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兩大「碳排巨獸」聯手,竟能加速邁向淨零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HankyPanky)時間1周前 (2024/06/17 16:22), 編輯推噓7(11411)
留言26則, 16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 兩大「碳排巨獸」聯手,竟能加速邁向淨零!中鋼如何攜手石化業,年減碳 5000 噸? 原文連結: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8699??utm_source=copyshare 發布時間:2024/6/10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 王毓茹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把鐵礦石、焦炭和助熔劑加入高爐,產生熔融鐵水與熔渣。接著把高 爐鐵水和廢鋼投入轉爐,煉成鋼液,再經過處理成為鋼胚。過程中要燃燒大量化石燃料, 才能達到煉鋼所需的高溫。這樣的原料和製程,註定鋼鐵業碳排大戶的命運。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統計,鋼鐵業是重工業碳排第一,占 全球排放總量7%,為實現淨零目標,鋼鐵業要在2050年前達到減排50%。對此,歐盟開出 第一槍,2023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口商要逐季申報相關碳排放資料, 2026年正式實施。 台灣鋼鐵業龍頭的中鋼公司,是台灣最大的上游及生產鋼廠,公司市值近4000億,旗下還 有生產粗鋼的中龍公司,以及轉投資的工程、材料、物流和綠能等事業。也就是說,中鋼 的每一個決策,都牽動中下游廠商和相關業者。要實現鋼鐵業的低碳轉型,大家都在看他 們怎麼做? 聯手石化業「鋼化聯產」,一年可減碳近5000噸 整合鋼鐵與化工產業碳資源循環利用的「鋼化聯產」,就是最好的例子。鋼化聯產的目標 很「夢幻」,讓鋼鐵和石化2大碳排之王,攜手做減碳。要達到目的,第一靠技術,第二 是地理位置。2022年中鋼投資2億元建立先導實驗場,與工研院技術合作,先用變壓吸附 裝置捕捉鋼廠產生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再利用觸媒轉化技術產出甲醇和甲烷,成為石 化廠的原料。 「我生產的一氧化碳拿出來後,不可能送到台北那麼遠,運輸成本太高。」綠能與系統整 合研究發展處處長陳宗榮強調,中鋼占有地利之便,臨海工業區周邊就是石化業,包含中 油、大連和長春等大廠,雙方很容易串聯。如此一來,中鋼製程產生的廢氣可以循環再利 用,化工廠也可以取得低碳再生原料,不需要仰賴進口碳源。 環境保護處處長吳一民表示,鋼化聯產是進行式,減碳規模也是循序漸進,「從實驗室階 段減掉1、2噸二氧化碳,現在先導場一年已經達到近5000噸,下一個目標是擴大到示範工 場,預計每年可減碳24萬噸。」 這當中牽涉到技術層面,陳宗榮表示,中鋼的技術能量來自內部培養和外部資源。內部是 把專長相近的人集合起來,針對議題進行研發,再搭配需要的技能來招募新進人員;外部 則和學校及工研院等單位合作。 長期目標得從現在開始,做好前期技術育成 2021年,由時任董事長的翁朝棟親自領軍成立「中鋼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按短 、中、長期,規畫10條減碳路徑,要從減碳走向零碳。舉例來說,中期低碳目標是2030年 ,採取鋼化聯產和增用廢鋼等策略。至於長期零碳的2050年,則投入無碳燃料和碳捕捉封 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等。「雖然有些工作是短期、有些是中長期,但所有 項目都會在減碳小組的季度會議上檢視進度,還會對照國際發展現況。」像鋼化聯產在減 碳路徑中屬於中期目標,但已完成先導工場。 吳一民指出,因為技術養成需要時間,再以碳捕捉封存為例,把二氧化碳分離後,進行壓 縮封存。雖然是長期目標,但已著手建廠。「我們必須先育成這項技術,做好前期工作, 才能在目標時間做到位。」 2021年初,中鋼和經濟部簽署減碳協議書,首度訂定減碳目標,以2018年為基準,到2025 年必須減少7%排碳,隨後再訂出2030年減碳25%、2050年達到碳中和。「這是很有挑戰性 的任務,『畫押』下去就一定要達到。」因此,公司把總目標攤到各單位,進行總量管制 ,生產單位每個月都必須達到減排目標。 開發碳中和產品,下游廠商可立即使用 努力減排的同時,也增加廢鋼再利用,並開發碳中和產品。光是挑選產品就大有學問。中 鋼的產品那麼多,要從哪一項入手?吳一民先從結果來思考,「我要讓消費者知道這是碳 中和產品,不能我們上游拼命減碳,結果中下游製程超耗能。」 意思是,中鋼提供碳中和原物料,希望中下游廠商也願意做到碳中和,所以要找志同道合 的夥伴。其次,從生產鏈短的產品開始。做一台碳中和的汽車,上千個原料和製程都要低 碳很難,相較之下螺絲螺帽就比較容易。因此,他們鎖定碳中和線材和熱軋鋼捲,計算鋼 材的碳足跡,再給採取同樣模式的下游廠商做成六角螺絲,直接在工程或生活中使用。 中鋼的廢鋼都是自產自用,推出排碳量低、含廢鋼比率12~40%的鍍鋅鋼品。陳宗榮表示 ,最初從門檻比較低的電腦機殼材料做起,再逐步進入嚴格的電動車等領域。 2023年,中鋼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第三方認證,產出台灣首批符合碳中和標準的鋼 材,可減碳25%,其他的碳排以碳權抵消。回顧中鋼近年減碳成績,2021~2023年,每年 減碳29.3~35.8萬噸,為鋼鐵業的淨零之路,邁出一大步。 心得/評論: 這篇報導沒有細講,其實中鋼不只減碳+省原料成本,跟經濟部提的減碳計畫還可以抵碳 費,現在就看鋼化聯產要多久完成轉型階段,把碳中和產品量產外銷囉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6.182.158.215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18612553.A.6D3.html

06/17 16:23, 1周前 , 1F
AI鋼燕
06/17 16:23, 1F

06/17 16:24, 1周前 , 2F
鋼鐵龍頭 獲利卻墊底
06/17 16:24, 2F

06/17 16:25, 1周前 , 3F
一堆下游比這隻好太多了
06/17 16:25, 3F

06/17 16:25, 1周前 , 4F
買新聞買得也太明顯 超可悲
06/17 16:25, 4F

06/17 16:30, 1周前 , 5F
就是和台達合作
06/17 16:30, 5F

06/17 16:36, 1周前 , 6F
減碳就是花錢,公司獲利就會差。中國的鋼鐵業為何
06/17 16:36, 6F

06/17 16:36, 1周前 , 7F
可以輾壓全世界?無視環保就可以了。
06/17 16:36, 7F

06/17 16:37, 1周前 , 8F
收掉應該最快
06/17 16:37, 8F

06/17 16:49, 1周前 , 9F
減5000噸?一年排一千多萬噸的公司有感?
06/17 16:49, 9F

06/17 17:05, 1周前 , 10F
歐美日現在也是要收碳稅,轉型確實是陣痛,但總比
06/17 17:05, 10F

06/17 17:05, 1周前 , 11F
不轉型好
06/17 17:05, 11F

06/17 17:08, 1周前 , 12F
不生產就能減碳了阿 整廠養蚊子最減碳
06/17 17:08, 12F

06/17 17:13, 1周前 , 13F
現在這支股價低可以先買一點,但可能要慢慢等到綠
06/17 17:13, 13F

06/17 17:13, 1周前 , 14F
鋼成為主流
06/17 17:13, 14F

06/17 17:29, 1周前 , 15F
減產就減碳了
06/17 17:29, 15F

06/17 17:30, 1周前 , 16F
其實中國也是有在做減碳轉型 很多轉電爐 而且就是
06/17 17:30, 16F

06/17 17:30, 1周前 , 17F
因為轉電爐太多 所以前幾年中國電力也出問題
06/17 17:30, 17F

06/17 17:31, 1周前 , 18F
水泥和鋼鐵業是受國際管制的行業 在減碳這件事上
06/17 17:31, 18F

06/17 17:44, 1周前 , 19F
春燕呢
06/17 17:44, 19F

06/17 17:47, 1周前 , 20F
能賺錢再吹好嗎?
06/17 17:47, 20F

06/17 17:50, 1周前 , 21F
轉電爐…但電還是燒化石能源的話還是沒救。
06/17 17:50, 21F

06/17 18:21, 1周前 , 22F
但傳統高爐碳排就是最誇張的高
06/17 18:21, 22F

06/17 18:22, 1周前 , 23F
就像很多人說 天然氣發電還不是會排碳 這句話沒錯
06/17 18:22, 23F

06/17 18:22, 1周前 , 24F
但燒天然氣的碳排比煤炭發電少接近一半
06/17 18:22, 24F

06/17 19:04, 1周前 , 25F
嫌燃氣儲備不夠危險啊 還想增加...
06/17 19:04, 25F

06/17 21:29, 1周前 , 26F
中鋼產銷獎金還有發好發滿嗎?
06/17 21:29, 26F
文章代碼(AID): #1cR_99RJ (Stock)
文章代碼(AID): #1cR_99RJ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