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真的那麼多有錢人可買新房
共 6 篇文章
內容預覽:
台北市全區站穩100. 正蛋黃150-200. 蛋白120-130. 主附來說. 套房9坪坪權狀13>2000+車2400. 兩房17坪多權狀28>4000+車4400. 三房24坪多權狀37>5500+車6000. 就不說哪些超過150甚至200的. 如果20年本利,套房+車一個月要繳約10萬.
(還有197個字)
內容預覽:
我很久以前有看過BCG資料,台北市的有錢人密度,. 每10萬人,有100萬美現金的人,比東京還多. 就我看早期國稅局的資料,台北PR97的年收入大概是700~800萬. 250萬大概是PR85. 其他新北台中桃園就差不多,家庭兩百多萬大概是PR90,. 台南高雄就在低一點,跟台北真的是差很多. 基本
(還有280個字)
內容預覽:
買不下手不是價格問題. 而是坪數實在太小. 花了4400買一間室內17坪?!?!. 連個85吋電視可能都放不下去. 話說小米86吋才三萬四. 還支援dolby vision. 真的太香了~~. 這就像 一罐500cc可樂賣五百元. 你買不起嗎?. 區區五百元 當然所有人都買得起. 但沒有人買得下去.
(還有716個字)
內容預覽:
不知道看誰po過. 總之台北市總價越高的越漲不動. 越接近豪宅線的基本上價格就是卡在那邊. 可能過個十年價格都還是卡在那裡. 如果建商想賺錢 基本上就是直提高單價 縮水坪數. 但總會遇到一個極限. 因為中古總價6000萬以上的基本上就漲不上去. 但坪數縮到一個極限也沒人想買. 什麼室內14坪3房的.
(還有235個字)
內容預覽:
^^^^^^^^^^^^^^^^^^^^^^^^^^^^^^^^^^^^^. 每個人都想住新房開新車,. 但是台灣人, 尤其是現在買房主力的20-50歲的族群,. 對於新房有非常強烈的執著與嚴苛的定義. 10年大樓在美國算是新房,. 甚至10年大樓在美國中國日本歐洲都算是類新房,. 10年前沒你想的
(還有35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