研究單位之 專利實力進行評分,並就受測者計分結果及所屬技術類別來進行分類排名。受測者分數主 要以評分棒(Pipeline Power)來顯示,分數計算方式為針對受測者該年度所持有之專利 組合進行整體衡量,包括該年度核准專利數量、專利數增長情形及專利品質(專利發明之 原創性、影響力及所涉及技術領域,或稱廣泛性等)。進而,反映受測者之技術研發及創 新實力,然而該評分係以美國專利做為統計基礎,故較有利於美國在地企業公司及研發機 構,或可視為各國企業在美國專利實力之評估。 一、評分方式 以2015年USPTO專利獲證進行年度專利評分,具體計算公式為: 計分棒分數 = 受測者2015年美國專利獲准數量*成長加成指數(Pipeline Growth Index)*調整後影響力 加成指數(Adjusted Pipeline Impact)*原創性加成指數(Pipeline Originality)* 廣泛性加成指數(Pipeline Generality) 「成長加成指數」(Pipeline Growth Index): 顯示受測者之專利活動是處於成長還是下降狀態,為受測者2015年美國專利獲准數量與前5 年期間(2010 - 2015)授權專利平均值之比,倘若結果大於1,則反映其專利活動在2015 年呈現成長;小於1,則反映2015年之專利活動不若以往。同時,為避免剛成立之新創公司 企業等獲得過高之成長指數分數(因過去獲准專利數量甚少)而影響評鑑準確性,成長加 成指數之上限值為2。 「調整後影響力加成指數」(Adjusted Pipeline Impact): 反映受測者所持有專利組合對於後續技術研發之影響。 「原始影響力加成指數」(Pipeline Impact)之計算方式,為受測者過去5年間所獲准專利於 2015年之被引用次數,與同時間及相同技術領域之所有專利之平均被引用次數之比例結果 ,若大於1則意味著該受測者之專利受引用次數頻繁,並較具影響力。然而為避免有心人士 透過自我引用(Self-citation)方式來蓄意操控該數值,原始影響力指數的自引率若超過 30%,則超過30%之部分將予以扣除。例如,原始影響力指數之自引率若達到45%,則該數值 將扣除15%,扣除後之結果,即為調整後影響力指數。例如,原始影響力指數若為1.2且自 引率達45%,則扣除0.18(15%)後可得出調整後影響力指數為1.02。 「原創性加成指數」(Pipeline Originality): 顯示受測者所持有專利之原創性。 專利所引用之技術領域較為廣泛者,所得分數較高,亦顯示其原創性可能較高, 計算方式同樣為受測者過去5年所獲得專利,與相同時間及技術領域所有專利平均引用領域 數量之比例值,亦配合時間以及USPTO所定義之技術分類等限制因素而存在一上限值。比例 分數超過1,則代表較具有原創性。 「廣泛性加成指數」(Pipeline Generality): 顯示受測者所持有專利,後續受到不同技術領域引用之情況,受較多技術領域引用者, 意味著其專利所涉範圍較廣,較具廣泛性,計算方式雷同前者,受測者過去5年專利於2015 年間曾受多少技術領域引用,並與同時期同領域所有專利平均受引用數相比較,亦配合時 間及USPTO所定義之技術分類等限制因素而有一上限值。比例分數超過1,則代表專利較具 廣泛性。 二、各技術領域之專利實力排名 IEEE Spectrum專利實力評鑑共分為17個分類,並據此將受測之各國公司企業、科研教育組 織等進行分組排名。結果如下: 1. 航太國防(以波音、洛馬、洛克威爾、空中巴士等美歐航太公司居領先地位) 2. 汽車組件(以豐田、福特等美日汽車大廠領先) 3. 生技製藥(嬌生、Abbot、Gilead、拜耳等美德藥廠居領先地位) 4. 化學(美日德企業居領先地位 5. 通訊/網路設備(高通、思科、易利信、諾基亞等通訊大廠居領先、中國大陸華為名列 其中) 6. 通訊/網路服務(美國Google及Facebook居領先地位) 7. 電腦週邊設備和記憶體(美日企業居領先地位、台灣元太科技名列其中) 8. 電腦軟體(美國微軟等居領先) 9. 電腦系統(美國IBM、惠普等居領先,台灣仁寶電腦、華碩名列其中) 10. 企業集團(美國通用電器、日本東芝等居領先) 11. 消費電子產品(美國蘋果、日本佳能、索尼及南韓LG居領先、中國大陸TCL、台灣鴻海 名列其中) 12. 政府機構(法國原子能署、澳洲CSIRO、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居領先) 13. 醫療儀器/設備(美國Medtronic等大廠居領先地位) 14. 科學儀器(美歐日等國企業居領先) 15. 半導體設備製造(美日企業為主,台灣日月光半導體、華邦電子擠進前20) 16. 半導體製造(台灣台積電蟬聯冠軍)16. 半導體製造(台灣台積電蟬聯冠軍) 17. 大學/教育/培訓(以麻省理工學院等美國大學院校為主,中國清華大學名列其中) 整體來看,台灣公司企業於電腦周邊設備、電腦系統、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設備及製造 此些領域之智財(美國智財)實力表現較為強勁,其他領域則較顯不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tent/M.1483490587.A.EB1.html
文章代碼(AID): #1OR4KRwn (Patent)
文章代碼(AID): #1OR4KRw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