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明星學校的後段學生
其實我覺得跟成績沒有關係,沒自信的即使是考了建中全校第一,還是沒自信。
不過只是他可以用全校第一當作逃避他沒自信的現實的藉口,
然後在外會表現的很自傲,因為他不願意面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感覺,
才會表現地傲氣十足藉以自衛及瞞騙自己「其實我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以參考人們對某所大學畢業生的刻板印象)
如果連全班第一都摸不著,甚至成績處在後段班,怎麼辦?
那種學生會有這些選擇
1.努力更用功一點,讓成績更好
(不過效果有限,況且為了取得高成績並獲取他人的好評價來讀書的人,
通常心理壓力會很大,以至於影響他們的表現
2.直接逃避掉(擺爛不讀書),建中這類型很稀有,但據說附中蠻多這種的
並以其他的方式來填補「我不會讀書,覺得自己沒價值」的空缺
像是那個五開頭的不就跑去玩團了,當然他們玩出了成績,算是幸運的例子
但是更多的是一直嘗試各種不同的事情,但還是得不到成就感,自信越來越低落
以至於喪失人生目標的例子,我在高中時就是這樣,因為我家家教是除了讀書外
任何事情都不准我做。
我最深的印象是,父母在我國中時一直耳提面命跟我說一定要用功讀書,
不然考不上前三志願,以後生活會很辛苦。
還有我在看招生簡章時有考慮過如果考不上前三志願不如讀頂尖的職校,
結果我在交給學校的志願調查表上最後一欄填北商之後
被我媽揍了一頓叫我改......順帶一提,這只是志願調查喔,
不是正式的。可見我家對我的升學期望嚴重到多變態的程度。
最後還是考上了建中,結果反而是生活越來越不快樂,
我覺得自己除了讀書之外啥都不會,再者跟班上其他同學比較起來
我也不算會讀書,尤其我數學很差,讀得越來越悶,
於是在高二跟幾乎所有老師鬧翻之後開始拒學好一段時間,
最後還是導師(公民教師)幫忙之下讓我回到班上並且畢業。
不過那時候我完全沒在讀書了,最後考上的也是建中學生不應有的前段私大水平。
但是上大學後心理越來越不平衡並且開始產生憂鬱,
休學之後認識一位朋友,他給我的建議是搬出家裡並且打工。
其實打工時覺得自己建中畢業生的身分反而有些累贅,
因為一般建中一定是上台清交成政,考上師大已經會覺得你有點怪怪的了,
更何況是我......不過打工一段時間之後倒是讓我認識到還是要讀完大學,
後來在朋友建議下,去澳洲留學設計系至今。
至於自信問題有沒有解決......我只能說在現實的生活需求、
學業(澳洲的大學容易進但難出,而且我有意要拚高分所以讀得很辛苦)、
職涯規劃(打算在澳洲工作)、當然還有培養各種能力、交朋友
(沒朋友=沒人脈=沒有交流能力,這在職場是大忌),
你也不會有時間去想「我有沒有自信」的問題了 XDDDDDD
並不是說要嘗試留學或轉換環境甚麼的才會「有自信」,
而是說我覺得自信是要從實務中培養的,要是除了讀書考試啥都不做,
當然培養不出其他生活必要的能力(基本上就是家事,再來就是工作)。
其實要讓這些建中生們解決自信問題很簡單,把他們丟去餐館做服務生、
或是去飲料店搖飲料等基層服務工作,過了三個月如果還能撐下去的,
他們所謂的自信問題包準可以解決一大半 =.=
因為他們會發現除了讀書之外自己還會做這麼多的事,劣等感應該會降低不少,
當然前提是要克服自己「明明是頂尖的高中生居然要做這種工作」的抗拒心態啦(笑)
但是不能讓他們坐補習班或書店櫃台喔,這種文書工作對治這問題沒有效的,
而且領得不會比餐館要多。我的高中同學打工都是挑這類工作來做,
結果他們一大半是延畢不然就是考研究所,繼續窩在熟悉的舒適小圈圈,
嗯,第一步本來就比較難踏出去就是了(遠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18.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umanity/M.1436432761.A.EFF.html
→
07/09 23:38, , 1F
07/09 23:38, 1F
不就鄉民最愛的天團嗎(?)
※ 編輯: cielazure (114.45.50.139), 07/11/2015 01:12:29
推
07/11 15:31, , 2F
07/11 15:31, 2F
→
07/11 15:32, , 3F
07/11 15:32, 3F
→
07/11 15:33, , 4F
07/11 15:33, 4F
→
07/11 15:34, , 5F
07/11 15:34, 5F
→
07/11 15:35, , 6F
07/11 15:35, 6F
→
07/11 15:37, , 7F
07/11 15:37, 7F
→
07/11 15:37, , 8F
07/11 15:37, 8F
→
07/11 15:38, , 9F
07/11 15:38, 9F
→
07/11 15:39, , 10F
07/11 15:39, 10F
→
07/11 15:39, , 11F
07/11 15:39, 11F
→
07/11 15:40, , 12F
07/11 15:40, 12F
我本身是不喜歡考試,所以也沒有重考,而是直接工作並準備留學
其實高中時就覺得臺灣的環境不適合自己,不過那時只是主觀情緒化的一廂情願。
後來我發現比起考試而言,在工作之中自己可以得到的成就感比較大,
職場本身也不像學校那般單純,有很多業界的潛規則,這些都要記得,
不然不僅害到雇主也害到自己的生涯。
其實這些事情早點瞭解是更好的,常聽到「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的說法,
但問題是臺灣的學者已經氾濫成災,反而是行業缺人時有所聞,
常常會聽老技師說年輕人都不肯學,做不來,我覺得這不只是因為現在年輕人的能力
不如那些技師年輕的時候要好。
教改之後人人都可以上大學,實質上是將大多數不適合繼續走學術方向的學生們
繼續困在學校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延遲出社會的時間。
從大學讀到研究所,越拖越久的結果就是,學生更抗拒出社會這回事,
萬年考生或研究生屢出不鮮,而國家跟學術環境究竟還能提供多少資源給他們,
也是個問號。
當然不是說不能拚第一志願,拚台清交成,
我自己是先出社會再上大學,並且接受英式的高等教育,
這是我的選擇,並不一定適用於各位,不用照著我的方式走。
我只是想強調,除了不斷背書考試拿高分之外,學生們的選擇還有很多,
我敢說即使是做便利商店,努力昇到幹部、店長,
對臺灣社會的貢獻,也是完勝現在大多數自稱關心社會的大學生及研究生。
※ 編輯: cielazure (118.168.18.195), 07/11/2015 20:26:34
推
08/22 19:44, , 13F
08/22 19:44, 1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humanit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