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台灣EE CS最頂尖的人去處消失
※ 引述《ivanos (common sense)》之銘言:
: 唉,一堆人講到強者,factor就只會猛提高中時期拿了數奧滿分金牌,哪裡又拿了
: 幾個牌,畢業後要嘛去hedge fund工作,要嘛去google之類的,,,
我大學有一個學長堪稱是他那時代最優秀的數學系學生,下場是差點找不到工作
是因為台灣的教育和學術有問題,大家只是把問題視而不見
: 我說這視野會不會也太狹隘了點,沒錯,Grigori Perelman當年也是數奧滿分金牌,
請問那你有去研究Perelman當時的求學的故事嗎?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9071
: Terrence Tao 也是數奧全能,so? Andrew Wiles呢?丘成桐呢?
: Edward Witten? 大學還是唸歷史的,之後還去混了一下經濟碩士,到了22歲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Witten
Witten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for one semester as
an economics graduate student before dropping out
: 申請讀Princeton數博,三年拿到學位。之後不到40歲就拿了Fields Medal
How does Edward Witten know so much math?
https://www.quora.com/How-does-Edward-Witten-know-so-much-math
Edward Witten大學念歷史沒錯,而且還跑去當記者,也跑去幫美國總統助選
可惜落選了,後來可能發現數學和物理才是他能發揮的地方才去申請普林斯頓的一個學程
歷史系學生搞一堆政治活動,當記者又去助選,然後申請普林斯頓研究所這在台灣是不可能
的,因為他爸Louis Witten是廣義相對論物理學家呀,Witten大學就很有名了
八卦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onard_Mlodinow
有一個物理學家兼科普學家Leonard Mlodinow之前大學跟他一樣念著名猶太人
大學的Brandeis大學,他有次沾沾自喜說他應該是Brandeis物理最好的,他的老師冷冷說
有一個歷史系的物理比你好,也就是說Witten雖然是歷史系學生,但是他應該物理受過良
好的訓練,不然他要是繞這麼一大圈又直接念普林斯頓研究所,數學轉物理拿費爾茲獎orz
能做到這些,前提就是他的環境和資質都不是一般台灣人能想像的
: "聽到他如何用高幾個維度的視野去想問題時
: 我深刻的體會到 他的能力比我高一兩個等級以上 我毫無機會贏他"
: "從此之後我知道自己的能力的極限在哪裡
說到高幾個維度的視野去想問題時,William Thurston應該比Witten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Thurston
: 自然不會做夢 要與百萬中取一以上的人直接較量
: 自然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去走 適合自己的戰場去打"
: 美國有滿坑滿谷的拿牌的人,在Witten的career當中,不知他是否有這樣的想法呢?
我認為在Witten的career當中,他應該是追求歷史地位,我看有些科普書把他
比喻成當代牛頓,這是很不好的,因為Witten影響力真的沒有牛頓大,牛頓是連實驗都是
大物理學家,跟Witten一樣厲害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當代也有,至少好幾十個,但是為什麼
我們永遠在羨慕別人出現大師,自己卻不長進整天只是拿無意義又可笑的標準嘴砲
: Give me a break.
: Richard Feynmann? 從來有人會用高中時拿了幾個牌形容他??
你覺得費曼最強的是什麼? 費曼的思考幾乎一輩子不會停滯在一個僵化的腦袋,
費曼這種魔術師的天才不是正常人能學的,但是費曼的聰明在當時也被一堆高能物理弦論
物理學家比下去
我覺得費曼最厲害是他可以用普物概念解決第二類高溫超導的問題,這件事情讓我
很佩服他的物理直覺,我們羨慕費曼不如去思考怎麼創造費曼的環境
: 把你對人才的視野展開些,不要還是局限在高中數理資優的框架裡
這個討論串扯到Witten是真的蠻有趣的,不過我倒是可以說幾個故事讓科技人思考
Witten是弦論的教皇也是學術明星,他是一個非常謙虛和低調的物理學家,我想他在追求的
是歷史地位,以及把低迷已久的弦理論推廣給其他對這領域失去興趣的物理學家
說實在的我認為Witten和弦理論真的是被炒作的成分比較厲害,某方面很少人
可以像Witten一樣在一個曾經非常熱門的高能物理的弦理論領域紅這麼久,但是如果了解這
領域的人真的是會感概萬千呀,以前理論高能物理重鎮哈佛早期是很排斥這領域的人,後來
被這領域攻陷之後,現在變成幾乎都是弦理論的天下,但是這領域其實早已停滯許久,後來
很多物理人就看這領域的人不爽,因為除了這裡面葬送太多天才之外,大家其實不認為這
領域這麼重要了,甚至認為是一場騙局,畢竟這領域什麼實驗都做不出來也胡亂解釋一堆
比如某版有人跟你說 搞高能物理要很有愛
翻成白話就是 搞高能物理你會死得很難看
事實上現在台灣的物理系學生程度搞什麼物理,連 死得很難看 都稱不上
其實理論物理不是這些人想來就來玩,想走就走的,只是騙騙外行人做做樣子,我相信各行
各業都是差不多,再不改變全部陣亡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其實每個領域會興起絕對是有一批優秀的人加上運氣才有本事搞得起來,弦理論
最悲慘時期全世界只剩下2個物理學家搞,John Schwarz和Michael Green,因為他們引爆了
第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才有Witten來引爆M理論,從那時候全世界最聰明的一堆人想進來
因為在那個潮流當下不去做也是很詭異,一窩蜂這件事情一直在高能物理裡面發生,大家
卻沒有在那裏忘記教訓,在Witten之前還有一個更有名的物理學家Geoffrey Che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ffrey_Chew
有陣子全世界的高能物理幾乎就是Chew的天下,那時候有些物理學家不爽Chew的勢力龐大,
只好在他研究室用
本研究室Chew指令已經關閉
現在幾乎很少人提到他了,甚至很多人對他有怨言,因為可能是有人認為當時的S matrix
潮流對從事高能物理物理學家有害,因為高能物理的確就是非常非常窄的領域,你必須獲得
那些物理明星的賞識才有機會生存,因為當時物理最優秀的人,科普書和媒體都跟你說這是
愛因斯坦終極之理論,在這強大的潮流下還能堅持自己夢想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現在CS
復活也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首先要知道為什會有弦理論這個理論,這裡面最重要的人是楊振寧,沒有楊振寧
的楊-Mills理論就沒有弦理論,我相信很多人都認為目前活著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楊振寧
因為他的貢獻實在是太多,而且很多都是最重要的,特別是楊-Mills理論,這是高能物理最
重要的指導原則,因為這是一個用數學可以預言作用力的理論,光這個理論楊振寧就可以
拿5次諾貝爾物理獎,但是楊振寧有沒有因為楊-Mills理論拿到諾貝爾物理獎? 沒有!!!
那楊振寧當初有沒有想到楊-Mills理論很重要,應該沒有,因為他和李政道大師是處於高能
物理最混亂(也最繁榮)的時期,到了1970年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漸漸明朗,物理學家就只好
去擁抱當時在發生革命弦理論,因為這裡面還有幾個人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t'Hooft,沒有
t'Hooft證明的楊-Mills理論可重整化,這是一個沒有用處的物理理論,那我們來看看為什
麼楊振寧會想出這麼偉大的理論,與他西南聯大的求學過程有關
其實中華民國在抗戰西南聯大時期就已經孕育出世界一流的學術環境,可惜後來
因為抗戰和國共內戰所以就停滯了
http://big5.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08-09/08/content_3235633_5.htm
1941年秋為了寫學士畢業論文,我去找吳大猷教授。﹝他﹞給了我一本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現代物理評論》),叫我去研究其中一篇文章,看看有什麼心得。這篇
文章討論的是分子光譜學和群論的關系。我把這篇文章拿回家給父親看。他雖不是念物理
的,卻很了解群論。他給了我狄克遜(Dickson)所寫的一本小書,叫做Modern Algebraic
Theories(《近代代數理論》)。狄克遜是我父親在芝加哥大學的老師。這本書寫得非常合
我的口味。因為它很精簡,沒有廢話,在20頁之間就把群論中“表示理論”非常美妙地完
全講清楚了。我學到了群論的美妙,和它在物理中應用的深入,對我後來的工作有決定性
的影響。
那吳大猷是什麼樣的物理學家? 他是一個改變我們命運的人,如果以他當時
在老蔣心目中的地位,為了賺大錢接 新竹計畫,他大可以昧著良心叫老蔣搞核武,今天我們
的科學園區就是一個原子彈基地,也許台灣今天就是個窮兵黷武的國家
楊振寧老師 物理前輩 吳大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959391.html
吳大猷對於台灣科學發展的最大貢獻,是培養了相當多的科技人才。當年蔣介石擔心
人才外流,曾考慮禁止出國留學。吳大猷當面力陳不可,得以繼續開放學生出國留學,為
台灣培植了相當多國際人才。他更大的貢獻,是在相當重視國防等應用科技發展的當年,
堅持向政府爭取發展基礎科學教育,台灣現今有如此充沛的科技產業人才資產,就是他當
年爭取的成果。當年胡適向蔣介石引薦吳大猷回台工作,就曾形容過,“五四後中國發展
需要‘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科學),他本人可以致力於哲
學思想的更新,為中國鋪下德先生的路,但如果台灣要賽先生,就必須由另一個人來做,
那就是吳大猷”,吳大猷就因此回到台灣,確實也為台灣日後的科技產業發展奠定了最豐
厚的基礎。
70年代初,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等人很想研發原子彈,與大陸對抗,希望吳大
猷支持。以吳大猷的地位,只要他贊成,立刻可以成為計劃主持人。但吳大猷堅決反對。
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給蔣介石。報告中指出,台灣不但沒有人、沒有錢,也沒有發展飛
彈(導彈)的能力;即使都做成了,也沒有地方試爆。“難道抱著原子彈坐在家裡嗎?”
再加上美國反對,台灣想做原子彈是“胡鬧”。吳大猷如是說。但是,對於和平利用原子
能,吳大猷積極推動,1977年,我國第一座核電廠,在台北縣石門鄉建成。吳大猷任職中
研院長期間,陸續推動設立了原子科學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生命醫學研究所,並建
立許多制度,使中研院突破瓶頸,達到一定規模。
好吧,我也不是故意想寫這麼多離題,只是感概台灣是一個嚴重自信心不足
又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吳大猷這種人在今天也許變成了笑話或是頑固的老頭,EECS頂尖的人
應該是努力想要把台灣變成一流的EECS的國家,而不是拿奧林匹亞數學或是物理跟做研究
比起來是超簡單白癡的題目,或是去google來說嘴
比如從博後板認識一位不錯的CS人才,jserv大,在那之前我是對CS非常失望
我沒想到有人可以獨自寫作業系統和開發編譯器,我記得當時老師和同學說這二個領域沒有
什麼用,老師說你只要會寫C語言就能工作了,但是我卻在他FB看到為台灣軟體努力的希望,
我記得當時還很雞婆的私下留言給jserv說
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台灣人不會欣賞啦
台灣人從來就沒覺醒過,因為台灣一直都是一個摧毀有潛力和天分的年輕人
我看他還蠻有熱情的走下去,希望鄉民要好好珍惜這人才呀
這就像有鄉民問卦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5819622.A.870.html
請問台灣摧毀的人才還不夠多嗎? 其實我真的是很想跟113學弟說
你看不懂固態物理老師還這樣說真的是很誇張,以前的時代的確是只要混混就能畢業了,
現在對岸進步到要把台灣殲滅了,你老師還這樣說真的是很不長進,實在是受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236.2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66871480.A.A3E.html
推
06/26 00:32, , 1F
06/26 00:32, 1F
推
06/26 00:35, , 2F
06/26 00:35, 2F
紅樓夢是我比較能尋找寄託的地方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我希望我的後代給真正的專家,尤其是優秀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教育,
我希望後代能出現像Witten和楊振寧這樣的水準,我沒辦法接受現在的水準和風氣
※ 編輯: Schwinger (36.228.236.244), 06/26/2016 00:48:22
※ 編輯: Schwinger (36.228.236.244), 06/26/2016 00:50:30
→
06/26 01:16, , 3F
06/26 01:16, 3F
推
06/26 01:21, , 4F
06/26 01:21, 4F
推
06/26 01:27, , 5F
06/26 01:27, 5F
還沒,因為你的母校113不給畢業@@,我兒子要念這所鳥學校就打死他
※ 編輯: Schwinger (36.228.236.244), 06/26/2016 01:30:20
推
06/26 01:40, , 6F
06/26 01:40, 6F
推
06/26 01:52, , 7F
06/26 01:52, 7F
推
06/26 02:14, , 8F
06/26 02:14, 8F
推
06/26 03:19, , 9F
06/26 03:19, 9F
推
06/26 05:42, , 10F
06/26 05:42, 10F
推
06/26 08:55, , 11F
06/26 08:55, 11F
推
06/26 09:05, , 12F
06/26 09:05, 12F
推
06/26 09:27, , 13F
06/26 09:27, 13F
推
06/26 10:17, , 14F
06/26 10:17, 14F
→
06/26 10:40, , 15F
06/26 10:40, 15F
→
06/26 10:42, , 16F
06/26 10:42, 16F
好啦,就跟你說道歉過啦,我之前跟你戰的時候就已經念量子場論和弦論念到很不爽了
當時算每個圈圖讓我差點崩潰,沒想到我還是沒搞出什麼新東西
→
06/26 10:43, , 17F
06/26 10:43, 17F
沒想到事隔多年您已經變教主,當時我應該狠一點拿錢出國
推
06/26 10:44, , 18F
06/26 10:44, 18F
我還記得在物理版跟Narcissuss嗆過,對我形象實在是很傷,我實在是不知道
自己人生會這麼不幸淪落到只有PTT是我跟外界紓壓的管道,我跟obov嗆的隔二年某個月
已經把廣義相對論自修完了,obov不需要跟我比這個,這年頭有錢就是老大QQ
推
06/26 10:58, , 19F
06/26 10:58, 19F
推
06/26 11:23, , 20F
06/26 11:23, 20F
推
06/26 11:54, , 21F
06/26 11:54, 21F
→
06/26 12:04, , 22F
06/26 12:04, 22F
推
06/26 12:12, , 23F
06/26 12:12, 23F
推
06/26 12:46, , 24F
06/26 12:46, 24F
※ 編輯: Schwinger (1.34.102.191), 06/26/2016 13:35:39
推
06/26 14:48, , 25F
06/26 14:48, 25F
→
06/26 14:48, , 26F
06/26 14:48, 26F
→
06/26 14:48, , 27F
06/26 14:48, 27F
→
06/26 14:48, , 28F
06/26 14:48, 28F
→
06/26 14:48, , 29F
06/26 14:48, 29F
我講的那段高能物理學的歷史,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這個不錯的網站介紹
The Glorious Days of Physics - Renormalization of Gauge theories
Gerard 't Hooft
https://arxiv.org/abs/hep-th/9812203
中文翻譯版
http://www.changhai.org/articles/translation/physics/renormalization_of_GT1.php
※ 編輯: Schwinger (114.36.75.92), 06/26/2016 16:12:00
推
06/26 16:17, , 30F
06/26 16:17, 30F
低調啦,純屬嘴砲orz
※ 編輯: Schwinger (114.36.75.92), 06/26/2016 16:25:03
※ 編輯: Schwinger (114.36.75.92), 06/26/2016 16:36:02
推
06/26 17:48, , 31F
06/26 17:48, 31F
推
06/26 21:29, , 32F
06/26 21:29, 32F
→
06/26 21:29, , 33F
06/26 21:29, 33F
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剛修飾一下文字orz,順便說一下Chew跟矽谷的八卦好了,這二個有沒有關係,
其實有非常非常大的關係,矽谷不是說什麼史丹佛圈個地人才就願意跑來,那時候是根本
沒有電晶體的時代,當時大家還是把興趣放在科學研究上面居多吧
Chew是Fermi的學生,他看事情有一定的深度,也許是從愛因斯坦和海森堡的哲學啟發
當時是一個當時大家認為量子場論已死的時代,他認為既然 場 不可觀察甚至是錯誤的
那就用當時S矩陣來做散射振幅,當時柏克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勞倫斯加速器,所以Chew可以
第一時間得到實驗數據,沒想到後來物理走到強作用力的時候,S矩陣被量子色動力學(QCD)
打掛,從此Chew的勢力就衰退很多,後來CERN物理學家更是無意間在QCD發現用弦論可能可以
把重力統一的秘密,所以當時一堆人只好去擁抱弦論,後來量子場論復活又是很神奇的
事情了,主要是Kenneth Wilson重整化群的工作,他父親是個著名的化學家,跟楊振寧一樣
高中就念群論了,據說Kenneth Wilson跑去工業界從事電漿的工作,一個月就辭職了,因為
工業界一個月就要結果,他希望從事深刻又有意義的物理工作,沒想到竟然被他救活,我相信
物理人沒有人不佩服Kenneth Wilson,他這工作實在是太重要又太變態了orz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nneth_G._Wilson
矽谷有源源不絕的人才從東岸來當時荒蕪的西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有加速器,
這吸引了一堆物理學家和科學家來這裡工作,後來史丹佛大學也造了一台加速器來維持
美國在高能物理的主導地位,後來可能是美國打了越戰沒錢,所以當時的超導超級對撞機
被國會否決,後來才跑去歐洲
在那之前高能物理的重鎮是劍橋大學,劍橋大學從 J.J.Thomson發現電子到
Rutherford發現原子核,當時劍橋Cavendish實驗室有一堆諾貝爾獎得主,但是隨著英國二戰
國力嚴重衰退,只好去搞生物物理,不過我相信英國非常重視學術,這是從歷史的經驗吧
甚至有點到了病態了程度,比如亂搞一堆大學排名騙錢,因為英國大學的問題跟台灣頗類似
但是他們畢竟有Nature,有劍橋和牛津和牛頓,某方面英國人騙錢真的強orz
比如這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NUJNNLano
劍橋大學仍然創造了矽沼(silicon fen)
如今矽谷也沒有"矽"了,真正的矽谷應該是台灣和韓國吧?
不過從上面歷史啟發可以知道,基礎科學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有時候不用花
很多錢,知識的推廣有時候比亂砸錢還有用,希望有天科學的土壤能真正降臨到台灣,小魯
是因為念了這麼多物理和歷史才知道這些珍貴的地方,下台一鞠躬orz
※ 編輯: Schwinger (1.160.208.79), 06/26/2016 22:13:10
推
06/26 21:42, , 34F
06/26 21:42, 34F
※ 編輯: Schwinger (1.160.208.79), 06/26/2016 22:19:14
※ 編輯: Schwinger (1.160.208.79), 06/26/2016 22:25:21
推
06/26 22:45, , 35F
06/26 22:45, 35F
推
06/26 23:03, , 36F
06/26 23:03, 36F
推
06/26 23:09, , 37F
06/26 23:09, 37F
推
06/26 23:23, , 38F
06/26 23:23, 38F
推
06/27 00:26, , 39F
06/27 00:26, 39F
推
06/27 01:09, , 40F
06/27 01:09, 40F
→
06/27 01:09, , 41F
06/27 01:09, 41F
推
06/27 02:00, , 42F
06/27 02:00, 42F
推
06/27 02:00, , 43F
06/27 02:00, 43F
推
06/27 20:11, , 44F
06/27 20:11, 44F
推
06/27 20:52, , 45F
06/27 20:52, 45F
→
06/27 20:53, , 46F
06/27 20:53, 46F
→
06/27 20:53, , 47F
06/27 20:53, 47F
推
06/27 20:56, , 48F
06/27 20:56, 48F
推
06/27 22:52, , 49F
06/27 22:52, 49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Tech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54
125
46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