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Trading ]
討論串[問題]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共 12 篇文章
內容預覽:
PZ當初最主要的發明目的 就只是要讓你"回測能夠正確". 公式如下 contracts = equity*W%/Risk. 那個Risk絕對不是代表你輸錢的機會 絕對不是 所以 也不會是跟勝算有關係. 它代表的就是波動度 當然有研究的也會知道 Risk大的時候 賺賠的機會都更大. 這個公式的經濟意義
(還有805個字)
內容預覽:
相信大家都知道凌波大的名言吧. (不好意思,每次都要搬前輩的名言). 1. 當你獲利之後持艙規模是否會放大 (複利). 2. 當你虧損之後持倉規模是否會縮小 (不破產). 3. 你的系統是否有將"風險"量化,用以控制口數變動,. 在不同市場亂度(熵,entropy)下,投入適當比例. 4. 投入的資
(還有1026個字)
內容預覽:
炮大跟凌波大比較不同的地方,. 大概就在於多策略包含PZ, 還是PZ包含多策略.. 關於這點, 我跟炮大的觀點比較類似... 我也比較傾向讓各種不同觀點的策略各自打架 (順向+逆勢 or 多單+空單 or 波段+當沖)一但這個組合成立, 策略組的MDD的重要性就比個別的MDD的來得高了. 畢竟要成"
(還有932個字)
內容預覽:
亂入一下分享我的觀點. 其實多策略可以提高sharp ratio 或者MDD 在理論上是沒錯的. (請參考馬可維茲的投資組合理論). 但是要如何實際做到就有難度. 以股票市場而言,每檔股票和大盤相關性都不低. 以做多個股、分散投資而言,投資組合的效果就不明顯. 期貨也是. 如果都是波段程式,相關性大
(還有593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