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交大校長:台灣每天都在做小確幸 而且過頭

看板PhD (博士班)作者 (明仔)時間7年前 (2018/01/20 14:14), 7年前編輯推噓2(5319)
留言27則, 8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真的搞不懂甚麼叫做"愛因斯坦"、”驚天動地的格局"、"諾貝爾獎"。 過去五年五百億追求這些所謂的頂尖、卓越, 結果換來的一堆造假的研究。 證明了台灣的狀況就是眼高手低、打高砲、白日夢。 沒有穩定的根基,就只會幻想要超英趕美、世界一流。 成天抱怨大學太多、政府給高教資源太少, 其實錢給再多也沒用,根本的問題在於不切實際的制度跟沒有人才。 現實一點,只要是可以在其他國家發展的人才, 或者是可以在業界拿到每個月10萬以上的收入的人, 根本很難回到台灣的大學教書。 換句話說,在大學裡面幾乎都是進不了業界的人,也不瞭解現場的需求。 結果就是產學落差,大學的研究跟業界脫節, 教授們沒有實務經驗,無法做出引領產業的研究, 教出來的學生也沒有辦法符合業界的需要。 其實每個教授都知道這個問題,嘴巴上擔憂國際排名下滑, 實際上,反正當初寫幾篇論文過了評鑑, 升上教授以後整天就躺在那邊等退休就好了(?) 有誰願意出來改革? 落實彈性薪資,提出具有競爭性的待遇來爭取人才, 然後看著晚輩領比自己更多的薪水? 更別說國外有些地方打算把tenure通通取消掉,建立起嚴格的淘汰機制。 我真的很希望台灣的大學可以早點擺脫用香蕉請猴子的模式, 拿出糖果與鞭子。 雖然,很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5.143.35.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516428861.A.156.html

01/20 14:43, 7年前 , 1F
也是有可以進聯發科 台雞雞 鴻海的選澤教書 有些人也許圖的
01/20 14:43, 1F

01/20 14:43, 7年前 , 2F
是穩定又夠用的生活就好 蛤哈哈哈哈哈 像我就是不喜歡早起
01/20 14:43, 2F

01/20 14:43, 7年前 , 3F
哈哈哈哈哈
01/20 14:43, 3F

01/20 18:07, 7年前 , 4F
500E 彈性薪資 玉山學者 反正最後錢一定都是被老人分掉
01/20 18:07, 4F

01/20 18:08, 7年前 , 5F
或是被老人底下聽話的跟班分掉...有小確性已經很不錯了啦
01/20 18:08, 5F

01/20 18:11, 7年前 , 6F
少年愛因斯坦這種愛挑戰權威不愛結黨營私的菜鳥學者
01/20 18:11, 6F

01/20 18:11, 7年前 , 7F
在台灣學術界一定是死得很難看的
01/20 18:11, 7F

01/20 21:01, 7年前 , 8F
用香蕉至少請得到猴 拿出糖果那就只剩螞蟻了 至於鞭.
01/20 21:01, 8F

01/21 11:36, 7年前 , 9F
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形成一種觀念 "大學是企業的職業訓練所똢
01/21 11:36, 9F

01/21 11:37, 7年前 , 10F
強烈懷疑政客和不良企業勾結 透過媒體洗腦人民這種觀念
01/21 11:37, 10F

01/21 11:39, 7年前 , 11F
連高知識分子 甚至教授都有這種觀念 這國家的高教還有救
01/21 11:39, 11F

01/21 11:43, 7年前 , 12F
這樣下去 台灣高教會漸漸被企業把持 教育只跟利益掛勾
01/21 11:43, 12F

01/21 11:45, 7年前 , 13F
這篇文就是典型的洗腦文 雖可能非作者本意 但效果是一樣的
01/21 11:45, 13F

01/21 11:49, 7年前 , 14F
大學與企業有適度交流當然是好事 但絕非唯一價值
01/21 11:49, 14F

01/21 11:51, 7年前 , 15F
台灣的企業很多都是慣老闆 不願投資研發 員工訓練 低薪
01/21 11:51, 15F

01/21 11:53, 7年前 , 16F
反倒把責任推給大學沒交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 荒謬到極點
01/21 11:53, 16F
我尊重而且認同您部分的意見。 台灣高教早被財團把持,看看校園裡面新蓋大樓的名稱就是。 但我講的是"產業"而不是"企業",產業絕對不等於企業。 產學落差的結果就是研究沒有影響力。 大學教職的制度如果沒有"適度地"開放自由市場競爭, 而是繼續照目前的共產主義走下去,絕對沒救。 但我並不覺得這些教授會願意改革, 嘴巴上講頂尖,實際上早就已經失去競爭力。 台灣要講培育愛因斯坦、諾貝爾獎人才,我聽起來就覺得很羞愧。 先去大學教室聽聽看, 那些教授的基礎學科教得怎麼樣? --爛爆了。

01/21 11:54, 7年前 , 17F
我倒覺得台灣大學真正產學合作的課程也很少, 叫學生
01/21 11:54, 17F

01/21 11:54, 7年前 , 18F
去企業界實習多半作打工性質的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
01/21 11:54, 18F

01/21 17:22, 7年前 , 19F
個人認為彈性薪資只會產出更多沒意義的績效與成果 根本上
01/21 17:22, 19F

01/21 17:22, 7年前 , 20F
應該先改善教師評鑑制度以及計畫審查制度 審查計劃的委
01/21 17:22, 20F

01/21 17:22, 7年前 , 21F
員每個司就是那些人 永遠沒有進步
01/21 17:22, 21F
※ 編輯: Micheal (75.143.58.115), 01/23/2018 08:33:04

01/23 13:46, 7年前 , 22F
大學有很多種型態 你高興也可以辦個廚師大學 但你在這提的
01/23 13:46, 22F

01/23 13:48, 7年前 , 23F
是台灣的研究型大學 這類的大學不是產業界(含企業)的職業
01/23 13:48, 23F

01/23 13:50, 7年前 , 24F
訓練所 你對大學教學 對教師評鑑有不滿 跟談研究型大學對
01/23 13:50, 24F

01/23 13:53, 7年前 , 25F
產業界需不需要負有職業訓練的責任是兩回事 你邏輯先搞清
01/23 13:53, 25F

02/08 11:21, 7年前 , 26F
產學落差未必是要解決的問題,落差永遠都會在
02/08 11:21, 26F

02/11 09:00, 7年前 , 27F
唉,我無言了。
02/11 09:00, 27F
文章代碼(AID): #1QOjuz5M (PhD)
文章代碼(AID): #1QOjuz5M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