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為異鄉人發聲的報紙-四方報

看板Social-Ent (社會企業)作者 (單車霹靂遊俠)時間11年前 (2013/04/22 19: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為異鄉人發聲的報紙-四方報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50/795/1089 文:陳宜萍 本月份的YK專欄中,四方報總編輯張正要帶我們一起看他如何用辦報紙的形式,讓在台灣 的異鄉人過得更好、台灣文化更多元。 問:四方報的內容特色、差異化價值和創新之處為何? 答:四方報是全台灣唯一在台灣製作、以外文為主、中文為輔的報紙型月刊,包含越南、 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文等五種版本,讀者多為女性,包含東南亞籍幫傭、工廠勞 工、看護工、學生等。該報內容多元,一部分是重要新聞、醫療訊息、法律宣導等資訊, 另一部分以類似「同鄉會」方式開放讀者以母語投書。讀者投書版面既是編輯部和讀者交 流意見的地方,也是新移民/工發聲的舞台,讓新移民/工在「傾吐自己的心聲、閱讀別人 的心事」的過程中,減輕在台灣工作與生活的焦慮與孤獨。 問:四方報的發行量、通路概況和營運模式為何? 答:越南文、印尼文版本為每月出刊;泰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版本為每兩個月出刊。 報紙發行量因語言而異,每期發行量均印製於封面,其中越文報紙發行量最高,每月約兩 萬份,接續為印尼文版(每月五千至一萬份)、泰文與菲律賓文版(每月各三至五千份) 、柬埔寨文版(每月一至兩千份)。 四方報主要銷售通路為便利商店與郵局訂閱。發行量最高的越南版,於全台灣統一、萊爾 富、OK等超商門市及部分獨立書店、越南商家、匯款公司、旅行社等處可購買。其他語系 刊物則提供郵寄訂閱服務,或可至固定地點免費取閱。自2011年10月起, 長榮航空班機 上亦可看到四方報各語版本。七年來,四方報發行量共成長五倍,2008年開始轉虧為盈, 於超商的完銷率約六到七成,高於主流雜誌的五成。 問:四方報的財務營運情形? 答:2006年開始辦報時成本約五十萬元,近年來報業蕭條,「四方報」創刊以來均處虧損 狀態,2008上半年初創下損益平衡成績。然而由於讀者來函激增、投書版面擴大,索閱也 大幅成長,因而成本逐年增高,也承受較大的營運壓力。現在一年辦報成本約為一千五百 萬元,其中50%收入源自捐款與政府補助或專案、 35%來自廣告、15%來自報紙銷售、其餘 則是活動收入(如賣T恤)。 問:組織架構和撰稿編寫的人力運用模式? 答:組織有支薪員工約二十幾位,負責採訪、編譯、編版、拉廣告贊助、申請政府補助案 等。成員組成包含台灣人、有東南亞工作經驗的台灣人、外籍配偶等。行政和財會方面則 與立報共享。 問:經營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為何? 答:一份四方報成本約二十元,擴充讀者投書版面、或增加免費發送數量都會提高成本, 需靠增加廣告收入來支應。目前廣告收入仍不夠充足是一大挑戰,我自己也跑起業務,電 話卡、匯款公司、旅行社是主要廣告客戶。之前沒有經驗,也曾遇過不願讓步削價、而與 客戶爭執。 發行也是一大挑戰,很多新移民/工住在偏遠鄉鎮,郵寄費高又常寄丟,我曾多次與便利 商店洽談寄售但遭回絕的情形。此外,我們也在努力培養更多能穩定供稿的作者。雖然辦 報面臨許多挑戰,但在還沒有更多為異鄉人發聲的管道前,我們會繼續為近60萬的東南亞 新移民奮鬥。 問:未來的發展計畫? 答:我們希望打造新移民/工和諧共處的友善社會,第一步便是透過四方報讓異鄉人接觸 到家鄉語言、獲得資訊交流。未來有幾個改善城鄉差距的發展計畫:第一,希望開拓台灣 中、南、東部與離島地區的通路,有些新移民/工的雇主較不願接納異國文化,無法享有 郵寄訂閱服務,便可於該地點匿名購買或取得。 第二,我們也預計與全聯、頂好等大賣場協談合作「上架」,四方報回饋大賣場全版東南 亞語廣告,供賣場行銷優惠券或特賣品,讓居家移工建立被全國性大賣場接納的社會正面 形象,也讓賣場提供的移工專屬優惠券,使雇主感覺連帶受惠、增進勞雇友好關係。當媒 體、社會資源的力量集合起來,便能登高一呼打入台灣家庭、呼籲更多雇主訂報。我認為 ,如果把台灣當一個社區,讓社區中各族群都能和諧相處的辦法就是「報紙」。 此外,也計劃以採訪訓練的方式訓練學生和外籍配偶。校園學生可透過「青年田野計畫」 採訪外籍勞工,進而更了解東南亞民族發展現況;外籍配偶則透過採訪編輯練習,有更多 職業選擇項目。 YK觀點 四方報的方式與傳統媒體的報紙經營方式不同。傳統的收入靠的是報費、廣告和人事,而 四方報的利潤來自異業合作。由於四方報的客戶數稱不上主流,必須把自己逆向思考,利 用本身的品牌優勢(社會公益),爭取經營上的其他外部機會。四方報所接觸的族群正在壯 大,許多企業會因為「善因行銷」的商業價值而接觸。 專欄作者簡介 YK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 資及科技產業經驗。早期即以Green House(綠園)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對社會公益的的 願景。2010年參與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一系列的工作坊,並於同年擔任該學會舉辦 之「社會企業創業競賽」評審,提供相關企業輔導。現在持續與社企流合作擔任常駐作家 ,分享對社會企業開發,經由商業經營實踐公益的理想。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3.11.249
文章代碼(AID): #1HTHhous (Social-Ent)
文章代碼(AID): #1HTHhous (Socia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