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自己的飯碗自己救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時間15年前 (2010/04/06 23:56), 編輯推噓2(2026)
留言2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kongwaysing (徵友(男))》之銘言: : → Faji:我們的目標是生產線上的工人都要用博士. 這樣競爭力才會夠強. 04/06 21:41 : → jack5756:小小的問題,市場無法容納足夠的博士,為何還這麼多人 04/06 23:00 : → jack5756:搶著念博士?如同之前八卦版談的,哲學系出來這麼多人, 04/06 23:01 : → jack5756:為何還這麼多人去念?到底就業市場在哪?現在又是一堆 04/06 23:01 一方面是學費便宜,尤其如果你是在職的,那點學費真的不算甚麼。所以呢, 很多人可能是懷著"加減念"的心態。 如果學美國那樣一年學費一百萬台幣(考慮GDP差異,一年也要三十萬)好了。我想 很多人會更審慎的思考是否有需要、有能力念博班。 也會更有壓力要在四年內畢 業 (不然我看台灣念到博七的還真是普遍) 二方面跟政府政策也有關。廣設系所、拼論文數量=>越多博士生越好。 三方面可能跟政府認為增加(碩)博士,台灣競爭力就可以超日趕美。 事實上你訓練一堆沒有戰鬥力的博士又有何用(跟美國名校出來的博士比的話)。 戰鬥力不是sci。戰鬥力是說能夠去國際上跟人家競爭。比如說像UCLA EE那位 Frank Chang教授(交大電子土博)那樣,才叫做有戰鬥力。土博訓練要能產出 這樣子的博士才有意義。 : → jack5756:學生,還不含國外回來的。也知道不少學校,辦了面試,但 04/06 23:27 : → jack5756:最後從缺。也有學校進的都是有一定資歷的前輩。 04/06 23:28 : → jack5756:人是學校在用,就學校的立場,缺聘的成本,比找到不適任 04/06 23:29 : → jack5756:的成本較低.此外還有被校方放炮的.... 04/06 23:31 我們的博士不能外銷是比較可惜的。 500E的學校已經可以看到一些香港外銷過來的 博士了(美日歐的就不用提了..一大票)。 即便是台大,我覺得也不配收那麼多博士班的 (真正能外銷的...大概也是趨近於零) 至於為什麼我們的博士銷不出去。簡單講就是學校不夠好,或更精確的講我們的教授 不夠優。 可能教授本身就沒甚麼名、也不是甚麼新秀super-star,再加上台灣貧乏的 研究環境,這樣子訓練出來的博士又能有多好的賣像呢? 也就只好困守國內當流浪博 士了。 如果政府真有心改革的話。我覺得得趕緊重點扶植某幾個學校。讓他們的師資有國際水 準。並限制只有這幾間重點學校才可以有博士班。這樣子才有可能讓產出的博士真的有 競爭力、有國際知名度。 ※ 編輯: Faji 來自: 114.37.139.112 (04/07 00:00)

04/07 00:01, , 1F
高教研究經費不足也是問題。台灣會覺得,老師要養博士生
04/07 00:01, 1F

04/07 00:02, , 2F
才有Paper 可以掛名。這點鼓勵大家拼命開博士班。在某些
04/07 00:02, 2F

04/07 00:03, , 3F
國家中,這樣的工作是給Post-Doc在作的,因為人家願意出
04/07 00:03, 3F
※ 編輯: Faji 來自: 114.37.139.112 (04/07 00:03)

04/07 00:03, , 4F
薪水養Post-DOC,而不是把博士生當廉價勞工在用。回去看
04/07 00:03, 4F
※ 編輯: Faji 來自: 114.37.139.112 (04/07 00:04)

04/07 00:04, , 5F
政府的財政狀況,台灣作不到,變成在高教系統這邊拼命產
04/07 00:04, 5F

04/07 00:05, , 6F
博士生(降低研究經費),但在勞動系統中產生結構性失業
04/07 00:05, 6F

04/07 00:06, , 7F
的問題了。這樣的問題短期可能無解,政府沒錢,最多就是
04/07 00:06, 7F

04/07 00:06, , 8F
放一點擴大就業的44K,這些44K也無法滿足市場中失業的博
04/07 00:06, 8F

04/07 00:08, , 9F
士。你要向下降教高中職,人家那邊可是更加競爭客滿。理
04/07 00:08, 9F

04/07 00:08, , 10F
工類的可能還好,生物醫學的也沒問題,但是其他的領域,
04/07 00:08, 10F

04/07 00:09, , 11F
職場任用博士的意願不高,博士也不大願意降格以求。說當
04/07 00:09, 11F

04/07 00:10, , 12F
管理顧問,起碼要個6-10年實務經驗比較像樣。像麥肯錫之
04/07 00:10, 12F

04/07 00:10, , 13F
類的,會收博士,但是台灣好像不招這種缺。搞不好現在
04/07 00:10, 13F

04/07 00:11, , 14F
念商管博,可能還得順便考些有用的證照作為後備選項,
04/07 00:11, 14F

04/07 00:12, , 15F
但年齡上面也是問題。有朋友說他現在只找30歲以下的...
04/07 00:12, 15F

04/07 00:23, , 16F
其實也跟學校和教授想法有關,寧願多找人進來做事
04/07 00:23, 16F

04/07 00:24, , 17F
而非重視品質訓練和提升競爭力以及未來出路
04/07 00:24, 17F

04/07 00:27, , 18F
結果博士反而變成希望改善學歷或者暫時解決失業的選擇
04/07 00:27, 18F

04/07 00:28, , 19F
這似乎和一開始博士設置的方向不太吻合
04/07 00:28, 19F

04/07 00:28, , 20F
同時這樣真的能夠改善競爭力?
04/07 00:28, 20F

04/07 11:14, , 21F
不要拿Frank Chang自HIGH了,他首頁根本沒寫他是NCTU博士
04/07 11:14, 21F

04/07 17:12, , 22F
j大,無解,但是減招博生可以做吧?調查供需可以做吧?
04/07 17:12, 22F

04/07 17:13, , 23F
公開領域需求可以做吧?這些都可以正面幫助現在的問題,不
04/07 17:13, 23F

04/07 17:13, , 24F
能完全解決但可減輕一些問題。
04/07 17:13, 24F

04/07 17:14, , 25F
版上幾位大大幾百年前就在說了,結果要等到有校倒了大家才
04/07 17:14, 25F

04/07 17:15, , 26F
醒,學術研究能力到那去了?
04/07 17:15, 26F

04/07 17:19, , 27F
另外政府有沒有guts要求失業嚴重科系不得再增加砲灰?
04/07 17:19, 27F

04/07 17:20, , 28F
有多少大老為了自已經費,確去消費國家財政、年輕人青春?
04/07 17:20, 28F
文章代碼(AID): #1Bkrcr_H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krcr_H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