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兩階健保制」的論戰和迷思

看板medache (醫療心酸)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6/08 09: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From:世界日報-溫哥華新聞 「兩階健保制」的論戰和迷思 【本報編譯王騰芳特稿】健保計畫一向是加國人民最引以為傲的一項社會制度,很多加人 甚至喜歡以此戲謔區分自己和美國人的不同,而邊境州的美國人,對加國人民能享受免費 的公營健保,亦多表示驚奇和羨慕。 然而,健保制度在加國社會中,所引發的論戰可說從未停歇,其間牽扯的迷思也不勝枚舉 ,昨(1)日溫哥華新近成立的一家私人健康醫療中心,就再度挑起社會各界對公民營醫 療體系的紛紛議論。究竟正反雙方論戰的焦點為何?陳述的邏輯有無繆誤、矛盾之處?每 位卑省省民均須加入省營健保計畫(Medical Services Plan;MSP),通稱「卑詩健保」 (BC Care),雖然單身者每月須繳納54元的健保費,但省府每年仍須從各項財政稅收中 ,撥付高達三分之一的省府預算,來支應全省省民的健保醫療支出,目前光是六個衛生管 理局的健保預算,每年就需70億元。 換言之,全民健保支出是和政府租稅收入是緊密結合在一起,而根據加拿大統計局2002年 的統計資料顯示,加國稅收總額的52%,是由社會中10%的高收入者(年薪6萬5000元以 上者)所提供。換言之,90%的民眾負擔不到一半的國庫收入。 問題是在公營健保制度下,無論納稅多寡,每個人所享受的健保服務,在醫療品質或優先 順序上都一視同仁,因為健保在加國社會中被視為基本人權,一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 如此一來,大企業執行長也得和無家可歸人士,要在目前稅收水準所能支應的公營醫療體 系中,排隊等待接受同樣品質的醫療服務。如果高收入人士不堪久候,願自費為自己所需 的醫療服務付費,又何須受限呢? 興辦「寇普曼健康醫療中心」的業主寇普曼(Don Copeman),就不以為然的表示,一部 車的保險費每年就要2300元,難道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竟比不上一部車嗎?公營健保制 度已是富有人口透過稅收繳納的方式,貼補中低收入民眾的健保支出,為何還要限制富有 人士為自己的健康,尋求更多、更好的醫療管道呢? 寇普曼質疑,目前公營醫療體系已出現病患輪候過久、救護效能減低等弊病,何不讓私人 醫療院所參與健保服務的行列,不但可舒緩公立醫院病患擁塞的情況,也可在整體醫療市 場上注入新的競爭壓力,讓公立醫療院所能惕勵求新,不致顢頇腐化,可說一舉兩得,何 樂而不為呢? 這樣的論調可說是加國「兩階健保制」(two-tier health care)的濫觴,即開放公民營 相互競爭,讓市場機能發揮「去蕪存菁、適者生存」的功能,以隨時匡正醫療體系的效能 。 有論者認為,如完全開放公民營自由競爭,將導致公營體系逐步弱化、崩潰,私人醫療院 所終將一枝獨秀,公營健保制度的效能就會日受質疑,因為財團設立私人醫療院所,係以 「逐利」(profit-driven)為最高目標,一旦而財團獨攬賣方市場後,醫療收費勢必大 幅增加,方能滿足醫師加薪、財團獲利之所需。 然而,也有人質疑何以私人醫療院所一定會勝出?且以寇普曼所言為例,他說他將以27萬 5000元的年薪,招聘加國資歷最優的醫療團隊,該薪資水準連卑詩醫療協會主席布拉克( Dr. Jack Burak)都稱「優渥」,顯見吸引力十足。 依照市場法則,他的醫療中心必能吸納最佳醫療人才,所提供的醫療品質也無庸置疑,民 眾的滿意度也自然也不在話下。此外,他額外收費僅容上流社會人士加入會員,其實可帶 來類似明星光環(halo)的效果,社會上必掀起一股時尚風潮(vogue),人同此心、相 同此理之下,自然是「有為者,亦若是」。 市場法則的另一面,就是公立醫院必因此開始流失優秀人才,病患也開始向私人醫療院所 流動,在供需兩種逆境相互夾擊之下,公營醫療體系的前景可想而知,因為市場競逐之下 只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否則就不叫自由競爭。 至此,社會就共同面臨一項嚴峻的抉擇:究竟要再加稅力挺「公營健保」?還是減稅後「 人人自保」?無論高收入富有人士多麼具有博愛精神,此時也斷無再多納稅金之理,而公 營醫療體系崩潰後,必受「污名」(demonized)之累而難以翻身,同情者恐怕寥寥無幾 。 因此,私人醫療中心的興起,可說是「一葉知秋」,社會有識之士定當「見微知著、防堵 未然」,否則加國民眾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恐怕難免病入膏肓,難以長存。 2005-06-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43
文章代碼(AID): #12faPIPM (medache)
文章代碼(AID): #12faPIPM (med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