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智慧生產.勞動力再升級,機電軟體跨域專

看板TaiwanJobs (台灣就業求才)作者 (加油!)時間6年前 (2018/10/08 09: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為了解邁向「工業4.0」對於國內產業人力資源升級之需求情形,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 衛生研究所106年著手針對國內導入智慧聯網生產之中高階主管及企業經理人進行調查研 究。研究結果顯示為因應生產型態的轉型,企業對於應用軟體工程師、通訊軟體開發工程 師、巨量資料分析師、系統設計開發人員、機器人感知系統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等職 類之勞動力聘僱需求增加,且此種轉型對於企業營運績效帶來成長,具有顯著性意義。 本項研究亦觀察分析企業導入智慧聯網生產的目的及樣態,有許多案例是為了提供即時性 的客戶服務目的,而讓供應鏈中之不同企業互連整合;另為了增加產能及掌握機器耗損程 度,亦有事業單位導入自動化並安裝感測儀器於機台,監控生產線流暢度與進行品管;至 企業經營決策者,則可應用大數據分析尋求市場商機,並做即時性決策處理。對企業而言 ,導入智慧生產所面臨的挑戰,免不了資本的增加,但機器老舊或機器間無法相容衍生維 護等問題,更需要機電軟體跨域專業人才的投入。所以這些轉型中的企業,有不少是從內 部培育人才做起,如教導員工學習新機器與軟體,訓練員工與多個設備廠商協調合作以解 決問題。 針對員工培訓轉型,本研究訪問了一家臺南精密儀器加工製造業的企業經理人談到他的經 驗與看法。他表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剛開始要老師傅轉換工作方式,比如使用 電腦、設定參數,初期就會比較抗拒,但是隨著漸漸適應機台的操作,抗拒就會慢慢降低 。我們能做的就是讓機台操作盡可能的人性化,第二就是SOP寫得夠清楚,抗拒就會慢慢 減少。老師傅的經驗價值也很重要,如金屬要鑽幾個洞、在哪裡下,使得產出時間縮短都 需要經驗傳承,而感測與測量儀器是做為輔助的部分。」以上說法顯示出人的經驗智慧與 機器合作,是企業推動智慧生產必然要走的新里程。 導入智慧生產與自動化後,亦可能對第一線管理監督人員、秘書、包裝作業員、機械設備 操作人員、倉庫人員造成工作內涵上的改變與影響,勞動部指出企業應重視內部跨域人才 培育,以因應新科技時代的要求;勞工朋友亦應採樂觀積極學習態度,以充分的職能準備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這項研究採用企業個案訪談、問卷調查、產學專家焦點團體等多元研究方法,研究觀察參 與企業包括通訊機械器材相關產業、光電產業、精密機械業、電子零組件產業、建築工程 技術服務業、精密齒輪製造業、金屬相關製造業等。 資料來源:https://bit.ly/2PfiN8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1.223.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Jobs/M.1538961769.A.9B4.html
文章代碼(AID): #1Rkh5fcq (TaiwanJobs)
文章代碼(AID): #1Rkh5fcq (Taiwan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