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俄聯合大學明年將迎首批學生搭建合作平臺
中俄聯合大學明年將迎首批學生搭建合作平臺
http://big5.jschina.com.cn/gate/big5/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04/08/024273379.shtml
4月6日,中俄政界、教育界和企業界人士齊聚俄羅斯國家杜馬金色大廳,討論落實兩國在中國深圳開辦中俄聯合大學具體事宜,並簽署了在莫斯科大學成立中國留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協議。這是中俄教育合作的標誌性工程,也是中俄人文領域交流合作的里程碑項目。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開辦聯合大學有利於借鑒俄羅斯教育的先進經驗和理念,鞏固中俄青年間的人文交流成果,促進中俄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進一步完善。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大學
2014年5月20日,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共同見證下,中俄兩國在上海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關於北京理工大學與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舉辦“中俄大學”的諒解備忘錄》。備忘錄規定,雙方將支援兩校合作辦大學,並依據各自法律規定,為其提供政策指導。2014年7月16日,雙方在莫斯科大學舉辦了“俄中大學”項目組委會首次會議。4月6日舉行的此次組委會會議,已是雙方第三次集中討論項目落實情況。李輝大使表示,兩國開辦聯合大學正在有序進行,所取得的成就已超出預期,將於2016年迎來首批學生。
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夫尼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俄中將共同努力把聯合大學建成世界一流、獨具特色的綜合性大學,推動兩國青年和人文領域交流。莫斯科大學作為俄羅斯第一名校,培養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很多優勢學科如生物、物理、地質、新聞等都將出現在新成立的聯合大學中。而北京理工大學在機械、電子、通信、材料等工科專業具有雄厚的實力,軍工、國防、航太專業是廣為人知的優勢學科和名牌專業。
薩多夫尼奇指出,聯合大學成立頭五年的初步學生數量將為300—500人,隨後總數將增至5000人。聯合大學將按照莫斯科大學的教學標準和計劃設計課程,引進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優秀教師,並用俄語、中文和英語進行授課。學生將有機會在俄境內和俄中大型企業實習,畢業可取得聯合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的雙學位。
與前兩次會議不同,此次會議更多地立足於聯合大學的長遠發展。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謝爾蓋·納雷什金強調,俄中兩國間合作密切,考慮到俄中兩國都是很多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國家,他提議在聯合大學設立歐亞一體化試驗課程,以此培養兩國學生的地區合作意識,更好地服務於兩國未來的區域合作。
聯合大學的創辦也將服務於未來中俄雙邊經貿合作。聯合大學用俄語、中文和英語進行授課,可以直接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出席會議的俄工業企業家聯合會會長紹金錶示,俄企業界對兩國教育合作十分歡迎,希望通過聯合辦學為兩國培養雙語人才,從而推進雙邊經貿合作發展。
不斷擴大中俄兩國青少年交流規模
此次會議確立即將成立中國留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可以有效維護在俄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這是雙方合作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具有長久的指導意義。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畢業生盧森通告訴本報記者,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踏出國門來俄求學,但因不熟悉當地社會環境和法律,不可避免地出現糾紛和遭遇困惑,如租房糾紛、交通案件、暴力傷害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梅漢成告訴本報記者,即將正式啟動的中國留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將邀請俄羅斯律師協會法律專家以及莫斯科大學法律系教師為中國留學生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幫助調解學生遭遇的法律糾紛,並就俄羅斯最新頒布的各類與留學生相關的條例進行宣講。中心網站也將及時更新有關留學生權益的法律資訊,隨時通過網站受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人文交流是中俄兩國關係的重要內容。自2000年起,兩國建立了副總理級的人文交流機制,雙方教育合作力度不斷加大,包括鼓勵本國青年學習對方國家語言,開展人才聯合培養,支援搭建校際合作平臺,不斷擴大青少年交流規模等。目前,在中國學習的俄羅斯留學生總數約為1.5萬人,而在俄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總數約為2.5萬人。在此基礎上,兩國已商定到2020年使雙方留學人員總數達到10萬人。聯合大學的創辦朝著這一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3.206.162.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ussian/M.1428491235.A.9C6.html
→
04/08 20:22, , 1F
04/08 20:22, 1F
→
04/09 19:12, , 2F
04/09 19:12, 2F
→
04/09 19:12, , 3F
04/09 19:12, 3F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09/c1002-26821379.html
人民網莫斯科4月9日電 (記者 華迪 屈海齊)
4月6日,中國俄羅斯聯合大學項目籌備組委會第三次會議在俄國家杜馬金色大廳舉行。會議由俄聯邦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主持,駐俄大使李輝、莫斯科大學校長兼中俄聯合大學項目籌備組委會副主席薩多夫尼奇、俄律師協會主席斯捷帕申、莫斯科大學副校長兼中俄聯合大學項目籌備組委會秘書長沙赫賴出席并致辭。來自俄外交部、教育和科技部、文化部、司法部、醫學生物局、科學教育和文化委員會、國家杜馬教育委員會、科學院、莫斯科大學、庫爾恰托夫研究所、帝國東正教巴勒斯坦協會、工業企業家聯合會、儲蓄銀行、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公司、石油運輸
公司、鐵路有限公司、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及中俄主流媒體代表約70人出席。與會者圍繞創辦中俄聯合大學項目籌備工作近期取得的新成果,以及下階段雙方工作方向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
李大使指出,創辦中俄聯合大學項目是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亮點,具有開創性意義和示范性效應,意義重大,深遠影響。莫斯科大學在深圳設立分校,是該校在獨聯體國家之外設立的第一所分校,是中俄教育合作領域新的嘗試,充分體現了兩國務實合作的高水平。莫斯科大學與中國北京理工大學在深圳合作辦學,有利于加強兩國傳統友誼、促進中俄人文交流、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匯集優質教育資源、培養更多具有跨語言、跨學科、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高級人才,有利于雙方高等教育界相互學習與借鑒辦學理念與經驗、
不斷提高辦學質量與水平,也有利于辦學所在地深圳市和廣東省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李大使強調,創辦中俄聯合大學項目取得的成果超出預期,這得益于雙方高度重視和共同努力。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在巴西福塔萊薩會晤時明確指出,聯合辦學是中俄人文合作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進入2015年,中俄聯合辦學籌備工作切實向前推進,不斷取得新成果。年初,中國教育部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申報材料進行認真評議,同時提出了重要的相關建議。在納雷什金主席的親自推動下,俄方通過了《關于對“莫斯科大學和圣彼得堡大學法”第4條進行修正的聯邦法律》,許可莫斯科大學在境外自主辦學并頒發本校文憑,為雙方合作辦學順利開展
創造了有利條件。下一步,雙方將按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推動兩所高校履行申報評議程序,在達到相關標準后即成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國大使館將加大對聯合大學的關注與支持力度,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聯合大學啟動基礎建設,確保2016年秋季招生工作按計劃順利實施。
薩多夫尼奇校長、斯捷帕申主席、沙赫賴副校長及與會代表紛紛發言,積極評價創辦中俄聯合大學項目組委會近期工作取得的進展,特別回顧了《關于對“莫斯科大學和圣彼得堡大學法”第4條進行修正的聯邦法律》中與中俄聯合大學項目相關條款的修改和通過過程,強調中俄聯合大學項目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優質俄教育資源基礎上面向全世界培養年輕的高素質人才,認為該項目的實施有助于提高俄教育聲譽,推廣俄語和俄羅斯文化,加深兩國人文交流與合作。與會代表們還圍繞聯合大學教學標準和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以及《關于對“莫斯科大學和圣彼得堡大學法”第4條進
行修正的聯邦法律》通過后中俄教育合作新的前景和發展方向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會后,李大使、薩多夫尼奇校長和斯捷帕申主席分別代表中國駐俄使館、莫斯科大學和俄律師協會三方簽署了《中國留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協議》。作為落實該協議的第一步,將以莫斯科大學為基地成立“俄羅斯中國留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李大使就此在現場接受了中央電視臺采訪,他表示,協議的簽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將為中國留學生在俄留學與生活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時也是一項“基礎工程”,將為繼續深化中俄教育合作打下更堅實的法律基礎。
中俄聯合大學將分兩個階段設定俄語與文學、文化與藝術、信息技術與應用數學、電視與大眾傳媒、醫學與保健、宇航研究、機械制造等12個優先辦學方向。第一個五年里每年計劃招收300名至500名學生,并逐步增加至5000名總人數。計劃授予高等院校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并考慮同時頒發兩所大學(莫斯科大學和聯合大學)畢業證書。
※ 編輯: wladimir (183.206.163.81), 04/10/2015 19:22:23
推
04/11 15:56, , 4F
04/11 15:56, 4F
→
04/11 17:04, , 5F
04/11 17:04, 5F
→
04/11 17:06, , 6F
04/11 17:06, 6F
Russi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