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川普瘋加關稅 美媒憂:「美國製造」機器人沒零件可用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格羅索 靈魂附體 )時間1天前 (2025/04/17 13:14), 1天前編輯推噓27(32538)
留言75則, 48人參與, 1天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川普瘋加關稅 美媒憂:「美國製造」機器人沒零件可用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417001297-260409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5/04/17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藍孝威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據觀察者網報導,今年3月下旬,多家科技公司在華盛頓展示其最新的人形機器人,這場 由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組織的活動,本想展示美國技術實力,推 動在新興科技領域與中國競爭。然而,數日後,川普宣佈的「對等關稅」,卻可能顛覆美 國在機器人領域,尤其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進程。 美國彭博社當地時間4月16日報導稱,當前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使美國在這場中美機 器人競賽中爭奪主導地位面臨更大挑戰。報導援引機構報告稱,人形機器人的關鍵硬體目 前大多由中國大陸生產;視覺系統的五家主要供應商,有四家是中企;即便是美國機器人 頭部公司,仍需從中國大陸採購部分材料。 有行業組織負責人坦言,就算一些公司也想把製造業遷回美國,但當地甚至連銷售一些關 鍵部件的廠商都沒有,即便有,成本也高得多。高關稅之下,如果零組件價格暴漲,這些 美國機器人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具備人類外形和運動能力的人形機器人需要更多精密部件,包括 專用執行器、傳感系統和計算晶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 顯示,這些關鍵硬體大多產自中國,而中國目前是被美國加徵進口關稅最多的國家。 報告援引分析人士指出,佔機器人總材料成本50%以上的執行器,通常包含由中國生產的 無框架扭矩馬達、行星滾子螺釘和精密軸承。報告還發現,人形機器人視覺系統的五家主 要供應商中,有四家是中國公司,這些系統的成本可能高達數千美元。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個機器人,會發現它是一個複雜的機器,有計算機、電池、攝影鏡頭 、馬達,很多不同的零組件,」上個月在華盛頓參加國會展示活動的Apptronik公司CEO傑 夫極d德納斯(Jeff Cardenas)說道。Apptronik公司雖然在美國組裝機器人,但仍需從 中國採購部分材料(未透露具體品類)。「現在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不確定的,我們正 努力瞭解形勢,但每天都在變化。」 儘管川普已對多國實施臨時關稅豁免,但白宮仍維持著對華的高關稅。上週末,川普政府 先是宣佈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但隨即又淡化了這一豁免力度。自動化推進協會是一 家代表北美地區1000多家機器人公司的行業組織,該協會主席傑夫概B恩斯坦(Jeff Burn stein)坦言,很難說這類關稅豁免能否惠及機器人企業。 「一些企業告訴我,它們希望將製造業遷回美國,但我們甚至連銷售某些關鍵部件的供應 商都沒有。即便有,成本也高得多,」伯恩斯坦坦言,「若這些零組件價格暴漲,我們的 競爭能力就會放緩。」 彭博社指出,與中美在AI領域的競爭不同,中國在機器人領域一開始就佔據了優勢。通過 一系列政策的落實來推動創新發展,加之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中國已催生出一批技術領先 的本土企業,所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完成武術表演,甚至可跑完半程馬拉松。 一段時間以來,硅谷也曾顯現出取得了一些進展,歷經多年挫折後,科技投資者開始向Ap ptronik、Figure AI和Dexterity等機器人初創公司注入數億美元資金。據悉,蘋果、Met a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紛紛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報導認為,美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得益於AI技術使機器人的環境適應能 力顯著提 升,另一方面則源自「中國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用於製造更先進機器人的某些材料的 價格下降,也提振了機器人市場。 風險投資公司恩頤投資(NEA)的合伙人亞倫毓恩U布森(Aaron Jacobson)說:「中國量 產關鍵組件使硬體成本大幅下降,這為初創企業開闢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無法涉足的新賽 道。」 然而,川普不斷升級貿易戰幾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局勢。「每個人都非常興奮之時,關稅 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這種勢頭,」NEA支持的初創公司Rapid Robotics首席執行官金楓它? (Kim Losey)說。大約半年前,Rapid Robotics剛剛完成重大戰略轉型,而中國供應鏈 的速度和成本優勢是這一轉型的關鍵。川普的關稅政策出台後,洛西的第一反應是,必須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佈局了。 洛西認為,中國在機器人零組件方面非常先進,這是很難被忽視的一大優勢。雖然德國和 日本等其他國家也可以填補一些供應鏈缺口,但作為機器人公司,在成本和效率之間要做 出取捨。 「他們可以在36周內完成,」洛西在談到歐洲和其他市場的供應商時說,「我們沒有那麼 多時間,我說,『你們能在36天內做到嗎?』」 心得/評論:大部份的人型機器人零件由中國產出,若關稅大戰,美國的機器人公司也得 付大筆關稅。 這波的中美關稅大戰,台廠的機器人相關供應鏈利多?轉單效應?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73.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4866892.A.FD9.html

04/17 13:16, 1天前 , 1F
美國不需要這種言論 太平洋沒加蓋 不高興你可以游過
04/17 13:16, 1F

04/17 13:16, 1天前 , 2F
去CHINA
04/17 13:16, 2F

04/17 13:16, 1天前 , 3F
China Times
04/17 13:16, 3F

04/17 13:17, 1天前 , 4F
源自「中國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
04/17 13:17, 4F

04/17 13:17, 1天前 , 5F
工廠蓋好了吧 快點讓機器人去鎖螺絲跟紡織
04/17 13:17, 5F

04/17 13:17, 1天前 , 6F
可以自己做阿 只是又貴又不好用而已
04/17 13:17, 6F

04/17 13:17, 1天前 , 7F
自己車阿 下車間去CNC
04/17 13:17, 7F

04/17 13:17, 1天前 , 8F
美國人這種時候還在擔心機器人也是滿好笑的
04/17 13:17, 8F

04/17 13:18, 1天前 , 9F
有種跟世界脫節的感覺
04/17 13:18, 9F

04/17 13:18, 1天前 , 10F
先要把機器人的螺絲鎖好才能叫它去鎖螺絲,科科
04/17 13:18, 10F

04/17 13:18, 1天前 , 11F
所以川普很緊張啊,不論要做什麼美國都沒有供應鏈
04/17 13:18, 11F

04/17 13:18, 1天前 , 12F
半導體 機器人 航空 造船 醫療 農業畜牧必須藥物
04/17 13:18, 12F

04/17 13:18, 1天前 , 13F
蛤 啊不是機器人會製造IPhone了 ? MAGA
04/17 13:18, 13F

04/17 13:18, 1天前 , 14F
雖然美國掌握了很多關鍵技術,但完全沒有量產能力
04/17 13:18, 14F

04/17 13:18, 1天前 , 15F
去搶別人的公司到美國蓋廠不會喔
04/17 13:18, 15F

04/17 13:19, 1天前 , 16F

04/17 13:19, 1天前 , 17F
事實上是 做什麼都要有供應鏈根本不可能
04/17 13:19, 17F

04/17 13:19, 1天前 , 18F
台灣會有轉單效應
04/17 13:19, 18F

04/17 13:19, 1天前 , 19F
不會美國製造零件嗎
04/17 13:19, 19F

04/17 13:19, 1天前 , 20F
就算中國也不是什麼供應鏈都自己來
04/17 13:19, 20F

04/17 13:20, 1天前 , 21F
最後還不是找台廠
04/17 13:20, 21F

04/17 13:20, 1天前 , 22F
亞光?所羅門?
04/17 13:20, 22F

04/17 13:20, 1天前 , 23F
美國有在用cnc 啊,只是他們更喜歡拿來做有錢人的
04/17 13:20, 23F

04/17 13:20, 1天前 , 24F
客製化服務或尖端產業,非常M型化
04/17 13:20, 24F

04/17 13:21, 1天前 , 25F
美眉憂
04/17 13:21, 25F

04/17 13:21, 1天前 , 26F
威脅一下到美國設廠就有了 尤其是台灣的
04/17 13:21, 26F

04/17 13:22, 1天前 , 27F

04/17 13:22, 1天前 , 28F
美國人可以在車庫做機器人啊
04/17 13:22, 28F

04/17 13:23, 1天前 , 29F
亂槍掃射 搞死自己和盟友
04/17 13:23, 29F

04/17 13:23, 1天前 , 30F
美霉憂 鄉民憂 散戶憂 一丘之貉
04/17 13:23, 30F

04/17 13:23, 1天前 , 31F
川普也沒什麼都要,他就是抓關鍵的回流而已,組裝
04/17 13:23, 31F

04/17 13:23, 1天前 , 32F
哀鳳那種屁話聽聽就好,但半導體造船這種他一定要
04/17 13:23, 32F
※ 編輯: shinewonder (42.77.173.28 臺灣), 04/17/2025 13:24:11

04/17 13:24, 1天前 , 33F
現在重點是美國究竟能抓多少產能回去的問題
04/17 13:24, 33F

04/17 13:24, 1天前 , 34F

04/17 13:24, 1天前 , 35F
可以研發人肉機器人
04/17 13:24, 35F

04/17 13:24, 1天前 , 36F
沒什麼都要 但無差別加關稅就很白目
04/17 13:24, 36F

04/17 13:25, 1天前 , 37F
沒有川普干預,七巨頭為了避險可能要求1~2成的晶片
04/17 13:25, 37F

04/17 13:25, 1天前 , 38F
產能過去,但川普明顯就不只要這樣,最後平衡點在
04/17 13:25, 38F

04/17 13:25, 1天前 , 39F
哪目前還不知道
04/17 13:25, 39F

04/17 13:25, 1天前 , 40F

04/17 13:25, 1天前 , 41F
美國的解套方式就是大量引入現代黑奴亞洲人 這樣各
04/17 13:25, 41F

04/17 13:25, 1天前 , 42F
種生產的產業鏈就能移回美國了
04/17 13:25, 42F

04/17 13:27, 1天前 , 43F
川普沒有常識 川普搞死美國自己 但是每天最生氣的
04/17 13:27, 43F

04/17 13:27, 1天前 , 44F
卻是霉體 鄉民 散戶 真的笑死人
04/17 13:27, 44F

04/17 13:27, 1天前 , 45F
美國產能平衡點在哪不確定 不過上限確定是美國內需
04/17 13:27, 45F

04/17 13:28, 1天前 , 46F
機器人解體
04/17 13:28, 46F

04/17 13:29, 1天前 , 47F
以美國市場來說 粗略的上限約30% 因產品而增減
04/17 13:29, 47F

04/17 13:30, 1天前 , 48F
台灣成為51洲 全部問題迎刃而解
04/17 13:30, 48F

04/17 13:30, 1天前 , 49F
重新定義就好
04/17 13:30, 49F

04/17 13:33, 1天前 , 50F
愛用關稅就自己生產啊 看多猛
04/17 13:33, 50F

04/17 13:36, 1天前 , 51F
誰叫美國選了一個智障呢
04/17 13:36, 51F

04/17 13:38, 1天前 , 52F
川普就以為中國的公司也會像台G一樣去美國建廠
04/17 13:38, 52F

04/17 13:39, 1天前 , 53F
精密工業短時間根本轉不了單 轉了成本也完全沒辦法
04/17 13:39, 53F

04/17 13:39, 1天前 , 54F
跟中國抗衡
04/17 13:39, 54F

04/17 13:40, 1天前 , 55F
台灣免稅幫你做啊 工具機轉型潮
04/17 13:40, 55F

04/17 13:41, 1天前 , 56F
美國人要先自己做機器人的螺絲啊,不然機器人會從天
04/17 13:41, 56F

04/17 13:41, 1天前 , 57F
上掉下來?
04/17 13:41, 57F

04/17 13:41, 1天前 , 58F
臺積電利潤夠高去設廠ok 但供應鏈上下游低利潤的供
04/17 13:41, 58F

04/17 13:41, 1天前 , 59F
美國這樣搞就是營商環境惡化,誰還要投資阿
04/17 13:41, 59F

04/17 13:41, 1天前 , 60F
應商誰要去? 賠錢幫你台積電幹活嗎 怎麼可能
04/17 13:41, 60F

04/17 13:44, 1天前 , 61F
低成本的東西不可能去美國設廠啦.除非美國要買比現
04/17 13:44, 61F

04/17 13:44, 1天前 , 62F
在成本高三倍以上的機器人.
04/17 13:44, 62F

04/17 13:48, 1天前 , 63F
太平洋沒加蓋, 不爽可以移民中國
04/17 13:48, 63F

04/17 13:55, 1天前 , 64F
美國這樣搞 說白就是全世界物價都要漲到跟美國一樣
04/17 13:55, 64F

04/17 14:12, 1天前 , 65F
美國人會去工廠打零件嗎?
04/17 14:12, 65F

04/17 14:12, 1天前 , 66F
其他國家會跟其他國家買阿 怎麼可能跟美國一樣
04/17 14:12, 66F

04/17 14:13, 1天前 , 67F
越南產的三萬蘋果 跟美國產的十萬蘋果 當然跟越南買
04/17 14:13, 67F

04/17 14:28, 1天前 , 68F
連螺絲都做不出來
04/17 14:28, 68F

04/17 14:33, 1天前 , 69F
那就自己做
04/17 14:33, 69F

04/17 14:41, 1天前 , 70F
「美國製造」機器人? who cars?
04/17 14:41, 70F

04/17 14:47, 1天前 , 71F
美國只是在墊高生產成本削弱美商而已
04/17 14:47, 71F

04/17 15:00, 1天前 , 72F
人形機器人 想太多了
04/17 15:00, 72F

04/17 15:28, 1天前 , 73F
海水現在是退潮還是漲潮?
04/17 15:28, 73F

04/17 16:13, 1天前 , 74F
都是如此,在那惡搞結果是一直不斷墊高成本
04/17 16:13, 74F

04/18 08:09, 1天前 , 75F
要做美國製造也不是像他這樣強迫人投資美國
04/18 08:09, 75F
文章代碼(AID): #1e08vC_P (Stock)
文章代碼(AID): #1e08vC_P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