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逢甲大學校長:扳倒史丹佛校長 大一記者教的事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1年前 (2023/09/04 19: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逢甲大學校長:扳倒史丹佛校長 大一記者教的事 【未來高教專欄】史丹佛校長因大一記者揭露論文瑕疵,主動請辭。學術倫理不是只靠比 對軟體,更凸顯明辨的重要。 文 王葳 天下雜誌781期 發布時間:2023-09-04 7月19日,美國史丹佛大學校長泰西耶拉文尼(Marc Tessier-Lavigne)辭職,在高教圈 引起討論。 起因是去年11月,該校的大一校園記者貝克,在校內擁有百年歷史的《史丹佛日報》揭發 校長的學術醜聞。 根據報導,以討論期刊為主的網站PubPeer有篇文章指出,泰西耶拉文尼過去任職生技公 司Genentech高階主管時,掛名共同作者的5篇論文研究結果存有偏差,貝克設法找到專家 查證分析,論文圖像確實有被操作的痕跡。 貝克的第一篇報導刊出隔天,包含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專家,旋即組成校內審查委員會, 並於今年7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泰西耶拉文尼的行為有瑕疵,但並無不當。 泰西耶拉文尼為免除後續輿論可能掀起的風波,辭去校長職務,並撤回3篇論文、更正2篇 論文,仍留任教職。 可惜泰西耶拉文尼並未接受貝克採訪,也未在辭職信中給出回應。即使他自認未有不當行 為,但身為校長,理應被以更高的道德標準檢視,也許他能反思這次事件帶給師生的意義 ,適度做出回應。 另一個值得警惕之處,則是PubPeer網站質疑泰西耶拉文尼的文章早已存在,校方若能在 貝克的報導刊出之前就有警覺、明快展開調查,或許能降低傷害。 這起事件發生後,一是讓我們看到西方的校園民主,即使校內的學報必須刊載不利於學校 領導人的內容,在查證充分的情況下,不畏後續可能產生的壓力,堅持報導;二是涉及到 深層的學術倫理議題。 抄襲不應部份比對 教育部於2014年成立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以提升國內高教學術倫理知能與涵養為 目標,相關制度、法令堪稱完備,目前已有119所大學將學術倫理列為必修課程,各校陸 續成立相關單位,有些更設有學倫長。 我想強調的是,是否違反學術倫理,並非用二分法就能斷定,中間存有模糊地帶。 誠如國衛院孫以瀚教授曾表示學術倫理是高標準,中間可能是學術的自律,好比為了發表 文章,便宜行事,將過去部份研究成果放入此次研究,而無適當引述,其實並未違反學術 倫理,但也不鼓勵。 不同學門判斷研究是否違反學術倫理的標準也有差異,我們必須尊重不同專業人士做出的 判斷。不過外界對此通常難以理解,也無法接受,是台灣的現況。 談論學術倫理議題時,關鍵在於文章的核心價值、創新貢獻為何,此部份絕對不能抄襲、 不適當引述。 也因此,學術界普遍認為,直接透過比對軟體得到的相似度數據,如30%、70%,去斷 定作者抄襲與否,並非適當做法。 原因在於,不同軟體的資料庫蒐集內容有異,而且可以設定篩選條件,只針對某一部份進 行比對,比對結果可能因而產生偏差。 學界一般的共識,是參考文獻不能列入比對範圍。因為當兩人研究領域、主題相近,參考 文獻必然有機會雷同。 倘若一篇論文的貢獻並非在於研究的方法論,而是使用不同資料、處理流程,加入創新的 變因,儘管研究方法與他人雷同,也能被理解,但須適當引述。 換言之,在比對兩篇論文是否抄襲時,不能僅擷取一部份,而且還不是該篇論文在學 術上的最主要貢獻,就拿著比對軟體得出的相似度數據,指控對方抄襲。 審查委員會的組成也很關鍵。從委員會成員的選擇、是否具有獨立性,都能看出一所學校 重視學術倫理的程度。 給學生追查反思時間 從貝克這一端而言,他從發現議題,進而花時間查證、採訪,即使曾有人因為擔憂無法完 全保密受訪者資訊,而婉拒採訪,他仍鍥而不捨、承擔壓力,只為了追求真相。 貝克的行為不僅展現出他對於議題的敏感度,同時勇於追求事件的真實性,反覆思考與辯 證,做法與精神都值得台灣的學子借鏡。 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需要反思,台灣的教育體系在培養學子的過程中,能否啟迪他們對 校園、社會議題的關注,訓練議題敏感度。 尤其在當今的社群時代,討論議題常常如旋風般,吵一吵就換下一個議題,願意深入探究 背後原因、言論真實性的人愈來愈少。 我想鼓勵學子們效法貝克,在各項議題中慎思明辨。這雖是老話,卻是亙古不變的道 理。 即使因此發現社會較真實或是醜陋的那一面,也能探究透過哪些方法撥亂反正,是種學習 。因為追求真相的歷程是值得佩服的。 特別是愈來愈多生成式AI服務問世,成為學子在課堂上的工具,也是學校的課程之一,好 比我們會告訴學子如何使用ChatGPT、它有哪些不足之處,以及必須註明資料出處、確認 來源,最重要的是,不能盡信它。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時代如何演進,學子依舊要訓練辨別資料真偽、多方查證的能力。 即使引用他人的見解,還是要透過自身內化的過程,得出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這相當重要 ,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所在。 只是,知識愈來愈爆炸,這樣的訓練也愈來愈困難,因為會花上更多時間蒐集、整理與理 解資訊。 因此我們未來在教育學子的過程中,要給予更多留白空間,讓他們有反思的機會,才能彰 顯教育的價值。 (責任編輯:曹凱婷)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72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1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93826099.A.78B.html
文章代碼(AID): #1azRmpUB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azRmpUB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