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棄微軟千萬年薪回台 陳縕儂:研究自由無價
棄微軟千萬年薪回台 陳縕儂:研究自由無價
2018-10-03 15:49經濟日報 遠見雜誌
今年30歲的台灣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陳縕儂,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科學院語言科
技所取得博士後,先進入了微軟研究院深度學習科技中心,然而一確認得到台大的offer
,她立刻放棄可能的千萬年薪回台灣。
今年她獲得科技部愛因斯坦計畫,可得到一年超過460萬補助,為期5年。她如何看待台灣
的研究環境?
拿到博士後,我先到微軟研究院從事短期專案的博士後研究,年薪約15~16萬美元(約台
幣460~490萬);如果我留在美國微軟,還可以轉任全職研究員,那薪水基本30萬美元起
跳,將近台幣千萬。
聽起來非常誘人,但台大一確定給我offer,我立刻就決定回台灣,最後只在微軟待了七
個月。
不是我不愛錢,但對一個喜歡做研究的人來說,「研究自由」是比薪水更吸引人的一件事
,這個自由,只有當教職可以達成。
大學時第一次接觸研究後,我深深覺得做研究真是超級有趣,那是一個從無到有、發現新
世界的過程。這也是在業界與到學界,最大的不同。
在企業工作通常是主管針對目前困擾或未來發展,給你一個題目,要你找出解法。很多時
候,看完題目大概就已經知道怎麼做了,工作內容就是想辦法把這件事完成。那是偏向「
執行面」。
研究者最大夢想:做自己想做的題目
但到大學當教職、主持自己的實驗室,完全不一樣。不會有人給你準備好的題目,你必須
尋找還沒有被解答的問題,思考可能解法,或許會成功、也可能完全不對。這時,光怎麼
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就非常挑戰。「創意面」,是做研究最吸引我的地方。
有人會說,企業有許多職缺是讓人做研究,也給研究人員很高自由度。我必須承認,微軟
當初對我非常好。但那個自由度,還是在企業巨大的傘下。企業會聘請你,一定是看上你
的研究專業符合需求。我是做語音系統(chatbot),白話來說就是「聊天機器人」,這
在AI當紅的現在正熱門,微軟才會高薪聘請我。
如果有一天這個領域突然不紅了、或微軟決定不做這塊了,甚至是我突然想改變研究領域
,微軟還會願意提供這樣的職缺和空間給我嗎?
我當初念碩博士時,語音系統根本是冷門,那時候語音辨識成功率還很低、也沒有各種語
音助理相關應用。但我就是有興趣,就算冷門,還是想做。沒想到等到我拿到博士後,這
個領域變超紅,大家都搶著做。
這件事給我很深的感觸。學界可以單純學術,我可以專心做我有興趣的主題,只要做得夠
好,還是能夠申請到經費,不必擔心有天潮流改變,被迫中斷想做的內容。
美國經費多但競爭激烈 回台發展更好
也有人問我,如果想在大學當教職,為什麼不留在美國?美國大學的研究經費比台灣更高
、薪水也更好。
但在美國,教育其實非常「資本主義」!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成功個案,實際上由於競爭激
烈,經費申請困難度頗高,沒被看到的慘澹案例更多。
在美國,老師雇用博士生,是要替學生出學費和生活費的,而美國博士學費非常貴,換句
話說,老師得要申請到高額經費,才養得起學生。
在台灣、尤其台大,經費比較容易拿到,一來台大畢竟是台灣高教龍頭,資源比較多;二
來在台灣,老師並不用幫學生付學費,給研究生的費用相比美國也低很多;三是台大前1
∕3程度的優秀學生,實力完全不輸美國一線大學學生。
而老師能收到多少與多好的學生,對於研究事關重大。
由於學生有各自想做的題目,假設我的實驗室有六位學生,就有六個不同研究主題。而資
訊科技的突破性發展,往往是跨域碰撞的結果,比起一個人做研究,能看到與達成的,絕
對更多也更快。
這很關鍵。在美國,如果老師不能申請到高額經費,就聘不起好學生,或只能請得起一、
兩位學生,甚至得退到二線大學,也就不能自由地做想做的研究,這樣一來,不就失去做
教職的最大意義?
所以為什麼回台灣?對於以做研究為志願的人來說,我更想說,為什麼不?高薪很棒,但
能夠自由做想做的研究,無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4013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93.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538575957.A.CDE.html
→
10/03 23:27,
7年前
, 1F
10/03 23:27, 1F
推
10/04 02:30,
7年前
, 2F
10/04 02:30, 2F
推
10/04 08:25,
7年前
, 3F
10/04 08:25, 3F
推
10/04 17:43,
7年前
, 4F
10/04 17:43, 4F
推
10/05 05:43,
7年前
, 5F
10/05 05:43, 5F
推
10/05 07:23,
7年前
, 6F
10/05 07:23, 6F
推
10/05 17:51,
7年前
, 7F
10/05 17:51, 7F
推
10/05 21:08,
7年前
, 8F
10/05 21:08, 8F
→
10/05 21:09,
7年前
, 9F
10/05 21:09, 9F
推
10/06 15:29,
7年前
, 10F
10/06 15:29, 10F
推
10/06 16:35,
7年前
, 11F
10/06 16:35, 11F
推
10/07 10:35,
7年前
, 12F
10/07 10:35, 12F
→
10/07 17:43,
7年前
, 13F
10/07 17:43, 13F
推
10/08 00:40,
7年前
, 14F
10/08 00:40, 14F
→
10/08 00:40,
7年前
, 15F
10/08 00:40, 15F
推
10/09 02:07,
7年前
, 16F
10/09 02:07, 16F
→
10/09 02:07,
7年前
, 17F
10/09 02:07, 17F
→
10/09 02:08,
7年前
, 18F
10/09 02:08, 18F
推
10/09 16:04,
7年前
, 19F
10/09 16:04, 19F
推
10/09 22:12,
7年前
, 20F
10/09 22:12, 20F
→
10/09 22:13,
7年前
, 21F
10/09 22:13, 21F
推
10/11 00:04,
7年前
, 22F
10/11 00:04, 22F
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