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電動車電池競爭 中韓廠商走向兩種不同技術路線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zxcvxx)時間3年前 (2021/10/05 13:47), 編輯推噓16(17112)
留言30則, 2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 電動車電池競爭 中韓廠商走向兩種不同技術路線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uGA14v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10月5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在電動車至關重要的電池方面,韓國主要有三大廠商,分別是LG能源解決方案、三星SDI 和SK創新。中國則是以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為主要廠商。 根據韓國市場調查公司SNE Research公佈的全球電動車電池裝機量報告,2021年1到8月, 全球電動車電池裝機量成長139.3%至162 GWh;單單從8月份來看,年成長率120.6%至 25.2 GWh。 2021年前8個月,寧德時代的市場佔有率從前7個月的27.1%上漲至30.3%,依舊位居榜首。 至於LG能源解決方案和松下則以24.5%和13.3%分居第二與第三名,但是市場佔有卻比前7 個月均有所下跌。至於第四名的比亞迪,也從前7個月的7.2%上漲至7.7%。第五名的三星 SDI的市場佔有率則從5.4%下降到4.9%。 從韓國與中國發展電動車電池來看,即使韓國電池廠商進軍歐美市場的時間較早,許多美 國與歐洲汽車大廠大都是採用韓國的電池解決方案。但是隨著歐美電動車市場不斷成長, 韓國電池企業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必須與中國電動車電池廠商競爭。可是這 兩國的電池公司卻採取不同技術的策略。 中國電池製造商主要集中在磷酸鋰鐵(LFP)電池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主要集中在磷酸鋰鐵(LFP)電池上,與鎳鈷錳( NCM)和鎳鈷錳鋁(NCMA)電池相比,LFP電池性能較低但更穩定且更便宜。至於寧德時代 ,旨在通過鈉離子電池實現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穩定性。從長遠來看,該公司將發布鈉離 子和鋰離子電池的組合。 2021年7月,寧德時代推出了全球首款用於電動車的鈉離子電池,併計劃於2022年開始商 品化生產。該電池的電池能量密度為160 Wh/kg,在室溫下充電80%需要15分鐘。這家中國 公司目前的目標是電池能量密度達到200 Wh/kg。 韓國主要集中在全固態電池 韓國方面,LG能源解決方案最近開發了一種長壽命全固態電池技術,可在室溫下快速充電 。該開發成果是全球首創的矽基礎之全固態電池技術,可在室溫下進行500次以上的充放 電。根據LG能源解決方案表示,該電池在充放電500次後,剩餘容量仍可達80%以上,能量 密度約為商用鋰離子電池的140%。 三星SDI也在致力於全固態電池,其商業化目標年為2027年。與之合作的三星先進技術研 究院於2020年3月發布了一項關於全固態電池的研究結果,可充放電1000次以上,充滿電 可行駛800公里。 至於SK創新公司則正在與德州大學教授和諾貝爾獎得主John Goodenough合作,開發鋰金 屬電池作為一種全固態電池。 結語 由此可知,中國往便宜的電池技術發展,而韓國往固態電池前進,短期或許對中國廠商發 展有利,長期卻對韓國廠商帶來更高的成長潛力。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中韓廠商競爭電動車電池市佔率,中國製造商主要提供價格較低的LFP電池,韓國則是在 積極開發新固態電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3412854.A.329.html

10/05 13:50, 3年前 , 1F
日本已死 有事燒紙
10/05 13:50, 1F

10/05 13:52, 3年前 , 2F
不要爆炸 敢不敢啦
10/05 13:52, 2F

10/05 13:53, 3年前 , 3F
日本要拼氫能源翻盤
10/05 13:53, 3F

10/05 13:53, 3年前 , 4F
日本賣材料就賺死了
10/05 13:53, 4F

10/05 13:53, 3年前 , 5F
固態電池三大廠通通都在研發啊 又不是只有韓國
10/05 13:53, 5F

10/05 13:54, 3年前 , 6F
目前商用的就兩種三元電池與LFP電池
10/05 13:54, 6F

10/05 13:54, 3年前 , 7F
日本自己撐不起一個標準,中美才不鳥日本的標準呢
10/05 13:54, 7F

10/05 13:57, 3年前 , 8F
臺灣也有一個電池霸主 正在ing
10/05 13:57, 8F

10/05 13:58, 3年前 , 9F
真好 我也想姓goodenough
10/05 13:58, 9F

10/05 14:03, 3年前 , 10F
固態電池991714
10/05 14:03, 10F

10/05 14:13, 3年前 , 11F
換電池一顆60萬 超過台灣新車
10/05 14:13, 11F

10/05 14:14, 3年前 , 12F
10/05 14:14, 12F

10/05 14:14, 3年前 , 13F
錢太多才買電動車
10/05 14:14, 13F

10/05 14:15, 3年前 , 14F
LG電池 怕
10/05 14:15, 14F

10/05 14:24, 3年前 , 15F
樓上的只要是三元系鋰電池,你都要怕。
10/05 14:24, 15F

10/05 14:26, 3年前 , 16F
等這一批車電池壽命到就知道了 每一台都給你吐出幾百
10/05 14:26, 16F

10/05 14:26, 3年前 , 17F
公斤廢棄物 看看什麼叫環保
10/05 14:26, 17F

10/05 14:29, 3年前 , 18F
一噸的報廢物如何,車子本身是消耗品
10/05 14:29, 18F

10/05 14:35, 3年前 , 19F
這家媒體亂寫的新聞好多 建議遠離
10/05 14:35, 19F

10/05 14:39, 3年前 , 20F
panasonic 比較穩
10/05 14:39, 20F

10/05 14:40, 3年前 , 21F
凡甲:嘻….
10/05 14:40, 21F

10/05 15:02, 3年前 , 22F
冬天是續能電池惡夢,日本著眼燃料電池較多
10/05 15:02, 22F

10/05 15:05, 3年前 , 23F
南韓在燃料電池下的功夫比日本多吧
10/05 15:05, 23F

10/05 15:23, 3年前 , 24F
松下增長率比中韓低很多
10/05 15:23, 24F

10/05 15:27, 3年前 , 25F
中國那個才是長期看好吧,否則不會市占一直上升
10/05 15:27, 25F

10/05 15:30, 3年前 , 26F
還有LG那個500次就只剩80%,這滿可笑的,很多人開車上
10/05 15:30, 26F

10/05 15:30, 3年前 , 27F
班一個禮拜要加兩次油,那就不代表五年就衰弱到8成了
10/05 15:30, 27F

10/05 15:30, 3年前 , 28F
10/05 15:30, 28F

10/05 17:57, 3年前 , 29F
中華民國化材技術比韓國強吧
10/05 17:57, 29F

10/06 06:36, 3年前 , 30F
固態電池商業化還要十年吧
10/06 06:36, 30F
文章代碼(AID): #1XM-RsCf (Stock)
文章代碼(AID): #1XM-RsCf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