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ETF要不要配息?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saiya)時間22小時前 (2025/11/10 11:05), 編輯推噓33(34159)
留言94則, 44人參與, 10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版上的前輩大家好, 小弟最近在規劃長期投資時,遇到了兩種似乎互相衝突的觀點,想請教大家的看法。 觀點一:周冠男教授的「自動複利」與「避稅」說 我有關注到周冠男教授的分享,他推薦買「不配息的0050連結ETF」(或類似的累積 型ETF)。 理由 1 (複利): 這種ETF會把股息自動再轉入投資,投資人完全不用動手,長期下 來的複利效果非常驚人。 理由 2 (稅務): 他還提到一個重點,不配息, 代表投資人「沒有股利收入」,因此不需要繳納股利所得稅,也不會被課到二代健保 補充保費。這對高所得族群或股利大戶非常有利。 觀點二:AI 建議的「領息節稅」說 我後來去詢問 Gemini 他卻提出不同看法。 AI 說:如果買不配息的ETF,等於是放棄了台股股利每年「8.5% 的可扣抵稅額」 (上限8萬元)。 AI 建議:應該買會配息的 0050,領到股息後,再「手動」把股息買回去。 這樣做同樣能達到複利效果,而且還可以額外享受到股利的節稅優惠。 我的疑問:(已加入我的情況) 這兩種說法都各自有道理,但似乎適用於不同的人, 讓我有點混亂。 周教授的「理由2」(避稅、避二代健保)我理解, 但小弟我並非高所得族群,所得稅率不高,對我來說,「避稅」的好處好像很小, 反而 AI 提的「8.5% 抵稅額」更實用, 想請教版上的前輩們,如果像我這樣的「非高所得」投資人, 以「長期總報酬最大化」為目標: 1. 是否「領息(0050) + 手動再投 + 賺8.5%抵稅」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2. 還是說,「自動複利」的優勢(例如省事、無摩擦成本)仍然大到足以蓋過 那 8.5% 的稅務優惠? 3. 「手動再投入」的複利效果,真的會因為「手續費」或「買入的時間差」 而明顯輸給「自動再投入」嗎? 謝謝大家解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2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2743939.A.326.html

11/10 11:06, 22小時前 , 1F
領R再定期定額進去R
11/10 11:06, 1F

11/10 11:09, 22小時前 , 2F
我不知道不配息基金會怎麼扣稅
11/10 11:09, 2F

11/10 11:09, 22小時前 , 3F
領息是現金流 再投入要承擔投資風險
11/10 11:09, 3F

11/10 11:12, 22小時前 , 4F
沒工作的話當然領息 有工作會算所得稅 就不領息
11/10 11:12, 4F

11/10 11:13, 22小時前 , 5F
另外買不配息基金管理費超高 又不是股票市場
11/10 11:13, 5F

11/10 11:13, 22小時前 , 6F
阿你就每年8萬吃到滿 剩下不配息就好啦
11/10 11:13, 6F

11/10 11:15, 22小時前 , 7F
每年要配到96萬用光8萬額度0050要買滿3000萬喔 呵呵
11/10 11:15, 7F

11/10 11:18, 22小時前 , 8F
你有這麼多本再來煩惱
11/10 11:18, 8F

11/10 11:18, 22小時前 , 9F
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
11/10 11:18, 9F

11/10 11:19, 21小時前 , 10F
看你年紀 你年輕輕還能等待幾輪股市V轉你就買市值
11/10 11:19, 10F

11/10 11:19, 21小時前 , 11F
型這種的
11/10 11:19, 11F

11/10 11:19, 21小時前 , 12F
如果你年屆退休已經等不了幾個七年翻一倍的就加大
11/10 11:19, 12F

11/10 11:19, 21小時前 , 13F
放在高股息領息支應生活 兩邊只是看年紀調整比例
11/10 11:19, 13F

11/10 11:21, 21小時前 , 14F
你如果所得稅率是5%,那領息完再投入也不錯
11/10 11:21, 14F

11/10 11:22, 21小時前 , 15F
想東想西你不如各50%,拖的這段時間時間複利都浪費
11/10 11:22, 15F

11/10 11:23, 21小時前 , 16F
兩萬八不買,你要等到三萬再買嗎
11/10 11:23, 16F

11/10 11:23, 21小時前 , 17F
真的,突破盲腸, 謝謝大家的意見要吃滿8萬也太難了
11/10 11:23, 17F

11/10 11:24, 21小時前 , 18F
連台積都在季配了 熱門的都有配啊
11/10 11:24, 18F

11/10 11:25, 21小時前 , 19F
如果已經老到判斷力差,那領股息就好
11/10 11:25, 19F

11/10 11:26, 21小時前 , 20F
巴菲特也得服老阿
11/10 11:26, 20F

11/10 11:26, 21小時前 , 21F
我覺得 已經不是避不避稅的問題 而是在於 你需要
11/10 11:26, 21F

11/10 11:26, 21小時前 , 22F
用錢時 賣股換錢後的負報酬你會不會痛
11/10 11:26, 22F

11/10 11:26, 21小時前 , 23F
雖然他躲崩挺厲害的
11/10 11:26, 23F

11/10 11:27, 21小時前 , 24F
重點是所得稅率12%以內的, 一般薪水族, 領股息賺
11/10 11:27, 24F

11/10 11:27, 21小時前 , 25F
那個8.5%額度,然後自己手動買回去
11/10 11:27, 25F

11/10 11:29, 21小時前 , 26F
我自己是存00878 目前存了5年 一邊用錢 一邊股利再
11/10 11:29, 26F

11/10 11:29, 21小時前 , 27F
投入 老實說 就算是負的領到的股息都能cover掉現
11/10 11:29, 27F

11/10 11:29, 21小時前 , 28F
在的報酬 我的成本21.86
11/10 11:29, 28F

11/10 11:30, 21小時前 , 29F
分散風險 懂的就懂
11/10 11:30, 29F

11/10 11:30, 21小時前 , 30F
我覺得0050比較像是我的基金操作 哪天你真的要用
11/10 11:30, 30F

11/10 11:30, 21小時前 , 31F
錢 就算是負報酬你也要覺得不會痛啊
11/10 11:30, 31F

11/10 11:31, 21小時前 , 32F
反正高買 低也買 風險就是 你要用錢賣股時 正報酬
11/10 11:31, 32F

11/10 11:31, 21小時前 , 33F
或負報酬能能不能扛住自己的心態
11/10 11:31, 33F

11/10 11:33, 21小時前 , 34F
台灣沒資本利得稅, 累積型的抵扣額是無限
11/10 11:33, 34F

11/10 11:33, 21小時前 , 35F
然後你在意8萬的抵扣額?
11/10 11:33, 35F

11/10 11:33, 21小時前 , 36F
領息節稅是美國的制度,台灣領息反而要繳稅
11/10 11:33, 36F

11/10 11:33, 21小時前 , 37F
避不避稅我覺得無妨 自己本身是有月月捐獻 我能
11/10 11:33, 37F

11/10 11:33, 21小時前 , 38F
賺 國家扣我無所謂 但資源也請國家好好分配
11/10 11:33, 38F

11/10 11:35, 21小時前 , 39F
領息節稅是for美國本地人不for海外投資的台灣人
11/10 11:35, 39F

11/10 11:45, 21小時前 , 40F
美國要繳資本利得 不能混為一談吧
11/10 11:45, 40F

11/10 11:50, 21小時前 , 41F
我全都要
11/10 11:50, 41F

11/10 11:50, 21小時前 , 42F
配息和不配息的兩個都買 只是比例差吧
11/10 11:50, 42F

11/10 12:06, 21小時前 , 43F
賣股就是領息 不用傻傻的去買會配息的
11/10 12:06, 43F

11/10 12:06, 21小時前 , 44F
手動再投入不就等於單筆加碼
11/10 12:06, 44F

11/10 12:08, 21小時前 , 45F
這每個人情形不同,可不可以多自己思考一下,不要
11/10 12:08, 45F

11/10 12:08, 21小時前 , 46F
只抄AI匯總資料,搞得一知半解...
11/10 12:08, 46F

11/10 12:10, 21小時前 , 47F
一般人根本不用擔心這問題
11/10 12:10, 47F

11/10 12:12, 21小時前 , 48F
都分配給友友了 這就是你期待的好好分配
11/10 12:12, 48F

11/10 12:13, 21小時前 , 49F
台股資本利得免稅 領息雖然有扣抵額但跟不領息的比
11/10 12:13, 49F

11/10 12:13, 21小時前 , 50F
根本沒省到吧
11/10 12:13, 50F

11/10 12:19, 20小時前 , 51F
ETF先看內扣
11/10 12:19, 51F

11/10 12:20, 20小時前 , 52F
正二不配息,去研究一下
11/10 12:20, 52F

11/10 12:23, 20小時前 , 53F
假提問真廣告
11/10 12:23, 53F

11/10 12:28, 20小時前 , 54F
選2就是國家感謝您無私的奉獻,想不通就請先詳讀所
11/10 12:28, 54F

11/10 12:28, 20小時前 , 55F
得稅法14-1條
11/10 12:28, 55F

11/10 12:29, 20小時前 , 56F
上面有說,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8.5趴沒用
11/10 12:29, 56F

11/10 12:35, 20小時前 , 57F

11/10 12:38, 20小時前 , 58F
你的抵稅額是從股利分配前預先扣繳10%裡面來的,然
11/10 12:38, 58F

11/10 12:38, 20小時前 , 59F
後扣了10%只讓你抵8.5%
11/10 12:38, 59F

11/10 12:39, 20小時前 , 60F
資質駑鈍 思考兩天了沒有結論才斗膽上來問一下
11/10 12:39, 60F

11/10 12:51, 20小時前 , 61F
配息要繳所得真的低能
11/10 12:51, 61F

11/10 12:51, 20小時前 , 62F
個人是重現金流 但小心現在的補充保費
11/10 12:51, 62F

11/10 12:52, 20小時前 , 63F
你沒有其他收入嗎
11/10 12:52, 63F

11/10 13:01, 20小時前 , 64F
上班族有收入阿,是想拿部分資金做分散風險 所以研究
11/10 13:01, 64F

11/10 13:01, 20小時前 , 65F
還是無腦0050好了
11/10 13:01, 65F

11/10 13:02, 20小時前 , 66F
一下ETF 結果看到兩種不同說法
11/10 13:02, 66F

11/10 13:07, 20小時前 , 67F
有收入不夠花嗎?沒有的話其實你不缺現金流阿 你只
11/10 13:07, 67F

11/10 13:07, 20小時前 , 68F
是想要滿足安全感 但那是最有利的選擇嗎
11/10 13:07, 68F

11/10 13:16, 20小時前 , 69F
綠角有分析 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
11/10 13:16, 69F

11/10 13:16, 20小時前 , 70F
建議看過再決定, 可能不是表面上你想的那樣
11/10 13:16, 70F

11/10 13:17, 20小時前 , 71F
要考慮的元素蠻多的
11/10 13:17, 71F

11/10 13:17, 20小時前 , 72F
最好的還是 0050, 006208 直接不配息
11/10 13:17, 72F

11/10 13:19, 19小時前 , 73F
我覺得你當債蛙可能比較好
11/10 13:19, 73F

11/10 13:21, 19小時前 , 74F
感謝descent大, 看完了果然很有幫助 謝謝
11/10 13:21, 74F

11/10 13:23, 19小時前 , 75F
新手上路..債蛙部分還要學習一下 XD
11/10 13:23, 75F

11/10 13:25, 19小時前 , 76F
不要
11/10 13:25, 76F

11/10 13:53, 19小時前 , 77F
每個人需求不同 風險承受能力不同 沒有標準答案
11/10 13:53, 77F

11/10 14:09, 19小時前 , 78F
不用刻意提到周冠男吧
11/10 14:09, 78F

11/10 14:12, 19小時前 , 79F
因為我看到就他在講不要配息..
11/10 14:12, 79F

11/10 14:29, 18小時前 , 80F
嫌稅繳太少才要配息
11/10 14:29, 80F

11/10 14:44, 18小時前 , 81F
想這麼多幹麼,你是有多少錢買 0050
11/10 14:44, 81F

11/10 14:45, 18小時前 , 82F
認真說投不了多少錢不要想東想西
11/10 14:45, 82F

11/10 14:54, 18小時前 , 83F
所得稅5%的領股息划算,12%不划算
11/10 14:54, 83F

11/10 15:14, 18小時前 , 84F
意思是繳稅有到8萬 才須考慮要不要領滿96萬股利嗎
11/10 15:14, 84F

11/10 15:39, 17小時前 , 85F
應該是像7樓大大說的有買滿3000萬的0050才來考慮
11/10 15:39, 85F

11/10 16:52, 16小時前 , 86F
所得稅5%級距的人,因為股利可抵扣8.5%稅,所以說你
11/10 16:52, 86F

11/10 16:52, 16小時前 , 87F
領到的股利(54c)可以退(8.5-5)=3.5%的錢回來,如果
11/10 16:52, 87F

11/10 16:52, 16小時前 , 88F
殖利率用5%算,要買到可抵扣上限8萬元,大約要買到1
11/10 16:52, 88F

11/10 16:52, 16小時前 , 89F
800萬,但5%級距的人會有1800萬也是蠻弔詭的
11/10 16:52, 89F

11/10 16:54, 16小時前 , 90F
但假如你是12%級距的人,你領到的股利(54c),反而要
11/10 16:54, 90F

11/10 16:54, 16小時前 , 91F
多繳(12-8.5)=3.5%的錢出去,這就是差異
11/10 16:54, 91F

11/10 17:05, 16小時前 , 92F
先有三千萬再來考慮這種事情的確也是沒說錯
11/10 17:05, 92F

11/10 22:46, 10小時前 , 93F
當然選不配息,你配出來扣費用自己再買入又扣費用
11/10 22:46, 93F

11/10 22:46, 10小時前 , 94F
,傻了喔
11/10 22:46, 94F
文章代碼(AID): #1f4LQ3Cc (Stock)
文章代碼(AID): #1f4LQ3Cc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