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清大人社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 ChatGPT任歷史研究助理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8月前 (2024/02/29 13: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清大人社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 ChatGPT任歷史研究助理 2024-02-29 12:08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於新學期人文社會課程將結合生成式AI教學,教務長巫勇賢表示,清大人社 院、科管院、清華學院、教育學院、生醫學院等本學期開設5門課程,將生成式AI融入社 會文化分析和歷史研究等領域,如使用ChatGPT分析史料,也能擔任課程研究助理,激發 更多面向的討論。 清大人社院院長李卓穎本學期新開設「生成式AI只另與歷史學習及研究」,他表示,該門 課將運用ChatGPT分析史料、歸納重點,甚至提出辯證與反思,最終將課堂上應用的經驗 彙整成一部歷史學習及研究的AI指令集,讓研究者能更正確有效率的對AI「下咒語」。 李卓穎談到,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時,會讓ChatGPT擔任其中一位組員或提出相反論證, 有了AI組員加入,反而可以刺激學生討論,甚至將論點推進的更多元深入。 李卓穎說,AI可以促進討論,但要達到創新或頂尖水準還是需要真人,尤其越有歷史專業 的真人越能與AI協作出好結果。但學生也必須充分了解AI優缺點,如容易捏造不存在的內 容,因此課程在培養學生如何向AI提問之餘,也要學會甄別AI給予的答案。 巫勇賢則提到,以課程「科技與社會」中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燃素說為例,課程引導 學生使用ChatGPT刺激思考、互相詰問,得以讓學生的思維長出不同分支,譬如從社會、 化學等觀點切入,更能了解為何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會提出現今被視為荒謬的論點,使課 程討論的深度、廣度都能提升。 巫勇賢談到,人文素養、人道關懷還是AI無法取代的人類特質,人文社會領域學生可透過 AI,突顯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可更加發揚自身優勢,在AI浪朝中 更不能缺席。 清大中文系大二生吳庭儀表示,一直以來就對AI很感興趣,「當AI衝擊我們之前我要主動 迎向它,學會怎麼用。」目前AI的中文模型成熟度略遜於英文,希望未來能結合語言學專 業,融入AI自然語言處理,盼未來達成真正的人機協作。 清大人社院大四生洪睿辰則表示,未來期望成為編劇,也發現使用生成式AI搜集素材、解 讀劇本時更能事半功倍,但也發現AI編寫的故事缺乏原創和獨特性,因此仍相信AI科技仍 無法取代人類的創作。 清大推出學習四部曲,除了將AI融入人文社會課程外,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也 規畫錄製一套「人文社會AI導論」線上微課程;以及3學分的資訓邏輯思考、運算思維通 識課程;之後還有19至21學分的進階學分學程。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7799365?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709184749.A.E1B.html
文章代碼(AID): #1bu1RjuR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u1RjuR (AfterPhD)