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祥:技術入股課稅 不利產業建構

看板tax (稅板)作者 (瀟灑走一回)時間21年前 (2004/03/23 20: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記者林杰兒/台北報導 智慧財產局副局長盧文祥指出,國內技術交易市場正開始運作,且專利的研發成本仍有相 當計算困難,驟然對技術作價入股予以課稅,對國內產業整體建構將有不利影響。 財政部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以技術等無形資產作價入股,屬於財產交易所得,將課徵所得 稅。這項新規定對於高科技業界產生重大影響,許多跨國併購案件甚至因此中斷洽商,引 起政府及相關產業界嚴重關切。 為此,台灣產業技術鑑價協會將在3月31日主辦「高科技產業技術作價課稅對市場商機影 響與趨勢」研討會,由本報協辦,將邀集財政部、經濟部及會計師、律師、高科技業代表 與會,期集思廣益,協助業界解決投資障礙。 盧文祥表示,美國的技術交易環境完全透過市場機制,韓國則由政府全盤主導,包括銀行 可取得政府100%的擔保融資等,大陸目前則以民間力量為主。我國的台灣技術交易市場整 合服務中心(TWTM)剛起步,更應有適當的誘因來刺激整體產業的發展。 他指出,TWTM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交易模式,包括鑑價機制,提供技術供需雙方都可接受的 交易價格、以及可檢驗價格合理性的指標。「技術交易的市場才開始運作,是否要馬上課 稅,值得討論。」 曾擔任檢察官的盧文祥也舉例,交易市場上常見買方聯合賣方,一起哄抬價格的訴訟詐欺 行為,無形資產的買賣中,鑑價機制的建立也因此更為必要。 「技術既然可以買賣,當然就應成為課稅的標的,但課稅時點與方式必須更為審慎」盧文 祥表示,除了一般專利的授權轉移,有買賣憑證做為課稅基礎,其他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 ,投入時間、人力、使用的資源設備等,則有相當認定上的困難,取得成本因此更須詳加 研議,才符合租稅公平。 盧文祥強調,技術作價交易時的價格、課稅價格、股票出售的價格都不相同,又不像其他 有形資產,價值可從一般市價或抵押品加以推估,更應避免課稅的爭議。他也將於4月與 政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劉江彬,一起到上海技術交易所參訪。 「從整體面來講,我們的專利分析、技術交易、市場佈局等,都還存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他認為,從基本的專利檢索、侵權分析、專利佈局,到鑑價與交易價格協商平台,乃 至育成中心的推廣佈局,甚至專利商標師法的立法等,更須進行全盤規劃與制度考量,以 免扼殺剛要起步的新興產業發展。 有意參加研討會者,可傳真報名:(02)2528-7711,或利用e-mail:anita.hsu@aptech.com .tw報名,或洽專線:(02)2747-3311,分機100,306 徐小姐或李先生。 【2004/03/23 經濟日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86.207
文章代碼(AID): #10O2Xdh1 (tax)
文章代碼(AID): #10O2Xdh1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