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世代重理工輕人文 學者:父母受填鴨教育對文史反感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1年前 (2023/09/06 11:29),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4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新世代重理工輕人文 學者:父母受填鴨教育對文史反感 2023-09-06 02:44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許維寧、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不只中研院院士,擔憂人社科系遭邊緣化,許多人文學者自行搭建平台,希望用更活潑生 動的方式讓下一代接受人文教育。台大歷史系教授吳展良聯合台大天一社創立「天一學社 」,邀請年輕教師,針對兒少在課後與寒暑假進行嶄新概念的「經典化國語文暨人文涵養 教育」。台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則創設「空中古文教室」等臉書平台,以通俗語彙和學 生介紹古文經典。 吳展良指出,人社科系遭邊緣化是「全世界的現象」,數年前日本甚至傳出文部科學省提 案要國立大學改制人文社會科系,去發展符合社會需要的課程。他認為,這是因為現代社 會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生存壓力大 」,必須在短時間內從事現代的競爭,需要時間 醞釀養成的人文教育因此遭到漠視。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表示,「重理工輕人文」是長時間 留下來的社會氛圍,「改變需要時間」。 吳展良坦言,「天一學社」經營得非常辛苦,家長反應冷淡、而學生則忙著應付英數理化 。天一行銷做過市場調查,發現這一代四十多歲的父母,小時候念人文課程「覺得沒用、 甚至感到反感」,這跟台灣的填鴨教育有關。而大陸則因文革時期丟掉傳統,這一代父母 反而急著「將傳統撿回來」,國學大為興盛。 因此,如何用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近人文,是翻轉人文學科邊緣化的關鍵。吳展 良坦言,翻轉方式「還在尋找中」,近日在對岸翻紅、講述唐詩的3D動畫歷史片「長安三 萬里」就是他想學習的翻轉方式。 祁立峰指出,教學嘗試以學生熟悉的語彙、場域融入文本,如搭配日前北科大白飯事件, 藉由詩文製作歷代詩人白飯量列表,搭配時事教學生讀詩。雖然偶爾被外界解讀為以今律 古,但至少能作為學生親近文學的開頭,進而發掘書寫、創作的樂趣。 除了教學外,更多人文學科科系嘗試和傳播或出版等業界結合,一定程度將科系產業化, 以此自救。元智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智明表示,元智大學近年已將「數位程式」列為大一全 校必修,系上則在大二至大四期間陸續安排大數據應用、app製作等課程。輔仁大學中文 系教授劉雅芬也表示,系上兩年前開始開設「數位人文專題與實作」選修課程,教學生看 懂程式碼、對AI系統下指令,並能確實運用AI協助研究和行政工作。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41940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搶救人社班 院士進駐高中開課 2023-09-06 00:38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 台灣「重理工、輕人文」風氣盛,政府又力推資通訊領域,儘管新課綱增設人文選修課, 仍挽不回高中人社、語文資優班式微趨勢,大學人文類科學生數也逐年減少,憂心高中生 選課「偏食」日益嚴重,中研院士朱敬一、王汎森等人,集結多名重量級講座教授,直奔 高中開課,更計畫將課程錄影後製後對外開放,盼重振人社班學習熱情。 今年全台共有十八所高中人社班、語資班,參與中研院人社基礎人才培育計畫,但在此前 ,已有多校面臨經營困境而收攤。本報盤點,高雄女中人社實驗班順應新課綱不再續辦; 近二年建中、北一女人社班也接連停招,台南一中語資班專為社會組設計,今年送走六位 畢業生後停辦,反觀雙語實驗班為自然組設計課程,年年滿招,人文、理工的風氣落差可 見一斑。 朱敬一表示,「重理工輕人文」是長時間下來的社會氛圍,「改變需要時間」。為此,中 研院士推出「人社導論+經典閱讀」課程計畫,每個主題兩周、每周三小時,學員包含台 中女中、台中一中等四校共一○二名學生。 師資包含台大中文系講座教授鄭毓瑜、台大音樂所創所所長與特聘教授王櫻芬、中研院史 語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台大法律系特聘教授陳昭如等。該課程計畫將在中區試辦一年, 每場也會經錄影後製後公開放映。 朱敬一表示,疫情不能實體上課,「講笑話也不會笑」,師生缺乏互動,這次重新辦活動 ,盼重新培養對人社知識理解,補足通識教育不足。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親臨開業式鼓勵在場師生。他表示,全世界被科技、資訊強烈襲擊下, 人社科學始終扮演核心角色,才能更有「人味」。教育部在新課綱鼓勵多元選修課程,將 持續跟中研院、大學、高中努力。 建中二年級學生曾敬堯是最後一屆人社班學生,回顧高一課程,上學期由大學教授入校教 人社導論,但難度高,校內人社多元選修也沒想像中樂觀。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7419174?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讀人社科系沒「錢」途?高中生提最大疑問 中研院士妙回 2023-09-05 22:13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高中人社營、人社班運作約20年,近年卻因社會風氣「重理工、輕人文」,衝擊人社「錢 」景。儘管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等人出手相救,盼能重振人社班學習熱情,但在演講過後, 仍有不少在校生提問關心人社「錢」途,當場請教院士「如何讓不懂的人,能明白學習人 社的意義?」。 朱敬一對此回應,人社知識能讓大家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雖然通識教育跟賺錢關係比較小 ,但通識能讓你健康的賺錢。 今年全國共有18所高中人社班、語資班,參與中研院人社基礎人才培育計畫,但在此前, 已有多校面臨經營困境而收攤。 本報盤點,高雄女中人社實驗班順應新課綱不再續辦;近二年建國中學、北一女中人社班 接連停招;台南一中語資班專為社會組設計,今年送走六位畢業生後停辦,反觀雙語實驗 班為自然組設計課程,可達成年年滿招,人文、理工盛行風氣可見一斑。 新課綱四年前上路,增設人文社會選修課,仍挽不回高中人社、語文資優班式微趨勢,大 學人文類科學生人數也逐年減少,尤其疫情又讓人社課程大打折扣,近期引發中研院士朱 敬一、王汎森關切,集結多名重量級講座教授,共同推出「人社導論+經典閱讀」課程計 畫,每個主題兩周、每周三小時,學員包含台中女中、台中一中等四校共102名學生。 首堂課由朱敬一《導論:通識教育與經典閱讀》打頭陣。他表示,當初舉辦人社營、創建 人社班,便是希望不再看到「讀完經濟,就對經濟沒興趣;讀完法律,就對法律沒興趣」 ,盼重新培養大家對人社知識理解,補足通識教育不足。 但人社營、人社班運作約20年,社會氛圍衝擊人社「錢」景,人社班課程也因疫情衝擊大 打折扣。朱敬一說,疫情不能實體上課,「講笑話也不會笑」,就很無聊。就他觀察,網 路課讓師生缺乏互動,經過三年後就散掉了,這次重新辦活動,希望重新帶起動能,不因 疫情有所影響。 學生也在聽講後踴躍提問,卻有多道題目與人社「錢」途有關。還有學生分享,當自己在 社群PO文談自己讀「人社」時,曾被同學反問「是哪個社團?」 朱敬一對此回應,人社知識能讓大家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儘管通識教育跟賺錢關係比較小 ,但通識能讓你健康的賺錢。他以當醫生為例,若通識涵養夠,會讓你職業生涯豐富愉悅 許多;又好比對社會很有貢獻的「科學怪人」,或是網路上曾論及10個最受人討厭又有成 就的科學家,牛頓就是其一,「因為他會種族歧視」。 中研院社會所所長陳志柔也補充,許多人社畢業生也在產業界、AI界賺大錢,但健康的賺 錢更為重要。他強調,人社科系都有這種畢業生,別以為讀人社後出來找不到工作,大家 可去網路搜尋。 台中一中學生林柏佑表示,語資學生要讀理組也可以,「不希望變理工怪獸」,因此選讀 語資班;台中女中學生莊同學表示,家人反而希望她讀法律走社會組,不用想錢賺多還賺 少,選讀人社班也是因為資源較普通班多,儘管學業負擔較重,只要做好時間管理就不擔 心。 建國中學二年級學生曾敬堯是最後一屆人社班學生,正著手進行獨立研究,當聽聞院士赴 中區開班授課,他受訪時坦言「很羨慕」。他表示,回顧高一課程,上學期由大學教授入 校教人社導論,但難度高,好比大學通識課直接搬來高中上,校內人社多元選修也沒想像 中樂觀。 朱敬一則說,該課程計畫將在中區試辦一年,每場也會經錄影後製後公開放映;教育部長 潘文忠今天也親臨開業式鼓勵在場師生,並坦言全世界被科技、資訊強烈襲擊之下,人社 科學始終扮演核心角色,才能更有「人味」。 潘文忠也說,除了人社班,教育部在新課綱鼓勵多元選修課程,學生需要的不只是自己喜 愛、專門領域,而是需要跨域理解,將持續跟中研院、大學、高中努力。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419005?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8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93970978.A.261.html

09/06 11:49, 1年前 , 1F
大家還是傾向畢業後好找工作的 (?!)
09/06 11:49, 1F

09/06 19:16, 1年前 , 2F
拜託饒了理工 時數已經夠少了 當官都人文 是來消滅理工的
09/06 19:16, 2F

09/07 00:03, 1年前 , 3F
國家都被文組搞爛了還想怎樣??
09/07 00:03, 3F

09/09 13:30, 1年前 , 4F
沒看到文青總統那個鳥樣嗎?整個腦袋都是意識形態,難怪台灣
09/09 13:30, 4F

09/09 13:30, 1年前 , 5F
到現在什麼都沒進步
09/09 13:30, 5F
文章代碼(AID): #1az_8Y9X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az_8Y9X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