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個人的武林」如何解? 台積電給台灣一個無法迴避的選項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Lab nerd)時間5年前 (2020/11/02 17:12), 編輯推噓67(769107)
留言192則, 9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1.原文連結: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102/36759442.html 2.原文內容: 「一個人的武林」如何解? 台積電給台灣一個無法迴避的選項 台灣資本市場近年來形成台積電獨霸,並出現「一個人的武林」困境,根據台灣董事學會 的分析,台股市值最大的台積電,在2005年佔總市值9%,2019年底已提高至22%,成長 幅度驚人。但若扣除台積電後,其餘企業整體市值的複合成長率(CAGR)實際只有2%。 此外,十月底央行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也提醒近來台灣出口表現不錯,但出口產品及 出口地區集中度創下二十年來新高,未來容易受國際特定產業或地區經濟變動影響。尤其 民間投資逾三成來自資本設備進口的貢獻,半導體設備進口占資本設備進口超過四成,一 旦半導體產業邁入景氣循環低谷,將不利民間投資成長,宜思考如何引導國內其他產業投 資,避免過度集中半導體等特定產業。 在這兩則重磅新聞中,同時指出台灣的產業及股市過度偏重半導體及台積電,對於台灣產 業發展來說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很值得進一步討論。 首先,台灣確實不應該讓產業發展只偏重在少數產業,但是,今天會形成這個結果,不是 半導體產業的問題,而是其他產業發展得不夠好,因此,問題不在台積電太大,而是其他 產業太小。 若比較國內電子業的附加價值率,台積電歸類的半導體業,近幾年都比其他電腦電子零組 件及光學產業還要高,這個差異的主因在於,半導體業的製造及研發幾乎都放在台灣,但 其他產業則非如此,從二千年起大部分工廠都搬至海外,其中以中國大陸占比最大。 這種生產線的大遷移,形成產業「轉進」而非「轉型」,主要目的是利用大陸低成本的競 爭條件,結果造成大部分非半導體企業,研發技術實力提升有限,大多以低價代工模式取 勝。 若細分半導體產業分項,台積電幾乎把生產線及研發都集中在台灣,聯發科也把研發人員 及技術開發都放在台灣,均是靠研發及技術力取勝,至於封裝測試業由於較偏人力密集產 業,因此也有部分產線放在大陸及東南亞,但台灣也保有不小的生產量,這也讓半導體業 除了在成本優勢外,還建立起較高的技術障礙。 不過,本文想談的是,雖然台積電是鎮國之寶,半導體業也造就了台灣無比的競爭力,但 以台灣今日的產業現況來看,確實不宜把所有資源都放在一個產業,資源有限的台灣,也 承擔不起半導體業太過度密集的投資。 例如以人才來說,如今市值已逼近全球十強之列的台積電,主要員工都還是來自台灣,但 如果對比其他同等級企業,有那家公司不是在全球布局並向全球徵才?那家公司的員工組 成不是類似聯合國? 以台積電目前在南科的大量買地與投資,已經成為南部研發人才的大吸盤,至於下階段更 大的人力需求將來自明年會落成的新竹寶山研發中心,預計要招募七千名研發人員,但計 算台交清成等國內頂尖大學的電子電機相關科系畢業生,恐怕累積三年的畢業生全部給台 積電都不夠用。 近來台積電有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技術發展副總經理曹敏,正式取得台灣政府通過的高級 專業人才,並歸化為台灣籍,這是相當好的示範。對台積電來說,未來需要更多類似的案 例,招收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已成為公司最優先的任務了。 此外,台積電目前近95%的生產工廠都放在台灣,僅在美、中兩國擁有小規模的廠房,雖 然在台灣生產有絕對的比較優勢,但台灣終究是一個小島,人才、土地、水、電等資源都 有限,台積電生產線需要往海外發展的壓力,將會愈來愈明顯。 以用電量為例,南科七、五奈米大量生產後,用電量大幅攀升,光南科廠年用電量就達70 億度電,比苗栗縣用量還高,統計台積電2019年用電量已占全台灣4.9%,在新廠不斷加入 量產後,預料很快就會達到全台灣一成的用電量。 此外,企業對再生能源的要求日益提高,台積電去年總用電量143.3億度電,但台灣再生 能源發電量僅140.5億度,全部給台積電用都不夠,台積電目前已與沃旭兩坐風電場簽下 20年使用合約,預計2050年用電要全部改成再生能源,這對整個再生能源的發展將是極為 重要的指標。 近幾年國內離岸風電與太陽能的投資金額相當大,政府積極推動綠電也是一條難以迴避的 道路,但是若未來半導體產業或台積電佔掉太大比例,恐怕也可能排擠到其他產業的發展 ,這是遲早都要面對的困境與選擇。 因此,從各項指標來看,台灣地方確實很小,資源人才都有限,台積電如今已發展為國際 級企業,台灣若要傾全國之力來支持台積電,恐怕會愈來愈吃力,台灣完全沒有美中這種 大國家的環境與條件,也比不上日、韓這種中大型國家的資源,台積電如何分散未來單壓 台灣的風險,也成為考驗經營團隊相當重要的課題。 因此,台積電今年五月宣布到美國亞歷桑那州設廠,與其說是美國要求,倒不如說台積電 本身就有這個需求,而且恐怕要更加速推動才行,因為赴美設廠除了就近服務客戶外,還 可以分散台灣過重的生產負擔,並取得優秀人才等好處。 台灣真地很幸運,能夠出現一家台積電,這是各國都求之不得的事,也是台灣之光、全民 之福,但台灣太小、資源太缺乏,要舉一國之力支撐這個龐大的事業,恐怕力有未殆。因 此,台灣要守護台積電,不是把台積電綁在台灣,而是應該讓台積電更大步地走向世界, 進行更大格局的國際布局,這是台積電難以迴避的選項,也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3.心得/評論: 本文指出台灣未來將不足以支應台積電所需的資源,應趁早規畫,並釋出資源給其他產業,大家覺得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8.154.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04308337.A.B8E.html

11/02 17:13, 5年前 , 1F
全島都劃為台積電特區
11/02 17:13, 1F

11/02 17:13, 5年前 , 2F
變成韓國?扶植大型企業為主?
11/02 17:13, 2F

11/02 17:16, 5年前 , 3F
應該推動併購中小企業,集中資源大量生產
11/02 17:16, 3F

11/02 17:16, 5年前 , 4F
阿不就還好還有一片林 不然你要成為大家的丐幫嗎
11/02 17:16, 4F

11/02 17:17, 5年前 , 5F
丸子出貨
11/02 17:17, 5F

11/02 17:17, 5年前 , 6F
台積最大隱憂是「會不會有內鬼」
11/02 17:17, 6F

11/02 17:17, 5年前 , 7F
先拳後腿
11/02 17:17, 7F

11/02 17:18, 5年前 , 8F
「問題不在台積電太大,而是其他產業太小」
11/02 17:18, 8F

11/02 17:18, 5年前 , 9F
資源有限才應該集中發展不要亂槍打鳥最後甚麼都沒有
11/02 17:18, 9F

11/02 17:18, 5年前 , 10F
國昌老師是先知
11/02 17:18, 10F

11/02 17:18, 5年前 , 11F
大家都知道 只有政府不知道
11/02 17:18, 11F

11/02 17:19, 5年前 , 12F
大家都買台積當股東啊
11/02 17:19, 12F

11/02 17:19, 5年前 , 13F
一直把台股當作政績 卻不知道只是靠gg在拉
11/02 17:19, 13F

11/02 17:19, 5年前 , 14F
既分高下
11/02 17:19, 14F

11/02 17:20, 5年前 , 15F
這篇要是在政黑:其他沒競爭力的公司全部倒閉好了
11/02 17:20, 15F

11/02 17:20, 5年前 , 16F
大盤扣掉台gg,大概才8000點吧
11/02 17:20, 16F

11/02 17:20, 5年前 , 17F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
11/02 17:20, 17F

11/02 17:23, 5年前 , 18F
八卦不是才在發一篇新聞說台大博士研發新的九孔鮑養
11/02 17:23, 18F

11/02 17:23, 5年前 , 19F
殖法嗎,這種幾個人的團隊,既沒資金也沒大量生產能
11/02 17:23, 19F

11/02 17:23, 5年前 , 20F
力更做不出通路,,也難防技術外流,整併給大企業才
11/02 17:23, 20F

11/02 17:23, 5年前 , 21F
是最佳選擇,研發人員也有資金推動下一個新事業
11/02 17:23, 21F

11/02 17:23, 5年前 , 22F
苗栗躺著中槍 作者以為藏在中間沒看到
11/02 17:23, 22F

11/02 17:25, 5年前 , 23F
這問題大概討論20~25年了
11/02 17:25, 23F

11/02 17:26, 5年前 , 24F
當初規劃的第二支腳(生技醫藥)一直沒辦法做大
11/02 17:26, 24F

11/02 17:26, 5年前 , 25F
這就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m型化社會啊
11/02 17:26, 25F

11/02 17:27, 5年前 , 26F
記者沒看過這片吧? 劇情是老婆死了,啥都沒了
11/02 17:27, 26F

11/02 17:29, 5年前 , 27F
不要搞政治鬥爭生技業早飛天了
11/02 17:29, 27F

11/02 17:32, 5年前 , 28F
台灣那麼小,大者恆大吧
11/02 17:32, 28F

11/02 17:33, 5年前 , 29F
慘的是最強企業近八成外資持股 台灣精英幫外資打工
11/02 17:33, 29F

11/02 17:35, 5年前 , 30F
20年前就在講了 講到現在什麼也沒改變
11/02 17:35, 30F

11/02 17:35, 5年前 , 31F
這啥好慘的吧 公開市場 誰都能買不是?
11/02 17:35, 31F

11/02 17:36, 5年前 , 32F
台灣的錢都拿去炒房了啊 你不先解決房子的問題 說
11/02 17:36, 32F

11/02 17:36, 5年前 , 33F
個屁
11/02 17:36, 33F

11/02 17:36, 5年前 , 34F
矽島
11/02 17:36, 34F

11/02 17:36, 5年前 , 35F
然後偏重台積電...還不如先去考慮那些大到不能倒的
11/02 17:36, 35F

11/02 17:36, 5年前 , 36F
像是那些金融控股公司 還比較實在點
11/02 17:36, 36F

11/02 17:37, 5年前 , 37F
GG至少還有實體產品在生產 金融公司可是...
11/02 17:37, 37F

11/02 17:39, 5年前 , 38F
挪威養殖鮭魚產值一千多億,這絕對不是一個小農可以
11/02 17:39, 38F

11/02 17:39, 5年前 , 39F
搞出來的
11/02 17:39, 39F
還有 113 則推文
11/02 22:31, 5年前 , 153F
這個增幅 台灣追不上他的進度阿
11/02 22:31, 153F

11/02 22:41, 5年前 , 154F
除了台積,其他的都是…
11/02 22:41, 154F

11/02 22:46, 5年前 , 155F
看到新浪不用看了+1
11/02 22:46, 155F

11/02 22:55, 5年前 , 156F
全島快蓋新的火力發電廠比較實在
11/02 22:55, 156F

11/02 23:37, 5年前 , 157F
一堆企業虧損不轉型 只會等補助 要怎麼變好
11/02 23:37, 157F

11/03 00:41, 5年前 , 158F
台灣資源有限本來就要集中資源在最強的 說排擠怎不
11/03 00:41, 158F

11/03 00:41, 5年前 , 159F
說gg扶持多少本土供應鍊 看看電視搞幾百台人人有獎
11/03 00:41, 159F

11/03 00:41, 5年前 , 160F
有幾個能看的
11/03 00:41, 160F

11/03 01:01, 5年前 , 161F
笑死人, 台灣都快沒電了,還在推電車
11/03 01:01, 161F

11/03 01:22, 5年前 , 162F
釋出資源給廢物商總公總那種匯率高就來哭的公司嗎?
11/03 01:22, 162F

11/03 01:29, 5年前 , 163F
台積電倒掉問題就解決了啊,笑死
11/03 01:29, 163F

11/03 01:29, 5年前 , 164F
都是因為台積電存在才有這個問題,理論上台灣這小
11/03 01:29, 164F

11/03 01:29, 5年前 , 165F
島,不應該有台積電這種大公司啊
11/03 01:29, 165F

11/03 03:04, 5年前 , 166F
笑死 三星韓國也不大 還全部包公司
11/03 03:04, 166F

11/03 06:02, 5年前 , 167F
台積電倒掉,半導體業就崩了...怎有這種智障發言
11/03 06:02, 167F

11/03 06:19, 5年前 , 168F
藍綠輪替30年,許多產業轉型發展的黃金期都耗在這
11/03 06:19, 168F

11/03 06:19, 5年前 , 169F
上面了,然後現在碰上中國打壓,怎麼發展新領域
11/03 06:19, 169F

11/03 07:49, 5年前 , 170F
趕快投資房地產 振興經濟
11/03 07:49, 170F

11/03 08:16, 5年前 , 171F
台灣所有企業都應該讓它倒閉 併入台積電
11/03 08:16, 171F

11/03 08:19, 5年前 , 172F
別國還羨慕台灣有台GG,只有島民整天靠北台GG
11/03 08:19, 172F

11/03 08:20, 5年前 , 173F
還好coke是美國企業,要是台灣企業不知道被酸成怎樣
11/03 08:20, 173F

11/03 08:41, 5年前 , 174F
這的確蠻可怕的,一旦製程到了瓶頸又被其它競爭者追
11/03 08:41, 174F

11/03 08:41, 5年前 , 175F
上…
11/03 08:41, 175F

11/03 09:42, 5年前 , 176F
先拳後腿
11/03 09:42, 176F

11/03 10:02, 5年前 , 177F
都已經超前超到外太空了,還在幻想製程會遇瓶頸....
11/03 10:02, 177F

11/03 10:02, 5年前 , 178F
..如果台積電遇瓶頸的話,中國就要退回已知用火了
11/03 10:02, 178F

11/03 10:02, 5年前 , 179F
11/03 10:02, 179F

11/03 10:03, 5年前 , 180F
assa大,那些靠背的不一定是台灣人啦,ptt現在被入
11/03 10:03, 180F

11/03 10:03, 5年前 , 181F
侵的很嚴重,股板早在前年就怪怪了
11/03 10:03, 181F

11/03 10:44, 5年前 , 182F
有創造力的新鮮人全都去顧機台了 其他產業怎麼好?
11/03 10:44, 182F

11/03 10:45, 5年前 , 183F
台灣人才池子就這麼大 是要養幾給台積電
11/03 10:45, 183F

11/03 10:46, 5年前 , 184F
但反過來說 如果台積電進入成長緩和 其他產業就會
11/03 10:46, 184F

11/03 10:47, 5年前 , 185F
因為人才溢出而開始發展 也不用整天悲觀台G飽和台灣
11/03 10:47, 185F

11/03 10:48, 5年前 , 186F
就要毀滅這種事 人才要留在台灣才是最重要的
11/03 10:48, 186F

11/03 10:50, 5年前 , 187F
分散產業發展風險的思路是對的,但是要有具體的規
11/03 10:50, 187F

11/03 10:50, 5年前 , 188F
劃出來,數位內容發展可以成為第二隻腳
11/03 10:50, 188F

11/03 10:50, 5年前 , 189F
具體可以參照韓國的一些思路
11/03 10:50, 189F

11/03 11:48, 5年前 , 190F
看來在這條路上發展風電 太陽能產業算是保守做法
11/03 11:48, 190F

11/03 21:11, 5年前 , 191F
你跟著韓國走,不是最多就成為韓國第二嗎?
11/03 21:11, 191F

11/04 08:07, 5年前 , 192F
cagr2%真的滿爛的
11/04 08:07, 192F
文章代碼(AID): #1VdyrnkE (Stock)
文章代碼(AID): #1Vdyrnk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