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應用主動噪音控制技術,提升低頻噪音改
長時間暴露於高噪音環境容易導致勞工聽力損失,亦是國內職場環境最普遍的職業危害。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勞安所) 106年度完成「應用主動式噪音控制技術於勞
工聽力保護之探討」研究,顯示所開發之主動式噪音控制系統裝置雛型,可以有效降低
10~15分貝之音量,進而保護作業勞工之聽力健康。
在噪音改善方法上,傳統的被動式噪音改善是使用隔音、吸音材料對噪音源進行隔離或包
覆,防止噪音向外擴散,此方法僅對中高頻的噪音具有較佳之阻隔效果,對於低頻噪音的
阻隔能力則較差,而若是配戴耳塞、耳罩等防音防護具來隔絕噪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
會受到限制,且長時間佩戴也會產生不舒適感,另外,人耳對於低頻音的感受較不敏感,
雖然會使暴露人員產生心理厭煩感,但是當暴露人員感受吵雜時,其音量強度早已超過中
高頻之音量強度(如:頻率為1000 Hz,音量為40分貝的聲音,當頻率降為20 Hz時,其音
量需要為90分貝才會與頻率為1000 Hz時有相同的音量感受)。因此勞安所提出一種主動式
噪音控制方法,應用數位訊號處理之方式來達到噪音降低之效果,用以補強被動式噪音控
制對低頻噪音效果不足之處。
主動式噪音控制原理為使用一個或多個麥克風接收外界噪音,以數位訊號處理之方式分析
其噪音聲波特性,並利用揚聲器(喇叭)產生和噪音聲波相位相反之訊號,藉此與原來的噪
音相互抵消,以降低人耳所聽到之噪音量,以勞安所106年度的研究成果為例:所開發之
管路型主動式噪音控制系統雛型可降低噪音約15分貝(噪音頻率範圍為200~800 Hz)。
以主動式噪音控制技術而言,目前較適用於小範圍之封閉空間(如:空調系統通風管及車
輛駕駛室內之噪音改善),且針對持續且穩定之低頻噪音源較能有效控制(如:通風管道(
主要頻率為40 Hz及400 Hz,音量約為78分貝)、抽水馬達(主要頻率為315 Hz及1250 Hz,
音量約為86分貝)、引擎之運轉噪音)。未來期望可進一步應用於相關作業場所,使勞工可
不需配戴任何防音防護具,即可達到噪音降低之效果。相關訊息可參考勞安所提供之研究
報告(網址:
https://laws.ilosh.gov.tw/ioshcustom/Web/YearlyReserachReports/Detail?id=5999
)。
資料來源:https://bit.ly/2OBNl3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1.223.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Jobs/M.1541989721.A.BB3.html
TaiwanJob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6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