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本板用語的建議(1.2)
共 4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Richter78 (The Enigma)時間19年前 (2005/05/18 00:4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僅提倡,不強制. 一、盡量避免以「臺語」單獨指稱閩南語. 一來這並非嚴謹精確的學術用語. 二來這具有劃分我群與他者的敏感性. 本板為了推崇多語/多元的臺灣文化價值. 提倡大家使用「臺灣閩南語」、「鶴佬話」、「鶴佬臺語」等用詞. 至於「河洛(ho5-lok8)話」完全與正確發音「hoh8-lo2 話」
(還有194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olyhedron (古韻~zh.wikipedia.org)時間19年前 (2005/08/16 03:48),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我最近接觸了不少臺灣朋友﹐. 平翹不分不用多說了﹐本來大陸不分平翹舌的地方也很多﹐所以也習慣了。. 兒化是一方面﹐不過也就是在口語有區別﹐而且這在大陸也分地方﹐. 比如北京、東北兒化重一些﹐. 還有不少南方人說普通話完全不帶兒化的。. 廣播或電視新聞的播音也很難得有兒化音。. 我覺得臺灣人說的“普通
(還有457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ilchFlasche (多元比國粹主義好)時間19年前 (2005/08/16 10:02),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怪不得台灣的語言所上課的時候說. 「華語和法語一樣是syllable-timed language」,. 也就是以音節(也就是一個個的「字」)為時間節拍單位啊。. 原來這不是華語原本的現象哩:p. 另外的節拍單位有mora-timed以及stress-timed,. mora是像日語那樣子以「音拍」
(還有121個字)

推噓3(3推 0噓 1→)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hiu721115 (~~一隻井底之蛙~~)時間19年前 (2005/08/16 14:18),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要把一個語言移植到一個非使用此語言的地區. 本來就會多多少少會有"走精"的現象. 而且撤退來台的中國人 大部分是江浙人士. 還有一些湖南 山東的 北京人反而少. 想學說一口標準的京片子也就困難許多. 而且台灣人很多是生長在操閩南語 客家語 還有原住民語的家庭. 多少會帶入一些說母語的習慣 像語法 音
(還有27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