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川普2/18起徵收晶片關稅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 )時間4小時前 (2025/02/02 04:59), 3小時前編輯推噓8(10233)
留言45則, 20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43/44 (看更多)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因為在美國生產良率低人工貴 所以川普就只是單純 想讓大家去美國生產而已 所以這關稅一提高 就是長期的 下任總統也不會取消 但是對台積電不會有影響 因為可以完全轉嫁 那對傳統晶圓短期也影響不大 因為美國優先購買美國生產的傳統晶圓 產量不夠 還是要跟聯電買 然後就等著大家評估是否去美國設廠 過幾年以後 有去設廠的 跟沒去設廠的 會有一些差別 美國人會先買有去設廠的產量 但是有去設廠真的會比較划算嗎 也不一定啊 除非川普同意聯電也派人從台灣去當作業員 這是有可能的 你短期還是要台灣人 那麼長期就可以篩選好的美國人 美國人雖然散漫 但也是比例問題 時間拉長 總是能找到足夠質量的美國人來作業 而這個政策一旦形成 其實就也沒必要取消關稅了 因為會取得一個平衡 所以後川普時代也會是這樣的關稅 但其實沒差 台積電沒差 可以完全轉嫁 而聯電等其他傳統晶圓廠的起跑線是一樣的 他們年後就可以評估要不要去美國設廠 去與不去就取決於評估能力 有可能去比較好 也有可能不去比較好 去的話 人工貴難管理 成本高 但零關稅 不去的話 成本便宜 但高關稅 設廠要好幾年 除非是川普課關稅以後 還是沒廠商要去 否則不可能一直提高 川普要管的事太多 如果有廠商說要去設廠 那川普就會先停下來觀察評估 到時他就快任滿了 我覺得最終就是有一些廠過去 而過去設廠的成本 差不多等於 關稅 川普對選民有交待 而不去設廠的 也有貢獻美國關稅收入 大概就是這樣的影響而已 不要想得太複雜 川普的邏輯思維與說法是滿一致的 只是有時有點戲劇性與誇大 他就只是想讓晶片回美國而已 應該正確解讀川普 否則可能做下錯誤的決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202.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38443559.A.56D.html

02/02 05:20, 4小時前 , 1F
同意這篇
02/02 05:20, 1F

02/02 05:27, 4小時前 , 2F
想靠關稅弭平去美國生產所帶來的成本應該很難吧,一
02/02 05:27, 2F

02/02 05:28, 4小時前 , 3F
直覺得製造業回美國是不可能的事,光那個人事成本就
02/02 05:28, 3F

02/02 05:39, 4小時前 , 4F
可以完全轉嫁就沒有去設廠的必要
02/02 05:39, 4F

02/02 05:39, 4小時前 , 5F
不覺得自相矛盾?
02/02 05:39, 5F
川普這個政策不是針對台積電 但他之後也可能有一個專門針對先進製程的政策 短期內 大家都是平等的 因為過去設廠不可能一夜建成 長期就看每家傳統晶片的評估能力 我也不曉得過去設廠是不是一定是最好的決策 ※ 編輯: chal (61.224.202.57 臺灣), 02/02/2025 05:45:55

02/02 05:44, 4小時前 , 6F
都給美國躺著賺
02/02 05:44, 6F

02/02 05:46, 4小時前 , 7F
你完全轉嫁就會有更厲害的殺招在後面,
02/02 05:46, 7F

02/02 05:46, 4小時前 , 8F
中美貿易戰不是跟你說了嗎?關稅只是手
02/02 05:46, 8F

02/02 05:46, 4小時前 , 9F
段,目的是要你過去設廠,而關稅只是溫
02/02 05:46, 9F

02/02 05:46, 4小時前 , 10F
柔的起手勢罷了,張忠謀早就看到後面的
02/02 05:46, 10F

02/02 05:46, 4小時前 , 11F
結果,才會去上美國節目,看能不能影響
02/02 05:46, 11F

02/02 05:46, 4小時前 , 12F
美國輿論,實際上是不得不去。
02/02 05:46, 12F

02/02 05:47, 4小時前 , 13F
我會覺得要看整個產品的供應鏈,半成品的運輸也會
02/02 05:47, 13F

02/02 05:47, 4小時前 , 14F
加上很多成本
02/02 05:47, 14F
如果提高關稅以後 還是沒有傳統晶片廠願意過去 則川普可能再提高一次關稅 一直提高到有一半願意過去為止

02/02 05:49, 4小時前 , 15F
終端產品售價提高 消費者就可能買價格便宜次級產品
02/02 05:49, 15F

02/02 05:50, 4小時前 , 16F
他這樣的做法我是覺得很反經濟學 讓我想到土耳其..
02/02 05:50, 16F
台灣進口車也是高關稅 經濟還是這樣運作啊 就是提高美國設廠的優勢而已 最終成本應該會差不多 如果付關稅比較划算 就會減少過去設廠 如果設廠比較划算 就會增加過去設廠 最終取得一個平衡 然後美國人買的手機略貴海外市場的同牌手機 用貴一點點的物價 換來美國製造業的回流與美國人的就業 對川普來說是值得的 後面的總統也不敢取消關稅 否則美國人會失業 所以這是長期的政策 但是 就傳統晶圓廠少賺一點點 而美國人付貴一點點 就跟台灣買進口車比較貴一樣 台灣獲得名義上有車廠 美國人獲得製造業 ※ 編輯: chal (61.224.202.57 臺灣), 02/02/2025 05:58:10

02/02 05:57, 3小時前 , 17F
他沒在跟你談經濟學,台積電美國廠已經
02/02 05:57, 17F

02/02 05:57, 3小時前 , 18F
證明可行,更沒理由不過去擴大產能了,
02/02 05:57, 18F

02/02 05:57, 3小時前 , 19F
趨勢一旦形成就回不去。
02/02 05:57, 19F

02/02 05:57, 3小時前 , 20F
至於成熟製程,以後就是中美兩大陣營各
02/02 05:57, 20F

02/02 05:57, 3小時前 , 21F
自形成不同的供應鏈跟產業鏈
02/02 05:57, 21F

02/02 06:12, 3小時前 , 22F
台積電倒掉空軍最愛
02/02 06:12, 22F

02/02 06:35, 3小時前 , 23F
這就是老巴說的地緣政治呢
02/02 06:35, 23F

02/02 06:41, 3小時前 , 24F
台積電美國廠哪裡可行了?現在還多少台灣人在那廠
02/02 06:41, 24F

02/02 06:41, 3小時前 , 25F
協助,占比多少...不要笑死人了
02/02 06:41, 25F

02/02 07:11, 2小時前 , 26F
完全轉嫁,手機20萬一隻你去買,我買兩年前的,不
02/02 07:11, 26F

02/02 07:11, 2小時前 , 27F
用你垃圾先進製程
02/02 07:11, 27F

02/02 07:13, 2小時前 , 28F
3080ti也還能用,顯卡自己去買最先進,TSM轉嫁去吃
02/02 07:13, 28F

02/02 07:13, 2小時前 , 29F
02/02 07:13, 29F

02/02 07:23, 2小時前 , 30F
你沒看中國還活得好好的 完全轉嫁了阿
02/02 07:23, 30F

02/02 07:50, 2小時前 , 31F
巴拿馬美國比較賺台積電跟美國共享利益
02/02 07:50, 31F

02/02 07:53, 2小時前 , 32F
還要設廠在美國?台積電又不傻
02/02 07:53, 32F

02/02 07:54, 2小時前 , 33F
比起設廠,付關稅根本小事情
02/02 07:54, 33F

02/02 08:08, 1小時前 , 34F
付關稅好了,設廠跟腫瘤一樣,拖著你一起死
02/02 08:08, 34F

02/02 08:21, 1小時前 , 35F
中國經濟變很差 哪裡好好的 但美國通膨也很嚴重 七
02/02 08:21, 35F

02/02 08:21, 1小時前 , 36F
傷拳
02/02 08:21, 36F

02/02 08:23, 1小時前 , 37F
怎麼可能完全轉嫁?
02/02 08:23, 37F

02/02 08:41, 1小時前 , 38F
台積電美國廠有拿補助吧
02/02 08:41, 38F

02/02 08:42, 1小時前 , 39F
轉嫁要看產品.例:加拿大石油本來就低於市場價賣美國
02/02 08:42, 39F

02/02 08:43, 1小時前 , 40F
時間久了你就變intel了 失去競爭力
02/02 08:43, 40F

02/02 08:44, 1小時前 , 41F
終端價格變高 需求還是會下降 最後還是傷到自己
02/02 08:44, 41F

02/02 08:48, 1小時前 , 42F
哀鳳價格都沒有大幅往上了
02/02 08:48, 42F

02/02 08:51, 1小時前 , 43F
美國這些晶片稅就補助本土晶片場到能上先進製程CC
02/02 08:51, 43F

02/02 08:54, 1小時前 , 44F
拜登補助intel還遠遠不夠 川普也不喜歡補助 純靠關
02/02 08:54, 44F

02/02 08:54, 1小時前 , 45F
稅養起來 不太可能
02/02 08:54, 45F
文章代碼(AID): #1ddeidLj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deidLj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