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陸唸書心得
原文恕刪
我想就研究生“靠自己”這一文化上說幾句,因為這似乎是大家的共識。另外,我沒有在
台灣讀過研究生,有的也只是和一些研究生朋友聊天得來的印象,不過這些朋友至少有廿
位以上,而且都不是野雞大學,多少能反映台灣研究所的狀況。我讀的是中文系,我的台
灣朋友是中文系和新聞相關科系居多。
“靠自己”文化可以簡化為幾個方面:首先,講授課比討論課多;其次,即便是討論課,
老師要求的閱讀材料不算多;再次,不要求把材料讀通透。
1. 講授課比討論課多:
我已經修完畢業學分,在這些課程當中,只有兩門討論課,而我朋友說台灣的研究所幾乎
都是討論課。雖然很多講授課老師要求上台報告,但根據我的經驗,同學們報告的東西不
出你自己在課本上能讀到的東西。甚至老師講授的內容也是如此,不出他自己的著作。那
我為什麼要去上課,在宿舍“靠自己”就夠啦。很多時候我真的覺得是這樣。不過,課後
提著問題去找老師還滿不錯的。下課後的老師比正在上課的老師還厲害。
2. 閱讀材料不多:
朋友說他們的老師塞給他們怎樣都讀不完的材料,而且據說課堂上會討論得很細緻。與之
相反,就我上過的課而言,老師提的書目一般都不多,至少不像朋友描述的那樣怎麼都讀
不完,不過這可能跟專業有關。我的專業是文藝理論,確實,我們需要的是反覆讀一部著
作而不是講求閱讀量。但是,在我修過的別的專業甚至別的至少四個系的課程,在閱讀材
料上我都不覺得有什麼壓力。
3. 不要求把材料讀通透:
在討論課上,當然每個同學需要做個幾次主題發言。這個時候,其他同學比較不會仔細閱
讀同一份材料,只在該次報告的基礎上提些臨時想出來的簡單問題。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一
般也不高,只求介紹,不求解釋。其實只要去搜一下期刊論文就知道了,大部份同主題的
文章的內容是大同小異的,甚至我讀過一些博論和專著,通篇提了幾十個問題,絕大部份
卻在他的研究對象已聲明過的範圍之外,或者對方根本已經解決了的問題。
*****
讀書當然“靠自己”,但就我所知道的來說,台灣的老師會塞材料給你,你完全不用靠自
己,經常聽到的抱怨是“材料讀不完”,而你在大陸的話就得靠自己找材料、列書單。當
然相對來說進度可以自己拿捏。比較誇張的是,有的老師出現在課堂上的次數不到一半,
討論課就讓博士生來帶,但說實在博士生的水平也無法期待,講授課就讓每週讓同學上台
報告,期末給個高分大家都開心。當然這也是個特例啦。
另外想說一下大陸的同學。其實我覺得很多人在碩二就開始找實習,他們也沒有不用心在
課業上。而且這些人都是不打算讀博的,我所認識的要讀博的都在讀書,沒有去實習。像
我室友吧,他碩一就開始找實習了,但他除了工作之外的時間幾乎都在讀書,仍然非常重
視學業,我還沒有見到真的很混的同學,當然這可能與學校和系所有關。
我不後悔到大陸讀書,不過也不會大力推薦別人來這裡讀書就是了。至於旺報的報導,我
想說的是交換生的觀點不見得全面。我所認識的交換生在人際方面都幾乎還是跟台灣人在
一起生活,修的課也通常不多。無論如何,我承認有那篇報導中說的好老師,但這種老師
絕對是特例,而不是什麼中國特色。還有,教學認真不與真能教出什麼東西來劃上等號,
多數老師是認真的,但多數老師的上課方式讓我覺得收獲不大。
總而言之,“靠自己”意味著老師這方面給的壓力不大。其實只要能培養自己找材料、辨
別材料優劣的能力,不管在哪讀書都差不多,碰到普通老師和壞老師對你的影響不大。真
正有影響的是有洞見的老師(並不是教學態度好就可以囉),那種可以直指你的想法的要
害的老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2.105.88.176
推
05/28 14:17, , 1F
05/28 14:17, 1F
→
05/28 14:18, , 2F
05/28 14:18, 2F
推
05/28 14:20, , 3F
05/28 14:20, 3F
→
05/28 14:20, , 4F
05/28 14:20, 4F
我只能分享中文系的觀點,不過我相信這可以部分適用於其他系所。
1. 院系設置的方面。我的專業是文藝學,台灣沒有這個專業。簡單來說我這專業主修的
是文學理論、藝術學、藝術哲學、美學等等,也會涉及到諸如分析美學、社會學和具
體的文學批評。而且其實我專攻的是流行音樂美學,是純理論的,不是音樂批評,而
在台灣如果想要做這個,基本上有幾個選擇:外文系、音樂系和哲學系,但無論哪個
都不那麼適合,儘管它們有可能接受我的論文主題,它們的課程也不是我感興趣的,
因為外文系主要是文學,音樂系主要是傳統音樂學和演奏,美學更不是哲學系裡的大
宗——況且我對純粹的美學理論也興致缺缺。或許還可以考慮藝術科系,但是台灣的
藝術科系也較少做理論,應該說,整體而言,在台灣,文藝理論一般只是作為方法,
而非研究的對象。大陸的入學申請/考試是按照專業和方向去細分的,要走哪個方向
就報哪個,我印象中我們中文系有三十個左右的方向,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哪些適合自
己的方向。與之相對,台灣中文系入學考試不外乎文學史、思想史和小學,老師自己
就代表著各個專業/方向。
2. 綜上所述,如果想修讀的是較為冷門的專業,在大陸可能容易找到同好。特別是那些
考試入學的陸生,實力比保上來的要高出許多。我們系一年收六十來個碩士生,其中
居然有四十位以上是本科直接保上去的,而這些人當中絕大多數不想念博士,當然就
沒那麼有競爭力。有競爭力的是直博生和考試入學的人。在這些名額之外,還有約廿
來位留學生,包括港澳台。一個系這麼多人,要找到同好,而且是厲害的同好,其實
不是很困難。我相信台灣沒有一個中文系一年光碩士生就收到八十幾個人。
3. 有一點比起陸生,我們是滿有優勢的,那就是怎樣的中文我們都能輕鬆閱讀。陸生一
看繁體字累,二看竪排更累。當然這個不算是在大陸唸書的好處,卻可說是優於陸生
的條件。說到書,我覺得大陸對侵權行為的放縱在另一方面卻是學術的優勢。在台灣
印書要偷偷摸摸的,在這裡可以直接丟一疊書到店裡印。就學術用途來說,我喜歡這
樣的環境,畢竟有太多外面買不到的書,只能從圖書館借出來,但好書應該是要留在
身邊的。
4. 消費便宜。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怎麼樣,至少在北大,我一個月的花費基本在八百元以
內,這樣的日子也過得很舒服。宿舍一年費用一千元,學費全免,一學期還有四千八
的獎學金(幾乎直接抵掉生活費了)。也就是說我的花費其實只在住宿跟回家的機票
費用。不回家的話幾乎花不到家裡什麼錢。而且這還是基礎的獎學金,另有港澳台獎
學金可以申請,那個金額更高。
5. 北大、清華和人大的講座很多,知名人士來訪的首選也一定是北大和清華,上個學期
詹明信就來了北大,話說楊牧前兩天也來了,再往前講還有周董XD。根據我的經驗,
台灣知名學者到大陸演講,比起大陸知名學者到台灣的機會要多得多。
一下子就說這些吧。我覺得若有考慮到大陸唸書,首先要考慮的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專業。
推
05/28 20:27, , 5F
05/28 20:27, 5F
突然想到一點,補充一下:
大陸的修業時間很固定,像我系是碩士三年,博士四年,絕大多數的人都在期限內畢業,
不過你是超人的話也不會讓你提前就是了。中文系的話在台灣可能要讀十年囧。
※ 編輯: vm3cl4bp6 來自: 162.105.88.176 (05/28 22:13)
推
06/04 08:45, , 6F
06/04 08:45, 6F
推
07/11 15:12, , 7F
07/11 15:12, 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TWSU 近期熱門文章
8
23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