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黏土DIY,安全沒負擔

看板sp_teacher (特教老師)作者 (智園)時間15年前 (2010/10/11 17: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志好好讀 http://igpublish.pixnet.net/blog/post/32236044 喜歡玩黏土又怕吃進有毒物嗎? 想要多種變化,又怕成本太高嗎? 準備麵團給孩子玩,不會把環境弄得太髒亂,而且通常能創造愉快的觸覺經驗。 不論孩子是否患有感覺統合障礙,玩麵團也是對付孩子壞天氣下的壞心情、發脾氣、 無聊乏味、沒事可做這類小毛病的最佳對策。有些孩子可以天天讓他玩麵團。 發展年齡 三歲以上 活動材料 ■二杯麵粉。 ■一杯鹽。 ■四茶匙塔塔粉。 ■二杯水。 ■四湯匙蔬菜油。 ■一個大鍋子跟木匙。 ■選擇性材料:砂糖、塑膠「冰塊」、食用色素, 或香草精、薄荷精或其他萃取物(不要用油,會灼傷敏感的手指)。 ■真空塑膠盒,可以保存麵團幾個禮拜 (不一定要放進冰箱,但放進冰箱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準備工作 (如果可以的話,請父母與孩子一起動手做) ■開小火,把麵粉、鹽、塔塔粉、水與油倒進大鍋子裡攪拌加熱, 當材料脫離鍋子邊緣形成一球麵團時,就關火。讓麵團冷卻。 ■為了提高觸感,可以加沙子或塑膠冰塊進去一起攪拌。 ■為了增加視覺體驗,可以使用食用色素來染色。 芭芭拉˙琳達(Barbara Linder,教育碩士,領有執照的合格註冊職能治療師)建議 可以把麵團分成兩塊,一塊加上藍色色素,一塊加上黃色色素。要孩子揉捏麵團, 讓整塊麵團均勻染上顏色。接著將兩塊麵團再揉成一塊,這時會變成綠色。 (試試各種顏色:藍加紅會變成紫色,紅加黃變成橘色,藍加紅加橘變成咖啡色。) 註:害怕色素傷害孩子,可以加入果汁、蔬菜汁試試。 ■為了喚醒嗅覺,可以滴幾滴香草精、薄荷精,或其他萃取物 (不要使用肉桂,肉桂跟調味油一樣可能會灼傷敏感的手指頭)。 玩麵團時孩子需要的工具 ■桿麵棍(或圓形木塊、短的暗榫)。 ■兒童用安全剪刀。 ■抹奶油的刀子、叉子跟湯匙。 ■廚房用具,例如壓蒜頭的工具、切蛋器、馬鈴薯搗碎器跟捶肉槌。 ■餅乾壓膜跟模具,包括字母跟數字形狀。 ■硬幣、鑰匙、夾子、鈕釦、塑膠髮捲、髮夾、貝殼、彈珠、小顆鵝卵石, 以及其他東西。 ■把麵團搓成肥肥的香腸或細細的長條。 ■用手指頭捏或用剪刀,把細細的長條從左到右分成很多小段, 這個動作可以讓孩子習慣寫字跟閱讀的方向。 ■做一個鳥巢跟小顆鳥蛋。 ■做幾顆雞蛋,放到切蛋器裡切片。 ■用壓蒜頭的器具壓出麵條。 ■捏出人或動物的形狀。 ■用搗碎器跟捶肉槌做出圖案跟有趣的形狀。 ■拿餅乾壓膜或其他東西壓進麵團裡。 ■模仿其他人做的東西。 活動的益處 ■在麵團上捏、揉、搗、桿、擠壓、戳,可以發展觸知覺、本體覺、 上半身的力量、精細動作技巧跟動作計畫的能力。 ■使用壓蒜頭的器具,還有操作其他用具跟工具,能加強雙手的靈活度、 視覺--動作整合技巧,以及遵循方向的能力。 ■玩麵團是一種阻力活動(resistive activity),能提供本體刺激, 而且非常井然有序與讓人平靜。外出前或進行某項太刺激的活動過程中間, 都是玩麵團的最好時機。 疑難雜症 ■把人工色素揉捏進麵團是很費力的事,不用要求小孩要全部均勻染上顏色,  有時像大理石花紋的圖案也很美。 ■讓孩子在手上撒些乾麵粉,這樣可以避免比較濕的麵團黏在手上。 ■如果孩子的觸覺防禦症狀很嚴重,可以讓他戴上醫療用手套作為緩衝  (不要用一般塑膠手套,有些孩子對這種人造材料會過敏)。  也可以試著使用手指套(單獨套在一根手指頭上的套子),可以在藥房買到,  或是從一般手套上剪下來。 ■有些孩子雙手在忙碌時,經常嘴巴也要跟著忙,因為嘴巴是重要的組織者。  吐舌頭、咬嘴唇、咬衣領都是能幫助他們專心做事的口腔運動行為。  如果孩子在玩麵團時嘴巴需要咬個什麼,可以給他一塊塑膠軟管或一片口香糖。 ■對麩質過敏的孩子還是可以享受「玩麵團」的樂趣,只要準備不是由麵粉做成的麵團。 出自於 《玩出優秀,玩出健康》 智園出版 --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智園出版提供您孩子的各種教育方針爸媽輕鬆養、寶貝快樂長 http://igpublish.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98.123
文章代碼(AID): #1CijcriY (sp_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CijcriY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