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聽障生的發音問題

看板sp_teacher (特教老師)作者 (左岸太平洋)時間18年前 (2006/11/02 00:30), 編輯推噓7(708)
留言1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請問應該要如何讓他告訴我他懂不懂呢?以及該如何發現他還是不清楚的地方? : 謝謝 : 有時候他跟我聊天時,有些話我聽不是很懂 : 該用什麼方法請他再說一次而不會使他感到不舒服呢? : 可以請有經驗的人教教我嗎? : 謝謝 : 他的國文英文程度不太好 : 因為已經國小五年級了 : 我很想使他在讀這兩科方面感到有興趣 : 真的很謝謝回答問題的每個人 : 謝謝 然後關於你說的這兩個問題 我想其實很多聽力正常的人在碰到聽障者都會感到不知該如何是好吧 在這裡想跟你分享我們大學期間 在系學會所辦的特教週演講 和老師、묊同學們所分享的部分內容 以下也是轉錄於講稿..... =================================================================== 問題A:與聽障生互動時,常會發生講很多次他們聽不懂, 或者是他們說了很多次,我還是聽不懂,這時候該怎麼辦? 答:人與人之間交往相處時需要耐心、尊重、平等去組成溝通的基礎, 聽障跟普通人相處時也是一樣,都需要彼此的配合。 有時候我會遇到怎樣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 通常我會請他慢慢講一次或者講大聲一點,再不行就只能用寫的。 可是在這個繁瑣的過程中對方會覺得焦慮甚或覺得我根本沒有認真在聽。 對方得到了挫折感,有時選擇了放棄「算了!不重要」。 但是我的心情來說,我並不是故意去選擇不聽, 而是真的沒有聽清楚。當我還在嘗試的時候,就宣判我死刑。 也許那不是很重要的字句,可是我有「知道」的權利,你不是我, 你怎能替代我決定說那個話語我想不想聽? 你是否替代我做出決定?你有權利決定我該吸收怎樣的資訊嗎? 我只能被動的吸取別人給我的資訊,而沒有辦法聽到全部的東西, 這種感覺是很不好的。 我的權利沒有被尊重。一句話聽不懂時, 也許可以換句話說,可以再講一次,可以用寫的, 但是不要說「不重要,沒事沒事。」那代表你放棄跟我溝通。 相同的,如果你聽不懂我講的話時; 我都可以要求你多講幾次, 那你當然可以要求我再講幾次直到你聽懂為止, 這都是互相的道理:) 跟聽障生溝通可能沒辦法像普通人一樣順利 會需要很多時間來培養默契或摸索꨿ 雙方都不會覺得尷尬的方法 ======================================================== 希望這些可以幫到你 如果有問題再問沒關係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97.15

11/02 02:24, , 1F
喔耶~我們今年要辦回顧耶,學姐要回來聽呀
11/02 02:24, 1F

11/02 20:06, , 2F
話說 我都被我學校的聽障生說 算了 沒事
11/02 20:06, 2F

11/02 20:06, , 3F
挫則的是我= = 因為我看手語能力還不強= =
11/02 20:06, 3F

11/02 21:23, , 4F
啊 居然有學妹?!我已經聽說啦 到時沒事
11/02 21:23, 4F

11/02 21:24, , 5F
就會回來聽^^聽說系學會辦得很辛苦ꔠ加油!!
11/02 21:24, 5F

11/02 21:25, , 6F
二樓的有好笑到..(拍肩)
11/02 21:25, 6F

11/03 17:51, , 7F
對,打手語的聽障生很容易這樣,還說,你用說
11/03 17:51, 7F

11/03 17:52, , 8F
的就好了XD我哪知你聽力那麼好?害我打手語
11/03 17:52, 8F

11/04 18:19, , 9F
x大分享的資料很讚唷~可以借用嗎?(特宣?)
11/04 18:19, 9F

11/07 00:04, , 10F
要引用可以啊^^ 只是原作者之一說希望可以
11/07 00:04, 10F

11/07 00:05, , 11F
註明出處...那不就變成了來源:批踢踢 囧
11/07 00:05, 11F

11/07 00:14, , 12F
我愛徒跟我說了,這稿子很多部分是她寫的XD
11/07 00:14, 12F

11/07 00:14, , 13F
搞了老半天,為師要轉的文,是自己學生寫的
11/07 00:14, 13F

11/07 19:30, , 14F
上ㄧ篇是我寫的...這一篇是你愛徒寫的 就降
11/07 19:30, 14F

11/07 19:30, , 15F
看來我好像看過妳 = = 特教圈真小
11/07 19:30, 15F
文章代碼(AID): #15ICkUxr (sp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ICkUxr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