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前IMF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降至2%
原文標題:前IMF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降至2%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ek0nqK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5-10-25 2:17 PM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韓江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在跟美國貿易戰的刀光劍影下,中共四中全會落幕並通過了未來五年經濟計劃。前國際貨
幣貿易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告訴大紀元,中國經濟增長未來幾年能達到2%~3%就不
錯了。中共希望建立強勁的國內市場,以擺脫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命運,但是疲軟的房市
和脆弱的社保體系導致這一目標很難達到。該經濟學家還認為,在美中貿易戰的對決中,
中國經濟更脆弱。
中共四中全會正值美中貿易戰更加劍拔弩張之際,會議批准了未來五年國家發展目標規劃
草案。雖然草案尚未公布,但是四中全會公報透露了第十五個五年計劃的一些內容。
公報說,中國要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科技自主權與自主實力,
引領高品質發展新生產力,要建立強勁國內市場,要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等等。
前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Rogoff Kenneth)告訴大紀元,擴大國內市場
確實是中國發展的關鍵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非常專注於基礎設施和出口,而且似乎還在繼續這種做法。在大多
數國家,消費至少占國民所得的60%。在美國,這一比例是國民所得的三分之二,即66%。
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遠低於50%。這在需求方面是一個龐大的缺失。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沒
有強調這一點。這很有意思,但公報只有一句話。」
肯尼斯·羅格夫目前是哈佛大學國際經濟學講席教授。他於2001年至2003年擔任國際貨幣
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當選院士,長
期位列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十幾位經濟學家之列,同時他也是國際象棋大師。
中國擴大內需有多重阻礙
羅格夫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品質長期以來一直很低,中國經濟需要重新平衡。
「中國一直在建設並非急需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它一直在生產出口產品,但世界還沒有
準備好購買足夠的產品,它需要更多地轉向國內市場。我認為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是,它
說想要擴大國內市場,(但是)他們打算怎麼做呢?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有趣的問題。」
羅格夫指出,中國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和脆弱的社保系統讓「建立強勁的國內市場」這個目
標「非常具有挑戰性」。
「目前消費非常疲軟,因為許多城市的房屋建設過剩,價格過高。許多城市的房價正在下
跌。住房可能占中國普通家庭財富的80%。所以,人們非常擔心自己損失了這麼多錢,這
很難讓他們消費。」
中國9月新房價格以11個月以來的最快速度下跌。路透社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計算
,9月新建住宅價格較上月下降0.4%,年比來看,9月新建住宅價格下降2.2%。
羅格夫說,「建立強勁國內市場」的目標難以實現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缺乏完善的養
老保障和醫療保障。「人們需要儲蓄,為養老做準備。」
「醫療保健水平非常低。在我看來,許多地方的醫療保健水平仍然低於應有的水平。所以
人們不得不為此儲蓄。所以,很難讓人增加消費。」
他說,民眾還有很多存錢的原因,「中國仍然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一個孩子要照顧父
母,甚至可能還要照顧自己的孩子,他們需要為此儲蓄。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需要支付子女
的教育費用,也必須為此儲蓄。」
如果中國經濟不能從依靠出口轉變為依靠內需,那麼中國可能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羅格夫說:「我認為他們需要一個更強調消費、更強調國內消費需求的發展策略,才能實
現永續發展。否則,中國就有可能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即一個國家達到一定的收入
水平,例如中等收入,但之後就無法再進一步發展了。」
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到2%
即使國內需求疲軟,中共仍然沒有放棄維持經濟高增長的目標。中共領導人堅稱,實現
2035年躋身「中等已開發國家」行列、經濟規模在2020年翻倍的目標。荷蘭國際集團大中
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琳表示,這意味著未來十年年平均增長率約為4%~5%。
然而,羅格夫認為,中國經濟如果能達到2%~3%的增長速度就不錯了。
「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如果年增長率保持在2%或3%,我認為會表現不錯,以
人均計算,這仍然比大多數國家要好,但不會達到5%或6%。官方數據或許呈現的是這個樣
子,但是我認為真實的核算結果應該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年增4.8%,略高於預期。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20日
聲稱,這為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過,公開報導展示的情
況遠沒有那麼樂觀。中國家庭不願增加消費,企業投資減少。經濟增長尚未完全崩潰的唯
一原因是中國工廠正以創紀錄的水平向全球出口產品,這加劇了從華盛頓到布魯塞爾跟北
京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
美國跟中共的貿易戰激戰正酣。在中共提出限制稀土出口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中國
商品徵收100% 的關稅。10月24日,川普政府發動了新的攻勢。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
里爾宣布,對中共履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經濟貿易協定》(簡稱
「第一階段協議」)的情況啟動301條款調查。如果調查顯示中共未履行協議,將導致對
中國徵收額外關稅。
貿易戰對決美國實力勝過中國
這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美國和中國,誰更加扛得住呢?
羅格夫說:「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更能承受冷戰(貿易戰)的壓力,因為中國人民更習
慣應對困難時期。習近平對權力的控制更加嚴格。所以我認為,歸根究底,在政治上,川
普更容易受到衝擊。」
在中共的鐵腕高壓下,中國人民經歷了啃樹皮甚至人吃人的日子,卻無法反抗。而在民主
制度的美國,總統必須傾聽選民的呼聲。
現在正值美國大豆豐收的季節,但是農民們卻憂心忡忡。11年前的這個時候,中國從美國
購買了價值126億美元的大豆,但今年,中國尚未從美國農民手中購買任何大豆。中共此
舉正是為了打擊川普的票倉。
然而,這一切並不能抹殺中國在貿易戰中受到的沉重打擊。
羅格夫說:「在經濟上,中國更脆弱,因為它已經面臨房地產危機。房地產和基礎建設是
中國最大的產業,如果算上直接和間接投入,幾乎占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面臨的問
題在某種程度上讓人聯想到日本。日本經濟正在放緩,而且是急劇放緩。而美國則仍然表
現良好。因此,美國的經濟地位更強。」
中共數據顯示,受強勁的消費支出和進口下降的推動,今年春季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超出
了先前的預期。衡量商品和服務產出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4月至6月期間的年化增長
率為3.8%,高於先前估計的3.3%。
美國消費者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引擎,面對關稅和經濟不確定性,他們仍然保持韌性。截
至6月底的一年中,消費者支出增加了2.5%,高於先前估計的1.6%。8月零售額較上月增長
0.6%,超出預期。
中共科技野心在全球遭到重創
自從2022年以來,美國政府對向中國出口半導體技術、設備和工具加強管制,以維護美國
在這一關鍵領域的領先地位。中共在公報中表示,要增強科技自主權與自主實力。
羅格夫表示,這些策略是合理的,但是它的科技野心在世界上遭到重創。
「它繼續強調製造業和出口,但不幸的是,世界其它國家一直在對中國關閉大門,儘管我
必須說,歐洲表示希望減少污染,減少碳排放,但是它實際上不允許中國電動車進入。」
歐盟於2023年10月啟動了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初步認定中國電動車生產商獲得政
府補貼,對歐盟產業造成威脅。調查結果顯示不公平補貼的存在,並於2024年11月1日開
始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關稅,稅率最高可達38.1%。
美國也同樣拒絕中國製造的電動車。
羅格夫說:「即使在拜登執政期間,美國也不允許中國電動車進入。這對(中國共產)黨
的領導層來說一定非常令人沮喪,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正在實現聯合國和其它機構提出的長
期目標,他們正在盡一切努力生產綠色產品,以減少發展和污染,但世界卻不願吸收如此
多的出口產品。」
心得/評論:
中國多數人都還沒富起來
經濟成長率可能就要放緩到3%以下了
很可能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內需疲弱之下,出口又受各國反傾銷稅抑制
經濟成長率下滑股市也好不到哪去
有投資中國股市的網友要注意風險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0.1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1482064.A.285.html
推
10/26 20:35,
3小時前
, 1F
10/26 20:35, 1F
→
10/26 20:37,
3小時前
, 2F
10/26 20:37, 2F
推
10/26 20:38,
3小時前
, 3F
10/26 20:38, 3F
→
10/26 20:39,
3小時前
, 4F
10/26 20:39, 4F
噓
10/26 20:40,
3小時前
, 5F
10/26 20:40, 5F
→
10/26 20:40,
3小時前
, 6F
10/26 20:40, 6F
推
10/26 20:44,
3小時前
, 7F
10/26 20:44, 7F
噓
10/26 20:44,
3小時前
, 8F
10/26 20:44, 8F
推
10/26 20:44,
3小時前
, 9F
10/26 20:44, 9F
→
10/26 20:45,
3小時前
, 10F
10/26 20:45, 10F
噓
10/26 20:46,
3小時前
, 11F
10/26 20:46, 11F
推
10/26 20:46,
3小時前
, 12F
10/26 20:46, 12F
→
10/26 20:46,
3小時前
, 13F
10/26 20:46, 13F
→
10/26 20:46,
3小時前
, 14F
10/26 20:46, 14F
→
10/26 20:46,
3小時前
, 15F
10/26 20:46, 15F
推
10/26 20:52,
3小時前
, 16F
10/26 20:52, 16F
→
10/26 20:53,
3小時前
, 17F
10/26 20:53, 17F
噓
10/26 20:57,
3小時前
, 18F
10/26 20:57, 18F
推
10/26 20:57,
3小時前
, 19F
10/26 20:57, 19F
→
10/26 20:57,
3小時前
, 20F
10/26 20:57, 20F
→
10/26 20:59,
3小時前
, 21F
10/26 20:59, 21F
推
10/26 21:03,
3小時前
, 22F
10/26 21:03, 22F
推
10/26 21:07,
3小時前
, 23F
10/26 21:07, 23F
→
10/26 21:07,
3小時前
, 24F
10/26 21:07, 24F
→
10/26 21:15,
3小時前
, 25F
10/26 21:15, 25F
→
10/26 21:15,
3小時前
, 26F
10/26 21:15, 26F
→
10/26 21:15,
3小時前
, 27F
10/26 21:15, 27F
→
10/26 21:19,
2小時前
, 28F
10/26 21:19, 28F
推
10/26 21:20,
2小時前
, 29F
10/26 21:20, 29F
推
10/26 21:23,
2小時前
, 30F
10/26 21:23, 30F
→
10/26 21:24,
2小時前
, 31F
10/26 21:24, 31F
→
10/26 21:24,
2小時前
, 32F
10/26 21:24, 32F
→
10/26 21:24,
2小時前
, 33F
10/26 21:24, 33F
→
10/26 21:35,
2小時前
, 34F
10/26 21:35, 34F
噓
10/26 21:44,
2小時前
, 35F
10/26 21:44, 35F
推
10/26 22:00,
2小時前
, 36F
10/26 22:00, 36F
推
10/26 22:13,
2小時前
, 37F
10/26 22:13, 37F
→
10/26 22:14,
2小時前
, 38F
10/26 22:14, 38F
→
10/26 22:16,
1小時前
, 39F
10/26 22:16, 39F
推
10/26 22:31,
1小時前
, 40F
10/26 22:31, 40F
噓
10/26 22:34,
1小時前
, 41F
10/26 22:34, 41F
推
10/26 22:45,
1小時前
, 42F
10/26 22:45, 42F
推
10/26 22:51,
1小時前
, 43F
10/26 22:51, 43F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