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超徵稅收5,283億每人發一萬元?學者與綠委籲優先還債

看板tax (稅板)作者 (小火柴)時間1月前 (2025/03/10 17: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超徵稅收5,283億每人發一萬元?學者與綠委籲優先還債 2025-03-10 11:18 經濟日報/ 記者胡順惠 /台北即時報導 https://reurl.cc/vp9l0y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舉辦「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4年度全國稅收達3.76兆元,超出預算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對於這筆超徵稅收 的處理方式,學者們意見分歧,部分支持「還稅於民」,但也有專家強調財政穩健,應優 先減債與優化公共財政規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0日舉辦「稅收超徵還稅於民」第一次公聽會,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 研究所教授羅承宗認為,預算不可能精準,超徵與短徵都可能發生,這是財政運作的一部 分,不值得過度渲染,納稅人依法繳稅,政府應妥善運用這筆資金,若政府真的希望減輕 民眾負擔,只需「少收一點稅」,而非先徵後還,這樣不僅讓政府增加稽徵成本,還需額 外付出行政資源發還現金,徒增公務浪費。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國樑則指出,稅收超徵並不代表國家財政有餘裕,政府 仍面臨債務壓力,稅收超出的原因,多半來自預算估計誤差,而政府財政資源仍然吃緊, 稅收雖超預期,但債務餘額持續上升,顯示財政壓力未見紓解。 對於超徵稅收的運用,陳國樑建議,應優先用於還債,或減少當年度舉債需求,但不宜用 於普發現金,因為「每發出1元,政府就需舉借1元新債」,這將使財政負擔轉嫁給未來世 代,警告特別預算已成財政紀律破口,近年特別條例的常態化,恐進一步惡化財政體質。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柯格鐘則認為,稅收與民眾所得並非對價關係,超徵稅收不宜直接 返還給個人,而應優先用於減債與公共建設。他指出,超徵稅收來源包括經濟成長、營所 稅與證交稅增加,以及房地合一稅1.0改制影響,顯示GDP成長並非唯一影響因素。 柯格鐘建議,與其發放現金,政府應強化社會安全網,如補強健保、預防詐騙,並因應未 來可能的經濟衝擊,確保財政穩健,為子孫負責。 逢甲大學會計學系教授伍大開則提出具體改革方向,他主張政府應強化稅收預測機制,除 了由財政主管機關估算,還可委託民間機構進行獨立預測,透過多方評估,提高準確度。 他建議,應法制化超徵稅收用途,避免稅收運用不當,引發爭議。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也強調,稅收超出預期,是因經濟成長帶動,而非政府刻意超徵,稅收 運用仍須依照《預算法》與《公共債務法》辦理,2024年課稅收入雖超出預算5,283億元 ,但資金仍需依程序編列,最快7月底才能決定用途。 李坤城直言,若在野黨希望以「還稅於民」來救罷免,時間上恐來不及,政府應優先減債 還本,而非貿然普發現金,以確保財政穩定發展。 部分學者支持「還稅於民」,但也有專家認為,應優先用於減債、健全社會安全網、強化 公共建設,並建立更精準的稅收預測機制,以確保財政運用合理、透明,避免未來財政負 擔進一步惡化。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859738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6.1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x/M.1741600665.A.A3B.html
文章代碼(AID): #1dphUPex (tax)
文章代碼(AID): #1dphUPex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