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日本深海採礦啟動:稀土自主與海洋保育已刪文
原文網址: https://iknow.stpi.niar.org.tw/Post/Read.aspx?PostID=22015
原文:
日本政府宣布,自2026年1月起將展開全球最深層次的稀土礦物採集試驗,計畫在太平洋
海域5500公尺深的海床進行採樣作業。這項由日本跨部會戰略創新推進計畫主導的實驗,
將動用深海探測船「地球號」(Chikyu)進行,為全球首次在如此深度嘗試提取含稀土沉
積物的行動。
政策戰略聚焦關鍵礦物自主供應
日本此舉凸顯對「礦物自主」的迫切需求。與美國、印度與澳洲近期達成協議,目的是確
保關鍵礦物穩定供應,以抗衡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據國際能源總署資料顯示
,中國目前掌控全球約六成以上的稀土開採量,以及九成以上的精煉產出。
稀土金屬包括釹、鏑、釤等17種元素,是製造高性能磁鐵、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軍
事設備與硬碟的重要原料。每一公噸的海底泥預計可提取約2公斤稀土成分,日本預計在
三週內從海床提取35公噸沉積物進行測試分析。
這項試驗將於日本最東端的南鳥島周邊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該地同時也是日本軍事基地之
一,象徵戰略意義濃厚。南鳥島附近海域地質環境獨特,已被確認蘊藏大量稀土與其他金
屬礦物資源。
本次任務將測試全套深海採礦設備功能,包括遠端操作載具(ROVs)與自主水下載具(
AUVs)。儘管最初階段以「技術測試」為主,實際提取量並非重點,但若試驗成功,將成
為深海商業採礦的先驅。
地緣政治角力導致戰略資源爭奪,也引起生態保育與國際法規間的全球角力
深海採礦已成為新一輪地緣政治角力場。美國政府近年推動於國際水域加速開發此類資源
,中國則自2024年4月起強化出口管制,要求稀土出口需取得官方許可,明顯為對美國貿
易制裁的反制手段。
儘管深海蘊含豐富礦產,但生態環境學者與環保組織警告,深海採礦恐對海床生態系統造
成永久性破壞。海底物種演化緩慢且對干擾敏感,任何擾動都可能導致無法逆轉的生態災
難。
針對逐漸升溫的開採熱潮,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將於近期召開會議,討
論全球深海採礦法規草案。該機構負責規範國際水域的礦產資源開發行為,確保公平與永
續原則。
日本政府強調,計畫採取嚴格環保措施以減少生態干擾,包括沉積物採集過程之監測與回
填控制。並強調深海採礦的技術創新將能帶動周邊產業鏈發展,提升就業與科技實力。
儘管資源開發能增進能源與科技自主,然而海洋保育與資源倫理成為迫切討論的社會議題
。當採礦行為進一步深入海底,人類將面對對自然資源開發的底線考驗,必須在經濟利益
與生態永續間尋求平衡。
隨著日本技術突破與政策推動,深海稀土開採試驗,象徵未來資源自主與科技競爭的發展
趨勢,其成果將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效法,掀起「深海淘金潮」。然而,尚未建立完善制度
與國際共識前,過度開發恐使海洋生態進一步惡化,唯有結合國際合作、科學驗證與環保
約束,方能在開採與保護之間取得永續均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52050486.A.A97.html
Tech_Job 近期熱門文章
18
51
55
255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