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博士生不是學生或論文機器 陳良基:不改觀念招不到人

看板PhD (博士班)作者 (Doc)時間7年前 (2018/10/01 17:11), 7年前編輯推噓14(14041)
留言55則, 15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聯合報 https://goo.gl/bf2C3y 博士生不是學生或論文機器 陳良基:不改觀念招不到人 科技部長陳良基今天說,技術類工程、理科博士生總數10年來降低33%,若光看高科技等 領域博士生總數,10年內更降低45%,代表很多領域招收不到博士生,未來研擬跨部會協 商博士生培育計畫,也期待各界幫忙規畫人才流,否則無法解決問題。 科技部今天召開科學發展策略諮議會議,以「科研人才培育策略」與「各科學領域發展重 點及推動策略」為兩大主題,邀請諮議委員及各領域專家學者上百人,提供科技部後續規 畫及我國科學政策意見。 陳良基說,今天想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科研人才流問題,邀請學界共同規畫博士職涯發 展,讓他們覺得科學發展是人生志業,第二是回到科研環境面,行政院已同意明年度匡列 基礎研究獨立經費,但希望爭取後年將基礎研究計畫提到行政院跟立法院,才可保證制度 化。 陳良基說,高科技領域博士生總數10年來降低45%,期待各界幫忙規畫人才流,否則無法 解決問題。政府要提供環境資源,例如獨立給予博士生培育方案,歐洲會把博士生當成人 生職涯開端,博士生有薪水,但國內習慣把博士生當成學生,觀念改變需要透過學界有共 識,政府才能引導希望把這塊討論清楚。 陳良基說,每年學界跟業界都需要大量人才,如果有具體想法,希望找教育部研商規畫博 士生培育計畫,至於經費匡列是由科技部負擔或教育部一起分擔,還需要跨部會協商。 媒體詢外國人才延攬是否能補足國內缺口,陳良基說,我國花費力氣招攬國外人才,也不 過幾百人而已,而學界導師群一年就需要千位以上,可見人才仍須靠自己培養,更別說業 界需要博士生研究生技。因此,人才招攬不是單單一個方案即可解決,最終要回到人才流 。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說,10年前就有「博士賣雞排」的討論,現仍未歇,政府也可盤點 各部門人才需求,以利長期規畫。學界也要反躬自省是否盡到基礎教育責任,別讓博士生 變論文機器,抱怨收不到博士生,又抱怨博士生不出國。 ------------------------------------------------------------------------------ 我還在台大某單位時就聽說博班入學考兩科0分也能入學的,就收不到學生不然是要怎樣? 題外話 當時剛通過論文口試的優秀碩班學長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因為指導教授這麼廢,我才能自 己習得一身本事,謝謝他啦~ 我現在想來,如果不是他這麼廢、還竄改作者排序、反過來罵我沒學術倫理,現在也不會 有患者稱我一聲醫師,我也謝謝他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97.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538385091.A.346.html ※ 編輯: DuDu (123.110.97.227), 10/01/2018 17:12:03

10/01 17:37, 7年前 , 1F
請一群既得利益者來規劃博士生的職涯...
10/01 17:37, 1F

10/01 17:38, 7年前 , 2F
請鬼拿藥單嗎XD
10/01 17:38, 2F

10/01 19:24, 7年前 , 3F
要給國內博士有表現機會,不然說再多,對於土博來說...
10/01 19:24, 3F

10/01 19:24, 7年前 , 4F
幹...話...王
10/01 19:24, 4F

10/01 20:42, 7年前 , 5F
每天都有新問題, 新想法, 就是缺方法, 沒做法...
10/01 20:42, 5F

10/01 20:51, 7年前 , 6F
因為他們是找問題的專家而不是解決問題專家啊
10/01 20:51, 6F

10/01 22:07, 7年前 , 7F
屬下8月底嗆博後不是工作,一個月後開會檢討博士生源
10/01 22:07, 7F

10/01 22:07, 7年前 , 8F
要大家改觀念,才能招到學生
10/01 22:07, 8F

10/01 22:20, 7年前 , 9F
樓上,博士後是做功德。
10/01 22:20, 9F

10/01 22:21, 7年前 , 10F
學界導師群一年就需要千位以上 <- 這是在說啥?
10/01 22:21, 10F

10/02 09:02, 7年前 , 11F
這問題很久了~缺博士生(奴)~不缺博士
10/02 09:02, 11F

10/02 09:03, 7年前 , 12F
老屁股可以一直佔著缺~新教授上不去~哪會有缺
10/02 09:03, 12F

10/02 16:02, 7年前 , 13F
特殊領域很缺,其他系所跨不進來
10/02 16:02, 13F

10/02 22:09, 7年前 , 14F
騙人不懂業界不需要人才好嘛? R&D只要實作誰在研究
10/02 22:09, 14F

10/03 11:54, 7年前 , 15F
還聽過某頂大連一些大學基礎不懂的也能入學了 真的惡性循環
10/03 11:54, 15F

10/03 14:56, 7年前 , 16F
我實在搞不懂既得利益者 然後再規劃的意義在哪
10/03 14:56, 16F

10/04 10:44, 7年前 , 17F
講完幹話,繼續聘洋博
10/04 10:44, 17F

10/07 13:07, 7年前 , 18F
給自己培養的博士任教機會啊 念出來保證有穩定工作
10/07 13:07, 18F

10/07 13:07, 7年前 , 19F
不夠吸引人?一直用洋博 誰想念啊
10/07 13:07, 19F

10/08 18:50, 7年前 , 20F
出國唸吧...全台灣只有兩間可以唸...台大/清華
10/08 18:50, 20F

10/08 23:10, 7年前 , 21F
就算唸台大 唸的時間跟國外比長得要命 一點cp都沒有
10/08 23:10, 21F

10/09 02:03, 7年前 , 22F
改變很難,因為制度正是你們訂出來的
10/09 02:03, 22F

10/10 11:46, 7年前 , 23F
不要再有洋博比較優秀的迷思了 誰不知道有錢就可以出
10/10 11:46, 23F

10/10 11:46, 7年前 , 24F
國唸?
10/10 11:46, 24F

10/10 17:01, 7年前 , 25F
有錢就可以出國念和有錢就可以出國買到博士學位是兩碼事
10/10 17:01, 25F

10/10 18:15, 7年前 , 26F
抱歉 可能表達的不太正確 但我想表達的是 國內有多少
10/10 18:15, 26F

10/10 18:15, 7年前 , 27F
博士生是因為經濟因素而不能去美國拿博士的呢?這些優
10/10 18:15, 27F

10/10 18:16, 7年前 , 28F
秀的人才依然優秀 但政府就是不看重 台灣前端大學的
10/10 18:16, 28F

10/10 18:16, 7年前 , 29F
博士畢業門檻不輸美國啊 尤其是工程類的 還不是要兩三
10/10 18:16, 29F

10/10 18:16, 7年前 , 30F
篇以上的class A SCI 才放人?
10/10 18:16, 30F

10/10 22:33, 7年前 , 31F
事實就是台灣學術環境差,優秀的人出國唸職涯更順利
10/10 22:33, 31F

10/10 22:34, 7年前 , 32F
同樣都是頂級期刊,但是每篇論文質量就是有差
10/10 22:34, 32F

10/11 01:18, 7年前 , 33F
總算有人如樓上點出這個要點。同一本期刊的各篇文章素質
10/11 01:18, 33F

10/11 01:19, 7年前 , 34F
並不均一。
10/11 01:19, 34F

10/11 01:20, 7年前 , 35F
另外科學研究講究首創,有的論文是某個新領域的開創文章
10/11 01:20, 35F

10/11 01:20, 7年前 , 36F
之一,有了這文章啟發,後面能綿綿不絕生出一海票創新
10/11 01:20, 36F

10/11 01:21, 7年前 , 37F
論文。相對的,有些論文固然有新意也發在同級的論文,
10/11 01:21, 37F

10/11 01:22, 7年前 , 38F
但是屬於跟隨之作。這兩種論文在點數制度是一樣貢獻。
10/11 01:22, 38F

10/11 10:20, 7年前 , 39F
這種時候就要比cite數量了
10/11 10:20, 39F

10/11 19:10, 7年前 , 40F
笑笑,引用量要時間積累的,教授爬天梯的時間能搭上嗎?
10/11 19:10, 40F

10/11 19:10, 7年前 , 41F
就好像之前國家拚專利的時候,一些有的沒有的研究計劃也
10/11 19:10, 41F

10/11 19:10, 7年前 , 42F
要把研究產出取得專利數當作關鍵績效指標,然後一堆政府
10/11 19:10, 42F

10/11 19:11, 7年前 , 43F
官員和教授們才驚覺,原來專利申請可以很____的耗時。
10/11 19:11, 43F

10/11 19:12, 7年前 , 44F
然後有些天才就容許把計畫產出"申請"專利數也當績效。
10/11 19:12, 44F

10/11 19:12, 7年前 , 45F
這個績效有啥問題,有一般常識的人都該知道。
10/11 19:12, 45F

10/11 19:13, 7年前 , 46F
但反正官僚系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下交相賊給出點東西
10/11 19:13, 46F

10/11 19:14, 7年前 , 47F
看起來有產出尤其是量化產出就可以交差了。反正我國的
10/11 19:14, 47F

10/11 19:14, 7年前 , 48F
草包國家主人也沒在關心跟了解這方面。
10/11 19:14, 48F

10/11 19:15, 7年前 , 49F
另外,以論文引用數當作文章對學界的貢獻,這點也有本質
10/11 19:15, 49F

10/11 19:16, 7年前 , 50F
上的問題。最簡單的例如,你要批評一篇草包或作假論文,
10/11 19:16, 50F

10/11 19:16, 7年前 , 51F
你也是要引用這篇文章的。
10/11 19:16, 51F

10/11 22:20, 7年前 , 52F
結果還是只能比點數 ㄎㄎ
10/11 22:20, 52F

10/11 22:34, 7年前 , 53F
聽s大的敘述 我對台灣的學術要失去信心了
10/11 22:34, 53F

10/19 03:57, 7年前 , 54F
科技部也是看論文數給錢的單位
10/19 03:57, 54F

11/30 18:37, 7年前 , 55F
美國stipend+tuition waiver經濟那有問題啊
11/30 18:37, 55F
文章代碼(AID): #1RiUJ3D6 (PhD)
文章代碼(AID): #1RiUJ3D6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