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獨/雙語計畫第2期首年補助7.7億 重點培育大學再增這3校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1年前 (2023/09/16 10:49), 1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獨/雙語計畫第2期首年補助7.7億 重點培育大學再增這3校 2023-09-16 09:34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開跑,教育部表示,第二期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 已獲得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外,第二期再新增清華大學 、政治大學以及台灣科技大學。第二階段於112至114學年度執行,第一年補助學校約7.7 億,較第一期增加近2億元。 除了重點培育學校外,教育部表示,重點培育學院第二期則核定24校45個學院,包括中央 大學工學院,陽明交大工學院、資訊學院、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台北大學商學院等,較 第一期多;也再核定29所普及提升學校,包括大同大學、中山醫學大學等。 教育部指出,重點培育學校與學院,2024年需至少有25%的大二學生,其英語能力在聽說 讀寫達到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B2以上的流利精熟等級,同時至少有20%的大二 學生與碩一學生,在其當年所修學分中,20%以上為全英語課程。 至於普及提升提升學校,則為2024年至少20所大專校院英語課採全英授課比率達30%以上 ;2024年至少5%大二及碩一學生修習至少1門全英語授課課程。 有鑒於第一階段推動現況,重點學校日前也反應,應再強化學生學術、專業英語能力,才 有力銜接全英語專業課程。 教育部也表示,第二階段著重於提升學術英文EAP和專業英文ESP能力,盼學校改革大一英 文課程規劃,將課程聚焦於EAP、ESP等教學內容,有助學生銜接進入EMI課程修讀。 再者,教育部也說,建議學校開設培力課程,強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與培養說寫表達技巧 ,有助學生於EMI課程吸收專業知識與促進師生互動,提升學習成效。也將於重點培育學 院外加校級補助經費,著重校級整合資源投入教師增能及學生輔導支持措施。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7443659?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扼殺競爭力的雙語政策 2023-09-16 03:34 聯合報/ 廖咸浩/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台大外文系特聘教 授(台北市) 這幾天賴清德被詢及所謂的雙語政策,不斷跳針似的以兩點回答質疑:執行有偏差,但為 強化競爭力仍要執行。先論執行有偏差。現在的「雙語政策」與原先的英語教學最大的差 異在哪裡?不就是要以英語來做為教學語言,並且從少數「不重要」的科目開始,漸漸擴 展到所有科目(賴先生早就信誓旦旦,要以新加坡為典範),而且在高教部分更是要不顧 一切加速進行。而最令人髮指的中文系以英語教學的「執行偏差」,不但在各校已經積極 展開,而且在南部某國立大學,不到廿位員額的中文系已經增聘了三位外國老師。 然而執行偏差的回答事實上是掩蓋政策本身所為何來的煙幕。大家關心的不是「戰術」層 次「如何妥善實施」的問題,而是更高的「戰略」層次「為何要實施」的問題。以二戰日 本偷襲珍珠港為例,如何把偷襲做得完美無瑕,是「戰術」層次的考量,但為什麼要有此 一襲,才是屬於「戰略」層次的根本性考量。戰略(侵華侵亞)如果是錯的,戰術再好最 後也是自殺。而目前這種要以英語來做為教學語言的企圖,在戰略層次就是自殺。不但不 能增加競爭力,反而只會將其全面扼殺。 學習外語就像學習數學一樣,需要天分。以我在建中讀書的經驗,每次月考下來,數學及 格的往往是個位數,英文也常是只有個位數的高分,其他都在七十以下。數學雖然被認為 重要,但只是一個考科,而不會在每一科都考。但如今我們的英語授課政策,卻等於是在 每一科都考英文。可以想見, 不具外語天分的人才,很可能在一開始就被英文能力的關 卡給淘汰了。 就政策(而不是針對才情特殊的個人)而言,要提升競爭力,最重要的途徑是強化國家語 言,這是美日法德等先進國家等奉行不渝的最高準則。我們都知道美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 ,但是SAT和ACT卻扮演了類似決定性的角色。SAT只考兩科:數學與英文。數學 題目並不難,但英文對考生卻是高度的挑戰(相對而言,我們大學學測的國文科卻甚為「 平易近人」)。近年來採用度已與SAT並駕其驅的ACT所考的四科中,兩科是本國語 文,而其分量與另兩科(數學及科學)的比重也相同(若加考寫作則語文的比重更高)。 如果以一般市井小民的說法,「語言就是個工具,學那麼多或那麼難幹什麼」,那麼美國 人就是傻子。然而,美國人才真正了解國家語言的意義:那是競爭力的根本。對國家語言 有高度的掌握能力才是有競爭力(也就是吸收知識、批判思考、想像創造等三種能力)。 如果聽任國家語言的程度崩壞,而異想天開想以外國語言補足之,那就是競爭力的自殺。 最後一定是兩個語言雙輸而知識的學習崩盤的結果。 我與賴清德都是新北市萬里國小的畢業生,他應該很清楚這種以英語做為教學語言的政策 會進一步扼殺偏鄉孩子的未來,然而更大的問題則是跨越城鄉階級的普遍性問題:扼殺整 體社會的競爭力。如此賴先生為何還執意為之?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443286 當考試領導教學 雙語政策只是理想 2023-09-16 03:34 聯合報/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 二○三○雙語政策執行,近期傳出四個班逾百人,只有一名學生聽得懂雙語上課,或學生 聯絡簿出現「晶晶體(中英文交錯)」,引來家長痛批,全教總據此也再度呼籲教育部應 檢討、甚至暫停雙語政策。即便雙語反對聲浪不小,賴副總統透過「國家希望工程」國政 願景發表會,表示雙語推動是執行問題,但考量英文為國際溝通主要語言重要角色,要用 國家團隊與更包容的方式持續前進。 筆者以為,賴副總統作為明年總統候選人,對當初力推政策自然有其堅持,不過,台灣教 育現場結構面與新興雙語政策有著根本思維矛盾,不得不慎。 台灣長期考試領導教學,英文課以字彙、文法、閱讀與寫作考試內容為主,進階聽力與口 說部分,卻較為吃力;考試導向英語學習,屬於國內層次競爭力,但無法應用在長期全球 化情境。如日常生活遇到外國人,常聽不懂,也說不出來,台灣多數學生學英文就是為了 考試,是結構使然。 雙語政策立意與升學考試不同,雙語政策著眼國際溝通力,當英文現為國際主要使用語言 ,多些不同科別「專業英文」學習,配合「課式英文」,透過溝通導向雙語課程教育,重 視真實情境應用,有別於學英文僅為考試學習動機,也與素養導向教育目標符合。 現行雙語推動採鼓勵、漸進調性;目前雙語各科教學、教育部限制語言(英文)不得納入 評量,大考也未見雙語出題,除考量教學現場多數老師備課負擔與雙語執行能力外,政策 制定者也或許是避免雙語成為新型態升學考試內容。 即便現行雙語執行採取溫和漸進方式,但也因為大考不考雙語,當考試領導教學,許多學 科老師認為雙語程度上阻礙了趕課與考試內容,這是現實與理想面的根本矛盾。 升學考試與雙語政策各自有不同教育目標,包括文化性再製、自我認同,甚至國家發展方 向考慮,有著各自的想像。終究,雙語政策與升學考試可說是新興和傳統教育意識形態, 也無怪乎在此議題有不同看法與堅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若雙語要持續推動,多方持續建設性對話與行動仍是關鍵,如 何異中求同,建構校園共好與多贏的學習環境,考驗主事者決心與智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44328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94832594.A.5FE.html ※ 編輯: zkow (180.176.190.76 臺灣), 09/16/2023 10:54:20
文章代碼(AID): #1b1HVIN-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1HVIN-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