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心智圖法與概念構圖

看板sp_teacher (特教老師)作者 (小白豬)時間18年前 (2007/04/03 11:56),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miris (香)》之銘言: : 想請教資優專長或創造思考教學的老師、前輩 : 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 與 心智圖法mind mapping 這兩樣的異同 : 最近有看了這兩項的一點相關資料 : 不過因為我自己沒學過 沒用過 只是看一些籠統的資料 : 有大略看到坊間介紹心智圖法的書籍、軟體 : 概念構圖的原理原則在資料(網路、期刊)上與心智圖法感覺有點像 : 不過 到底如何運用 有何差別 : 有沒有前輩能分享一下使用這些方法的實例 : 請手下留情不要批我說 沒先念好書就來問問題... : 小妹不才 希望有使用過這些方法的老師能分享一下 : 拜託了~ 感謝 我覺得不用管什麼方法啦...二種都好..二種都不好.... 主要是看你喜歡的是那一個感覺....剩下的就是不斷的去練習而已.... 他只是一個工具...重點還是在自己的心態..... 這些東西都是大同小異的...只是你自己喜歡那一種感覺而已..... 換個角度思考...你可以把二個結合起來..變成你自己的東西..那才是最好的 也最適合你的......方法提供的只是大方向...細節則是可以自己融合利用的.. 你可以對同一本書利用不同的方法畫一次...然後看著紙..你自己覺得那一個比較好. 然後就以那個方法為主..另一個當做輔助利用..結合不同方法的優點. 和自己喜歡的感覺... 你只大略看過..但沒有真的畫一次...是不太能體會那種感覺的... 老實說畫一次也沒什麼感覺...我也是不斷練習..畫了快一百份才能掌握他的要點... 重點是你有沒有耐心去練習來......因為一般人通常都不到五分鐘就放棄啦.. 覺得這個沒有什麼用.. 老實說畫心圖也是要花不少時間的....只是他可以大幅減少你複習的時間.... 這種東西都要長使用才會覺得有用的也會用的更順手...真的可以減少不少的學習時間.. 尤其是你要看的內容很多的時候...對考試滿有幫助的..我是受益者..我覺得他有用.又不 斷 去用..所以覺得更有用....很多東西..沒去不斷去使用是無法了解他使用的感覺的.... 至少在教幾個好朋友的時候..他們覺得滿好用的..也換成這個方法做筆記.... 先畫幾份看看吧...有問題歡迎您提出來討論.... 至於那個好.就見人見智...自己畫過就知道..... 不然就有點像..信媽祖好?信瑪莉亞好?還是信阿拉好?信耶蘇好...? 其實每個都好..重點是那一個人的觀點你比較喜歡和易於接受而已....你覺得要信哪個呢 ?? 選擇自己相信的...參考別家的..變成自己的...重點自己比較相信那一個而已? 沒時間.可以先參考這些資料.. http://www.wretch.cc/blog/yaocl&article_id=1715975 http://www.wretch.cc/blog/yaocl&article_id=1751768 http://users.edte.utwente.nl/lanzing/cm_home.htm http://lutin.loxa.edu.tw/plan/6.html http://www.outsourcing.com.tw/internet/service/service.asp?s_Id=1A&vCatId=10 有時間. 請看十倍速影像學習法...怎麼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學習地圖..學習革命..考具..孫 易新的心智圖法...等等 .裡面都有專文探討..大概都一章... 如果是國北的學生..蔡克容老師上課時就有教到啦..可以認真聽啊...之前上課沒很認真 聽.. 現在才知道他的好用..真是汗顏啊....@@真想再回去修一次課... 至於怎麼畫心智圖..要點沒幾個..不用二十分鐘就會畫了....他的概念是很簡單的.... 有其他相關的問題..可到這裡逛逛或提問..... http://spp.hopto.org/jqpd5/forumdisplay.php?fid=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6.98.168

04/03 13:45, , 1F
推!我還會加上曼陀羅給學生使用喔!
04/03 13:45, 1F

04/03 14:06, , 2F
挖 小白豬學長很專業唷
04/03 14:06, 2F

04/03 15:38, , 3F
推...你可以把這個當副業
04/03 15:38, 3F

04/03 18:07, , 4F
感謝分享唷~~
04/03 18:07, 4F
文章代碼(AID): #164T1WJB (sp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4T1WJB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