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人的向性

看板humanity (人性板)作者 (酸民)時間14年前 (2011/07/29 18: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lighthearted (成全)》之銘言: : 今天無聊在想 : 人性的基本是什麼? ok 這是我們的大主題 我自己對人性的定義是 "人的特質" 而且是偏向行為與心理層面特質 某些基礎的特質 人與人之間都差不多 某些延伸的特質 卻是很多元 : 就開始了我的一連串假設與解釋… : 自私或利他?善或惡?馬斯洛所說的需求階層? : 佛洛伊德說的趨樂避苦? 這邊是一些心理學的學說假設 : 生物課本上說植物有向性 : 受環境因素而往某個特性方向生長的現象 : 植物本性是求生 受到環境影響為了利於生長而有向性 : 植物的資源是陽光、空氣、水 威脅是溫度、不利物質 這邊是植物生理學 直接跳到人類有點太快了 因為動物和植物畢竟差別很大 雖然不敢斷言說植物沒有意識 但是沒有和動物類似的意識應該是肯定的 動物的向性 可以分成 動物生理學 與 動物行為學 到人類上又更複雜了 : 如果套用到人身上呢 : 那麼資源和威脅就變得很廣泛了 這邊開始我覺得邏輯跳的太快了 為什麼會提到資源和威脅呢? : 只是人不只是求生 生的延伸是求安定性 : 同時除了求生之外 人還求滿足感 : 雖然廣泛的解釋滿足感是化解恐懼之後的感受 : 但又還有因為空虛而產生的趨向 : 所以兩者還是有點差異 區分開來比較好 這邊我也看不太懂 在我的理解中 安定性偏向生存 滿足感偏向自我完成 安定性比較基礎 滿足感是延伸 (我想這就是你所說得空虛的面向) 你的另外一個定義是 安定性是現在 而滿足感是掌握了未來的安定性 這樣嗎? : 生物上的求生是直接的 也就是求安 : 人多了由預測而來的求生  : 未來的安 也就是求足 但現實運作上是交織的 : 可能在當下求未來的安  : 消除負向或無情緒而產生(情感滿足)成就感 這段我很能理解 我想這是人類跟其他動物很大的差異 一般動物可以預期他們行為的後果 而人類預期的更深更遠 而且不管動物和人類都會想要掌控未來的結果 但是人類往往會了解到自身能力的侷限性 因此很容易寄託在宗教 這世界上似乎沒有成功的宗教是"無力的" 這些宗教往往伴隨著口耳相傳的神蹟 : 情緒是需要適度變化的 如果不變化 : 生理就會誤以為環境永遠不變  : 那麼主張變化的生理機制無所適從  : 為尋求未來恆定的安 而主張發展不變的生理機制 : 可能因此會停止生存活動 這一段我無法理解 為什麼情緒不變化 生理就會誤以為環境永遠不變呢? 就我所知情緒的變化 不一定能促進生存呀 像是會有人為了自尊心而死 為了感情做出傻事 人被慾望驅策而做出行為我想這是肯定的 但是這慾望卻不一定是生存第一了 我覺得生存與繁衍這兩種特質 是天擇的結果 不盡然是慾望的根源 不以這兩者為優先的生物或個體 漸漸地就被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不復存在 然而生物不斷地繁衍 後代出現一些與眾不同的個體也不足為奇 剛好人類的社會衣食無虞且醫療進步 又有文化和教育上的差異 人性的發展也就更加多元了 : 簡言之  : 人除了為爭取身體生存而獲取資源和逃避威脅 : 多了以情緒變化面對未來環境的不穩  : 又以不變情緒面對環境的長久不變(可能是靜止或永遠不穩)  : 情緒是經驗化的生理求生機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112 ※ 編輯: nexusfantasy 來自: 114.41.1.112 (07/29 18:42)
文章代碼(AID): #1ECetP16 (humanit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CetP16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