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的被動型ETF投資方式及心得(綠角)
我目前所選擇的投資法,基本上也就是綠角所提倡的「被動型ETF投資」
之前在板上爬了一些文,看到版友對這種投資法看來是毀譽參半,讓我有點驚訝...
因此發這篇,主要是想把我對被動型ETF投資的研究及心得提供出來,
並且對版上「被動型ETF投資」的反對意見提出一些看法
我的目的,絕對不是希望各位相信我 (千萬不要信我,結果虧錢後怪我XD)
相反地我希望各位挑戰我,讓我了解這種投資法是否有什麼缺失!
基本觀念:股票無法預測,但市場會成長
「被動型ETF投資」的理論基礎在於:對於絕大多數人,甚至包含那些專業投資人,
是無法預測短期指數漲跌的
所以各種追求買低賣高的手段,是沒有意義的
指數雖然短期無法預測,但因為科技進步、通貨膨脹、文明發展等因素,
長期市場的趨勢是向上的
因此「被動型ETF投資」的精神就是:只投資被動追蹤大盤的ETF,透過市場成長及股利,
取得市場平均報酬率,以長期的複利累積資產
這邊綠角跟<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 >這本書,都有舉出一些例子:
包含過去統計,大部分的主動型基金長期績效低於追蹤大盤的被動式ETF
美國曾經找幾個投資專家跟追蹤大盤的ETF進行模擬PK,
結果幾年後那些專家因為績效跟ETF差距太大,紛紛退出
另外<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 >有個譬喻很有趣:
他把市場比喻成人,而股票指數就是被人牽著的狗
狗始終會跟著人向前走,但是你永遠無法預測狗什麼時候會往前衝幾步、往後跑一段
你也無法知道狗繩有多長
投資標的:全球市場
投資某個地區的好處是,如果那個地區的成長高於全球,那你就賺到
但風險是,那個地區的經濟也可能陷入長期衰退(如戰爭、政治動盪等因素)
你很難預測那個地區長期的狀況如何,所以建議就是以全球市場為標的
因為全球要陷入長期衰退的機率就相對極低
資產配置:投資組合需包含股債
因為股市跟債市是屬負相關,因此投資組合需包含股市跟債市,以平衡風險
一般理論是,年紀越大越不能承受風險,因此放在風險較低的債劵的比例就要越高
我看過的比例是用(100-年齡)%,當作股票部分的比例,剩下的就投資債劵
當然如果你個人的風險耐受力比較高,就用(110-年齡)%
至於多少比例投資國內市場,多少比例要投資在全球市場?
這個好像沒有一定,有人說1:1,也有人說看自己對於國內市場的信心決定
我個人目前是預計國內:全球是1:2
投資標的:選擇表現最貼近大盤績效的被動式ETF
基本觀念是,被動式ETF的管理費比主動式基金或ETF低太多了,
雖然帳面上只有差幾%的管理費,但是長期複利下是很可觀的
而挑選被動式ETF的重點是,績效的表現要越貼近大盤越好
股票:
國內並沒有追蹤大盤的ETF,因此大概只能用0050這支的表現最貼近大盤
全球部分,目前台灣沒有直接販賣追蹤全球指數的ETF,
因此要透過複委託,或直接到美國開戶,來購買
當然選擇ETF還有些眉角,我沒有細細研究,是直接參考綠角的書,選擇VT這支
債劵:
國內沒有債劵ETF
全球部分,一樣要透過透過複委託,或直接到美國開戶,
我一樣是參考綠角的書,選擇BWX這支
投資劵商:自己美國開戶最便宜
要投資國內0050,就到國內劵商開戶就好
但要投資全球股市,目前就只有複委託和直接到美國開劵商戶2條路
複委託因為還要多抽一筆手續費,所以一般是建議直接到美國開戶
其實到美國開戶並不難,以版友們的資質都能研究複雜線圖了
用我附的參考資料看一看,應該很容易開戶
而且台灣人最常用的TD Ameritrade 和 Firstrade兩家,都有中文介面和客服了
p.s但複委託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幸意外身亡時,遺產的處理很方便
因此見仁見智,你可以參考底下的資料,選擇要複委託或美國開戶
http://hclovenote.blogspot.tw/2014/10/td-ameritrade-20141013.html
劵商選擇:
台灣券商的費用好像沒差太多,請自己挑選方便操作的
美國劵商的部分,原則上就是挑TD Ameritrade 和 Firstrade這兩家
除了前面提到有中文界面及客服外,
這兩家劵商還有自動退稅服務
當然這兩家各有千秋
TD Ameritrade單次交易手續費較高(6.95美元),但有100多支免手續費的基金或ETF
不過最近綠角推薦的ETF好像很多都被拿掉了...
Firstrade則是單次手續費是市面上最低的(2.95美元)
另外注意,這兩家第一次開戶,匯入資金達一定金額以上,都有一些優惠,
如前2個月500次交易免手續費、甚至有回饋金等
要開戶時可以留意一下
進場時機:長期定期定額
用長期定期定額的方式進場,有兩個原因
1.
雖然市場長期的趨勢是向上,但你一次在某個時間點投入一大筆金額,
是有可能倒楣剛好投在高點的
而且換匯時,也有可能倒楣換到美金的高點
因此不要單一時點進出,長期定期額,才能分散市場及匯率風險
2.
對一般上班族而言你的資金來源也是屬於定期定額
至於投入的時間不一定剛好要一個月,看投入所需要的成本(手續費、電匯費)等來決定,
以國泰世華銀行為例,要把錢匯到美國劵商,目前單次不限金額的電匯費是500元
如果你資金比較少,那就一次累積多一點,再匯到美國
至於投入資金的多寡,看你自己選擇
可以隨薪水增長而增長
或是以經濟成長率+通膨率來當作增長的依據
我個人就是把閒錢投入就對了
再平衡
根據之前資產配置,你會有固定比例的股票債劵
但是在投資過程中,會互有漲跌,原則上兩者是反向的
因此每次投入資金時,就投入到比例偏低的那個,那就可以自動達到「買低賣高」的效果
例如如果你原本投資設定的比例是股票80%,債劵20%
可是最近被川普這樣搞,股票跌,債劵漲,結果變成了股票75%,債劵25%
那你接下來投資資金就集中投到股票,讓股票比例慢慢變回80%
當然當你資金越變越高時,用這種定期投入資金的方式平衡就會很慢
因此如果你發現資金平衡偏離嚴重時,
可以每年定一個時間點賣出高比例的部分,投入到比例變低的那塊
但注意,賣出所得的資金,要依規定,隔幾天後才能投入
報酬率:
根據我看的資料,過往的統計,以這種方式投資大概是可達到年複利10%
這個報酬率的統計期間,也包含世界大戰、2008雷曼兄弟這種大事件
當然未來無法預測,但是依據市場成長的概念,理論上長期報酬率應該是正向的
稅:
目前在美國劵商開戶,股利部分會課30%稅率
但其中有部分的稅,劵商會自動退稅給你,
我有看過有其他方法說可以再另外申請退稅,但也有人說這種方法在法律上有疑義
所以我個人目前是不管退稅問題,只讓美國劵商自動退
風險:
所有的事情都有風險,
雖然「被動型ETF投資」以全球市場為標的,但還是有難以克服的風險
就是全球進入長期性衰退,如發生全球性核戰爭、或外星人入侵,導致金融體制全面崩壞
不過我想到那時,大家也只能撿瓶蓋當貨幣,
不管你是主動投資人,甚至是錢放銀行恐怕都沒啥意義了
另外我還想到幾個可能性比較高的風險:
1.美國宣佈台灣為流氓國家,沒收全部在美國資產
各個國家都幹過沒收資產這檔事
你或許會以為美國怎麼可能這樣對付台灣?
但我只想說,國際政治永遠沒有不可能
只能隨時注意,如果美國開始對台灣不爽,你可能就要準備把資金匯回台灣了
2.資安風險:
我到美國開戶的心得是,跟台灣比起來簡單太多了,
不用本人出面,全部資料只要透過電腦傳一傳就開戶了,非常方便,
但是不是會有風險?
我覺得最可怕的是,如果有人盜取到你的帳戶密碼,就可以很輕鬆地的資金全部轉走
解法應該就是資安一定要做好,
另外你最好每天去檢查登記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
因為資金要完成移出作業前,美國券商都會先發e-mail通知你
只要每天看信箱,有不正常的登入或是資金轉移,就可以把他擋下來
3.遺產問題
如前所述,不透過複委託,意外死亡了,遺屬要怎麼把錢從美國劵商拿回?
我個人目前想到的一個方法是,先把你的帳號提供給家人
另外密碼就寫在遺囑內,在你死後就可以讓家人取得密碼,把資金匯回國內的帳戶
但這個方法我還沒有驗證過,想看看版上前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反對意見:
之前爬文,看到一些反對這種投資法的意見,我想提出我的看法
1.本金低的不適合這種投資法:
這個意見的看法是,只有像綠角這類當醫生的高收入份子,才適合用這種投資法
因為他們本金多,所以才能慢慢用這麼低的複利來滾錢
我們這種一般魯蛇,要追求的是翻倍,這樣才有機會翻身
我覺得這個看法很鬼扯,
因為從數學的角度,不管本金的高低,你面對的風險值跟年化報酬率都是一樣的
但是從心理的角度,你本金越多的人,抗風險能力越高
因為同樣大跌賠90%,本金多的人可能還有100萬可以過日子,魯蛇可能就只剩10萬了
所以魯蛇玩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真的比較好?
你認為你本金低,所以想靠高風險投資一夕致富
但你也要記得,當年跟伊藤開司一起參加賭局的人,
大都最後都是摔殘摔死或是到地獄當礦工了
當然「被動型ETF投資」有個問題確實不適合低本金的人使用,
就是匯到美國的電匯費的成本
因為你如果一次匯過去的金額太低,那把電匯費算入,確實有點划不來
但是如果你今天資金真的低到這種程度,
個人建議,你還是先投資自己,增加自己的本業收入比較實在
本來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玩股票是在有閒錢,那些錢放銀行也是被通膨吃掉,才投入股市的
2.時間多的人不適合
這個看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時間多的人,只要花時間研究,
就可以取得比市場平均更高的報酬率
但基本上,「被動型ETF投資」的基本觀念就是:
大多數的人,即使是專業投資人都無法預測市場短期的波動,
因此花時間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我底下的參考資料中,有很多這種例子可以參考
3.我有把握勝過市場平均報酬率
「被動型ETF投資」只能取得市場的平均報酬率
所以絕對有一半的人可以勝過平均值(但相對地也有一半的人輸給平均值)
所以有些人的觀點就是,我有辦法勝過市場平均報酬率
所以我不屑「被動型ETF投資」
這邊我尊重,理論上大概有一半的人都會勝過平均報酬率
但你要考慮的是
這些人是真的靠他的努力勝過市場平均報酬率,還是單純屎運(倖存者偏誤)?
以我看的資料,即使是專業投資人,都不一定能勝過大盤,
你真的相信他就掌握了什麼關鍵保證能勝過大盤?
但我也相信,真的有少數人有辦法靠實力勝過大盤,像是巴菲特這種等級的
不過這種人基本上他掌握的資源跟訊息遠遠勝過我們一般人
他的投資方法也不是我們散戶能複製的(據說巴菲特會介入他投資的公司的經營層面)
甚至他本身就有一定影響市場的能力
你有辦法學嗎?
考量到當主動投資人花的時間成本、心血,
甚至如果你是挑選主動型基金花的高額管理費(還不保證獲利!)
我個人覺得選擇「被動型ETF投資」,對我是最安全也是最划算的
------------------------------------------------------------------------
最後提一下,為何我會選擇「被動型ETF投資」這種投資法
其實追根究底,可能是我性格上有種「反骨」的個性吧
我從以前就覺得市面上一堆投顧老師、基金公司的廣告很豪洨
什麼輕輕鬆鬆賺百萬、不投資是笨蛋、跟對老師讓你上天堂
就跟金庸小說式套路一樣,撿到什麼祕笈寶典,馬上就功力倍增
全部都是在鬼扯,如果這麼厲害,那他怎麼不自己偷偷賺?
如果這麼屌,他怎麼不敢保證獲利?
所以我從以前開始,就覺得投資是一件豪洨事,根本就是那些有錢人騙一般人的玩意兒
如果投資真的這麼好賺,那各大學的財金科系都是第一志願了,
其他科系的投資知識會比財金系高?
但我後來接觸到「被動型ETF投資」法後,慢慢發現這套理論是有道理
他完全不同於主流那些主動投資人的方式
「被動型ETF投資」乍看很違反直覺,不用努力就有收穫
但是細看就發現很合邏輯
「被動型ETF投資」很驢,從來不跟你說可以翻倍、一夕致富,
甚至明白告訴你,有時候報酬率還是負數
你只能慢慢放著,用複利慢慢滾,期望可能會有10%年化報酬率
但我覺得很實在,這不就是跟大部分的人生一樣,就是慢慢累積,慢慢走
真的那種一飛沖天的機會,我想還是留給小說、電影的主角就好,
我是不認為我有這種運氣的
最後,我想用個比喻:
如果你現在上班的公司是屬於死做活做,都不一定能升職加薪,
此時老闆突然說要提供你一個職位:
你只要每月上班一個小時,其他時間你愛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樣你還可以領到你在那間公司所有職員的薪水平均值
那你要不要做?
我想10個人中有11個都會接受,然後開始經營自己的副業、玩興趣,或是陪家人
但是到在投資領域,反而大家都不會做這種選擇?
參考資料:
網站:
<綠角財經筆記>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
內容非常紮實,甚至紮實到會覺得恐怖的程度
建議可以直接看綠角的書,會比較快
部落格的內容可以當進階補充
<HC愛筆記 財經部落格>
http://hclovenote.blogspot.tw/
這個部落格把到美國劵商開戶的過程寫的非常清楚,懶人包也很好用
書籍:
<綠角的基金8堂課>
個人覺得這個是綠角部落格的精華,也是整個「被動型ETF投資」的要訣
<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 : step by step圖解實戰手冊>
主要是教你怎麼去美國開戶,但是因為這本書有年紀了,很多填報資料及介面都改變了,
建議要搭配<HC愛筆記 財經部落格>看
另外這本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推薦的全球股票和債劵ETF清單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16歲就能懂、26歲就置產的投資祕訣>
這本書主要是在幹譙主動式基金,幹譙的超好笑XD
推薦可以先看,但因為是外國人寫的,台灣人要要具體操作,就要看其他的書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
這本提到「被動型ETF投資」的只有一點點,但很多理財觀念值得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28.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23074420.A.B23.html
推
04/07 12:21,
7年前
, 1F
04/07 12:21, 1F
推
04/07 12:21,
7年前
, 2F
04/07 12:21, 2F
噓
04/07 12:21,
7年前
, 3F
04/07 12:21, 3F
沒人給我廣告費阿XD
推
04/07 12:24,
7年前
, 4F
04/07 12:24, 4F
→
04/07 12:25,
7年前
, 5F
04/07 12:25, 5F
推
04/07 12:26,
7年前
, 6F
04/07 12:26, 6F
→
04/07 12:26,
7年前
, 7F
04/07 12:26, 7F
→
04/07 12:28,
7年前
, 8F
04/07 12:28, 8F
你不能只看伊籐開司,還要看其他雜魚的下場阿~
→
04/07 12:28,
7年前
, 9F
04/07 12:28, 9F
推
04/07 12:29,
7年前
, 10F
04/07 12:29, 10F
→
04/07 12:29,
7年前
, 11F
04/07 12:29, 11F
你講的這些是不是複委託阿?
可能要看一下手續費跟管理費
推
04/07 12:33,
7年前
, 12F
04/07 12:33, 12F
推
04/07 12:35,
7年前
, 13F
04/07 12:35, 13F
推
04/07 12:35,
7年前
, 14F
04/07 12:35, 14F
推
04/07 12:37,
7年前
, 15F
04/07 12:37, 15F
推
04/07 12:40,
7年前
, 16F
04/07 12:40, 16F
推
04/07 12:41,
7年前
, 17F
04/07 12:41, 17F
→
04/07 12:41,
7年前
, 18F
04/07 12:41, 18F
→
04/07 12:42,
7年前
, 19F
04/07 12:42, 19F
推
04/07 12:42,
7年前
, 20F
04/07 12:42, 20F
推
04/07 12:44,
7年前
, 21F
04/07 12:44, 21F
以長期定期定額的觀點,是不管短期波動的
因為你無法預測明天是漲還是跌,
現在的高點,長期看來可能只是低點,所以只有定期定額平衡掉風險
一旦開始有預測心態,你就走入主動投資人的路線
推
04/07 12:44,
7年前
, 22F
04/07 12:44, 22F
其實不太一樣耶
像最近我持有的VT股票一直跌,但BWX債劵有漲,所以有平衡一些風險
推
04/07 12:45,
7年前
, 23F
04/07 12:45, 23F
推
04/07 12:45,
7年前
, 24F
04/07 12:45, 24F
→
04/07 12:45,
7年前
, 25F
04/07 12:45, 25F
推
04/07 12:47,
7年前
, 26F
04/07 12:47, 26F
推
04/07 12:53,
7年前
, 27F
04/07 12:53, 27F
推
04/07 12:57,
7年前
, 28F
04/07 12:57, 28F
→
04/07 12:57,
7年前
, 29F
04/07 12:57, 29F
推
04/07 12:57,
7年前
, 30F
04/07 12:57, 30F
→
04/07 12:57,
7年前
, 31F
04/07 12:57, 31F
→
04/07 12:58,
7年前
, 32F
04/07 12:58, 32F
→
04/07 12:59,
7年前
, 33F
04/07 12:59, 33F
推
04/07 13:00,
7年前
, 34F
04/07 13:00, 34F
還有 96 則推文
還有 8 段內文
→
04/08 00:24,
7年前
, 131F
04/08 00:24, 131F
→
04/08 00:25,
7年前
, 132F
04/08 00:25, 132F
→
04/08 00:25,
7年前
, 133F
04/08 00:25, 133F
→
04/08 00:27,
7年前
, 134F
04/08 00:27, 134F
推
04/08 00:28,
7年前
, 135F
04/08 00:28, 135F
→
04/08 01:31,
7年前
, 136F
04/08 01:31, 136F
推
04/08 01:40,
7年前
, 137F
04/08 01:40, 137F
推
04/08 01:53,
7年前
, 138F
04/08 01:53, 138F
推
04/08 03:38,
7年前
, 139F
04/08 03:38, 139F
推
04/08 08:49,
7年前
, 140F
04/08 08:49, 140F
推
04/08 09:59,
7年前
, 141F
04/08 09:59, 141F
→
04/08 10:55,
7年前
, 142F
04/08 10:55, 142F
推
04/08 13:12,
7年前
, 143F
04/08 13:12, 143F
→
04/08 13:15,
7年前
, 144F
04/08 13:15, 144F
→
04/08 13:15,
7年前
, 145F
04/08 13:15, 145F
推
04/08 14:38,
7年前
, 146F
04/08 14:38, 146F
推
04/08 21:17,
7年前
, 147F
04/08 21:17, 147F
推
04/09 01:42,
7年前
, 148F
04/09 01:42, 148F
→
04/09 01:43,
7年前
, 149F
04/09 01:43, 149F
→
04/09 01:43,
7年前
, 150F
04/09 01:43, 150F
→
04/09 01:43,
7年前
, 151F
04/09 01:43, 151F
→
04/09 01:43,
7年前
, 152F
04/09 01:43, 152F
→
04/09 01:43,
7年前
, 153F
04/09 01:43, 153F
→
04/09 01:43,
7年前
, 154F
04/09 01:43, 154F
→
04/09 01:50,
7年前
, 155F
04/09 01:50, 155F
→
04/09 01:50,
7年前
, 156F
04/09 01:50, 156F
推
04/11 14:08,
7年前
, 157F
04/11 14:08, 157F
推
05/22 22:59,
7年前
, 158F
05/22 22:59, 158F
→
05/22 22:59,
7年前
, 159F
05/22 22:59, 159F
→
05/22 22:59,
7年前
, 160F
05/22 22:59, 160F
→
05/22 23:00,
7年前
, 161F
05/22 23:00, 161F
推
05/29 21:36,
7年前
, 162F
05/29 21:36, 162F
→
05/29 21:37,
7年前
, 163F
05/29 21:37, 163F
推
05/29 23:52,
7年前
, 164F
05/29 23:52, 164F
推
06/20 00:13,
7年前
, 165F
06/20 00:13, 165F
推
07/22 01:05,
6年前
, 166F
07/22 01:05, 166F
推
08/15 08:26,
6年前
, 167F
08/15 08:26, 167F
推
12/16 10:38,
6年前
, 168F
12/16 10:38, 168F
推
12/27 03:05,
6年前
, 169F
12/27 03:05, 169F
推
03/19 16:08, , 170F
03/19 16:08, 170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51
230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